孩子打人是许多家长面临的困扰,特别是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他人,还会影响孩子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该如何解决孩子打人的问题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为家长提供6个实用的方法。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 6招
一、了解孩子的行为原因
孩子打人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情绪失控、缺乏社交技能、学习困难、家庭环境不稳定等。因此,了解孩子的行为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和询问孩子,找出导致孩子打人的具体原因,然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他们的行为。家长应该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了解打人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和痛苦。同时,还要让孩子明白友谊、爱和包容的重要性,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三、培养孩子的情商
情商是指人们处理情感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孩子打人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处理情感的能力,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提高情商。比如,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处理矛盾等。通过培养孩子的情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避免打人的行为。
四、建立奖惩制度
建立奖惩制度是管教孩子的有效方法之一。当孩子打人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比如批评、禁止某些活动等。同时,当孩子表现好时,也可以适当地给予奖励,比如表扬、小礼物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从而避免打人的行为。
五、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打人行为比较严重,家长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帮助。比如,可以带孩子去心理咨询师处接受心理治疗,或者找专业的教育机构进行辅导。这些专业的帮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爱。同时,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01
了解孩子,能够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很多时候,孩子们在幼儿园或小学打打闹闹,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爸爸妈妈们不用过分担心,放轻松些。即使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也不要过于扩大“欺负事件”的负面效应。孩子从小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给予正确的指导,对未来他们独自面对挫折、困难、问题等都有帮助。顺风顺水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遇到很多问题会发慌,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家长,先要了解自家孩子,他们的成长在什么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孩通常会是什么样子的,自家孩子是什么性格,TA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吵闹、沮丧,什么样的事情会让TA烦躁,TA是不是特别爱生气,生气时会做什么反应,等等。除了日常与孩子正常沟通交流外,要排除身体上的外伤,还要仔细观察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到家时的情绪,是否有害怕去幼儿园或学校的倾向,是否有头痛、胃痛、做噩梦、尿床等反常的反应,是否打不精神、情绪抑郁?
当孩子告诉我们在幼儿园或学校TA的遭遇时,我们要耐心听TA讲完,不排除一件事情可能从两个孩子的口中传递出两个版本。孩子如果受了委屈,TA更多是想从父母地方得到亲情的抚慰和指导。如果我们明明心疼得不得了,可说出来的话却是指责、嘲笑的言语,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让孩子觉得自己很软弱,很无能,或者很笨。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上情绪教导方面的知识,让孩子知道自己这样的情绪是生气,是气馁,是委屈,问问孩子,爸爸妈妈怎样帮助TA,TA才会好过些?是否需要爸爸妈妈寻求老师帮助,或者与对方家长联系?
如果孩子问我们该不该还手的问题,先问问孩子打不打得过,对方比TA高大还是瘦小?在确定打得过的情况下,应该还回去。李玫瑾老师提及自己的外孙女上了幼儿园,刚去就被一个小男生推倒,头上摔了一个包。外孙女回家后,李玫瑾老师就教给外孙女“学会动手,保护自己”的原则,可以拽耳朵,踩脚,用力推开要打人的孩子;不能挖别人眼睛,不能掐脖子,不能用指甲挠人脸等等。让孩子知道还回去的分寸,比鼓励孩子用打来解决问题对孩子更有利。
如果自家孩子是欺负人的一方,家长们也要留心了。根据全球学校欺负问题研究的主要开拓者、挪威卑尔根大学的Dan Olweus教授多年的跟踪研究、数据调研——经常欺负他人的儿童成年后的犯罪率是正常人的 4倍。我们家长需要教导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而非把坏情绪发泄到另外孩子的身上,要让孩子学会用言语表达去解决问题而非武力,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02
如何帮助孩子免受欺负困扰
“欺负”带给小朋友很多负面影响,如果没有父母及时有效的疏导,孩子的自信心、自尊、认知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家长需要教会孩子免受欺负困扰的一些方法。带着这些方法,孩子遇到类似的事情时,知道可以做什么来保护自己,而不是不知所措。
学会呼救。当下城市中的幼儿园、小学老师们,都比较重视孩子们玩耍时的和谐,如果孩子受到了身体上的疼痛,请孩子第一时间呼救,请求老师或保育员的帮助,或者请求同伴喊成年人过来帮助。告诉孩子尽量不要置身于阴暗的角落或空荡荡的教室,确保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即周边是有成年人可以听到自己呼救信号的。
勇于说不。孩子们更多时候会受到言语上的攻击,包括嘲笑。我们家长要知道言语上的攻击对孩子的内心会带来很多伤害,我们先要尽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做好榜样。如果孩子受到了嘲笑、讥讽,应该怎么办呢?
