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是一个由数学家阿尔伯特·温纳于1950年提出的博弈模型,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领域。该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一些博弈情境和问题,包括环境保护、税收、战争等。在囚徒困境中,两个犯罪嫌疑人被分开审问,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则两人都较轻罪;如果两人都坦白,则两人都会受到较重的惩罚;如果只有一人坦白,则那个人将获得减轻的刑罚,而另一个人将受到非常严厉的刑罚。这个游戏的核心在于,无论对方的选择是什么,最好的策略总是坦白。 因此,在这个问题中,囚徒困境呈现出相互博弈中的矛盾:很明显,如果两个人都保持沉默,那么两个人都会受到较轻的惩罚,但是这是一种不能坚持的博弈策略,因为当一个人坦白的时候,另一个人会面临到极重的刑罚,这导致了两个人最终选择了不稳定的策略,即两个人都坦白,最终维持了自己不坚持协定的结果。
囚徒困境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囚徒困境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首先,它再次强调了在博弈论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冲突。在社会关系中,举个例子,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往往不太愿意在没有监管和处罚威胁的情况下真正地自发合作。 因此,一个问题是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建立具有清晰奖励和惩罚机制的共同利益。
其次,囚徒困境还揭示了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即人类有时更习惯于采取短期利益,在牺牲将来的长期利益不负责任。在囚徒困境游戏中,双方都不愿在沉默时面对罪行的可能,因此每个人都选择了暴露对方以换取较轻的惩罚。这意味着,人们往往不太愿意为了远期效益而延迟获利并遵循协定,这种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也非常常见。
第三,囚徒困境也是一个经济学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市场波动和商业竞争的现象。例如,在市场竞争中,由于价格和质量的变化,市场份额往往会上下波动。当某人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时,他的竞争对手也会纷纷降低价格,这样,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双方都降低了价格,整个市场却没有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囚徒困境是一种经典的博弈模型,它从多个角度解释了人类合作与竞争的博弈,以及短期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近年来,囚徒困境已经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方向提供了有益的研究路径。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先解释下囚徒困境是什么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 ):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举个例子
A和B犯事被抓了,如果A供述了,而同伙B保持沉默,那么A就无罪了,但是B要判五年。反过来,如果A沉默,但是B供述了,那同样,B就自由了,A要坐五年牢。AB两个人都供述认罪了,他们各自要坐三年牢。但是如果都沉默,每人判两年。
现实里最好的例子就是美苏军备竞赛,这其实也是囚徒困境的一种,冷战时期的美苏军备竞赛都是各自的优势策略,双方都无法信任对方不搞军事发展,都担心自己被设计而陷入危险,所以即使曾经出现了“盟约”,最后这份盟约还是不得不撕毁了。
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个人做出理性选择却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但现实中也都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了解囚徒困境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与咨询企业、软件供应商打交道的。在与这些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需要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了解与信任,没有起码的信任做基础,切不可贸然合作。在对对方有了足够的信任之后,诚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诚意或者太过贪婪,就可能闹到双方都没有好处的糟糕情况,造成企业之间的双输。
囚徒困境(Prison Dilemma)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单次发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复的囚徒困境结果不会一样。
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复地进行。因而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去“惩罚”另一个参与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为。这时,合作可能会作为均衡的结果出现。欺骗的动机这时可能被受到惩罚的威胁所克服,从而可能导向一个较好的、合作的结果。作为反复接近无限的数量,纳什均衡趋向于帕累托最优。
囚徒困境的主旨为,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但实际上,执法机构不可能设立如此情境来诱使所有囚徒招供,因为囚徒们必须考虑刑期以外之因素(出卖同伙会受到报复等),而无法完全以执法者所设立之利益(刑期)作考量。
举个例子:
1950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
用表格概述如下:
甲沉默(合作) 甲认罪(背叛)
乙沉默(合作) 二人同服刑半年 甲即时获释;乙服刑10年
乙认罪(背叛) 甲服刑10年;乙即时获释 二人同服刑2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