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家长必看

时间: 2023-11-01 12:05:24

拖延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们总是觉得有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去做,而不愿意去完成学习任务或家务活动。这种行为习惯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家长必看

1. 了解拖延症的原因

孩子拖延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缺乏动力、缺乏自信、缺乏时间管理技能等。因此,家长需要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拖延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有了解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 设定目标和计划

孩子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在计划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解任务,并在任务完成后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孩子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效率。

3. 培养自律和责任感

自律和责任感是克服拖延症的关键。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以及强调任务的重要性和影响,来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同时,家长也应该尽量避免做孩子的代劳,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4. 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孩子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完成任务。因此,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资源,以便孩子更好地完成任务。

5.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对学习和家务活动的拖延行为,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这些任务缺乏趣味性。因此,家长可以寻找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与其中。这样,孩子可以更加主动地完成任务,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总之,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了解原因、设定目标和计划、培养自律和责任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等。家长需要与孩子一起合作,制定可行的计划和策略,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如何改变孩子的拖延症

如何改变孩子的拖延症

儿时的拖延症甚至会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坏习惯。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改变孩子的拖延症,仅供大家参考!

1、任务重组

符欣指出,有了拖延症的孩子,很难短时间内通过自我束缚来改变拖拉的行为,作为父母可以通过心理学层面的“任务重组”策略来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比如说,尽量缩小设定任务与完成任务之间的时间距离。以写作业为例,过去如果你规定孩子2小时完成作业,他总是完不成。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可以让他半小时做4道题或者5道题,目标明确的短期项目,往往比长期的开放型任务更容易被及时完成。

2、增加计时性活动

有的时候,孩子拖拉原本只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或者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但如果这种拖拉变成习惯,便会蔓延到所有的事情之上。因此,想要让孩子拖拉的事情变得有效率,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比如说,让孩子在半小时内做一个绿豆冰棍。在孩子做冰棍之前,先规划一下流程,并预估一下每一个流程需要多少时间,以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速度性游戏,让孩子意识到:原来我竟然可以这么快!

3、让拖延付出代价

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改掉拖延的坏毛病,一方面又忍不住出手帮助孩子,纵容孩子。其实,某些时候,让孩子吃吃“苦头”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后果承担法。例:孩子老是拖延不做作业,一而再再而三,这种情况家长就不要催,让他尝尝不能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的苦头。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4、改变评价角度

不要总是埋怨孩子,你老是这么“拖拉”。在提醒孩子时,少说“你很慢”,而是有意识地强调“你可以快起来”。为了加强孩子对“快”的认知,闲暇时可以多和孩子玩计时性竞赛游戏,比如说比赛看谁穿衣快、比赛谁出门快等,同时不妨多让孩子赢。“你比我更快”的结果,作为一种非常有激励意义的评价,对于孩子改变拖延症而言往往比上百句“孩子,你太慢了”要管用。

5、给时间设定明确界限

当孩子有了既定任务,父母只需要给他一个到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的节点表,然后提前5分钟提醒他进入“执行”状态,并且在时间节点到来前提醒他一次,让他自由支配自己的“工作”节奏。其实,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没有谁会喜欢自己的行为突然被强行制止。所以,你可以考虑利用一个闹钟或是计时器什么的来帮助你。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尽量避免说“待会儿”、“很快”这些字眼,而应该明确为“10分钟”后或者“5分钟”后等,一方面让孩子对时间有一个清晰认知,另一方面也等于给了孩子一个心理准备期。

6、坚持,坚持,坚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1天习惯定理”大家都有听说过吧,确实,有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不如借由以上几点慢慢变成自己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比如早起,一旦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身心会自发像吃饭睡觉一样习惯去做,就无所谓坚持不坚持,拖延不拖延了。

;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

父母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制定标准、协助解决问题、诱导选择、多鼓励等方式,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规则
父母可以制定明确的规则让孩子执行,如果孩子继续拖延,就要承担必要的后果,当然这个小小的惩罚可以多样化,只要起到提醒作用即可。制定标准
父母可以对一些日常生活制定标准,比如生活作息表。和孩子一起制定每项活动完成的时间,用规定好的时间,来限制孩子的拖延症,从而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协助解决问题
当孩子觉得一件事有难度,而不愿意去做,从而拖拖拉拉时,父母要充分的了解原因,帮助他分解这件事情的步骤,慢慢指导他自己去完成,告诉他,不要害怕做错了,勇敢尝试,慢慢的树立自信,解决问题。诱导选择
给孩子尽量出选择题,而不是必答题。要问“愿不愿意”,而不是“赶快去”,例如:现在赶快去睡觉!这种语气对孩子的压迫性比较强,虽然有一定威慑力,但会增加孩子的抵触心理,不如提前几分钟,问:再过5分钟,还是10分钟就上床睡觉呢?约定好时间,你只要督促孩子完成即可。多鼓励
更多的夸奖可以让您的孩子更优秀,多一些鼓励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通过鼓励的话,让孩子越做越好,心中充满成就感,这样要比动不动打骂,效果要强得多。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拖延”习惯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帮助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拖延”习惯制定目标和计划
帮助孩子确定目标并制定计划,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工作量和时间,有计划地完成任务。分解任务
尤其是对比较大的或者繁琐的任务,建议将其分解成多个小任务,逐步完成。制定时间表和计划
帮助孩子制定时间表和计划,建议与孩子一起制定每天、每周或每月的时间表和计划,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了解孩子的拖延原因
尝试了解孩子的拖延原因,可能是由于学习难度、缺乏动机、疲劳、分心等。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激励孩子
为孩子制定激励计划,能够对孩子的动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例如平时表现良好可获得奖励等。
以身作则
作为父母,我们的言行必须与教育和要求相符。如果我们自己也有拖延的坏习惯,我们要先自己改正,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耐心和持之以恒的训练
总的来说,改变孩子的习惯需要针对性的措施和时间的培养,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家长可以逐步尝试少量的任务,一步一步的参与孩子的进度,并通过鼓励和激励达成目标。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