请告诉孩子直视说坏话的孩子,勇敢说不。比如“我不喜欢你说这样的话。”“如果你以后还这样说,我就不和你玩了。”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愿,是孩子自信的表现。
寻求帮助。我们要当孩子最好的心理防卫后盾,让TA知道在爸爸妈妈这里,可以自由表达情绪,可以得到心灵安慰,可以学会问题有效解决的方法。我相信父母爱孩子的心是一样的,但学会理解孩子真不那么容易。当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理解TA的时候,TA的很多负面情绪会消解到一大部分,也愿意和爸爸妈妈交流在学校或幼儿园的情况。
好友的儿子波波上一年级时,特别好斗。班主任邬老师判断,孩子可能在其他地方受到过不公正对待。邬老师的判断是对的。孩子后来痛苦地说出,幼儿园午休时,总是被关在厕所的经历,才发泄出内心的委屈。
为什么被关在厕所呢?因为有一次孩子尿了裤子,保育员老师被孩子的外婆指责过。
遇上孩子的事,及时和老师做好沟通,寻求老师帮助,切忌指责老师。因为老师们面对那么多孩子,总是难免有疏忽。当我们把情况真实反馈给老师后,老师会在班级内,通过集体的力量或奖惩来纠正霸道的孩子。当然我们也可以和对方孩子的家长进行冷静有效的沟通。
大家都是养育孩子的人,都想把孩子养好而非养坏。这样才会给自家孩子真正的帮助。
1、不甘受冷落。2-3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会时刻注意自己是不是被关注,也希望自己时刻都能得到关注,这个时候打人或者捣蛋做坏事就成了他们吸引注意的方式,在小朋友的世界里,他不会把“打人”和“被骂”联系起来,他只是想简单地得到他想要的关注,于是就出现了打人这种攻击行为。
2、不会表达。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的话还说的不是很清楚,尤其是男孩,语言发育会相对较晚一点,但是行为和思想已经发育了,就造成了想表达却不能很好地表达,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用他们熟悉的方式,身体,所以会有大人们眼里的“暴力”,比如打、踢、咬等等。
3、模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模仿性太强了,他看见了什么他也无法去判断是不是正确只能照做,比如小哥哥扔石头他也会扔石头,但是他还掌控不了方向、力度,这个时候有可能这个石头就朝着小朋友去了,于是又被变成了你这个小孩怎么用石头打人。
4、孩子们在一起尤其是都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在一起总是容易起冲突,这个太正常了,重点不是批评惩罚,重点是如何引导,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
5、给孩子一个冷静的榜样。平时在与孩子相处时不要以暴力性的行为来制止孩子的错误,如果家长经常以打孩子来教育,那么孩子就会学习到打人原来是一种解决方式,他就会拿出来用在他和小朋友的相处上,家长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是你的影子。
6、态度坚定且温和。小朋友出现打人这种事情的时候肯定是不好的,一定要加以引导,不要放任,引导的时候一定要用温柔的语气和坚定地态度告诉孩子这件事是一件不好的事,这个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好。千万不要在孩子打了你之后你借机和他打闹,让他觉得这种方式也是一种游戏,另外一定不能急于给孩子贴上你怎么打人的标签,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是在和小朋友玩没有控制好力度还是因为什么,也许孩子只是想递给小朋友一个东西却不小心打到了小朋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