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

时间: 2023-11-04 14:11:13

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是精神疾病诊断中常用的术语,也是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因此,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的使用十分重要。本文将从阴性与阳性症状的概念、特征、治疗策略、量表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

一、阴性与阳性症状的概念与特征

阴性症状指缺乏行为或情感上的表现,例如社交退缩、情感平淡、不起眼的奇特习惯等。阴性症状代表了“失能”,这种失能不是明显的、计划性的行为减退,而是一种难以察觉的、潜在的退缩;而阳性症状则包括幻觉、妄想、思维跳跃等“增能”现象,这些现象是与正常状态相比被认为是“积极进取的”行为,看似有益但实际上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困扰与社会障碍。相较之下,阴性症状在医疗上更为麻烦,常常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尝试来缓解。

二、治疗策略

治疗策略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病情而定。一般来说,医生会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对于阴性症状,心理治疗应用得更为广泛。治疗师或系统性家庭治疗师要教病人社交技巧、视觉对话和声音对话。药物治疗方面,基本上采用保证心理涵养和治疗副作用最少的药物,例如氯氮平等。

对于阳性症状,药物治疗更为重要。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都是常用的药物。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仔细观察和经常调整。

三、量表

1. 阴性症状量表 (Scale of Negative Symptoms, SNS)

该量表包括22个项目,用于评估阴性症状、缺少感觉、情感淡漠等症状。

20-30分:阴性症状会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30-40分:阴性症状强烈且意识不到,对生活和临床意义高度重要。

40分以上:严重且影响到社会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

2. 阳性症状量表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该量表由18项成分组成,旨在评估情感混乱、幻觉等阳性症状。

18-35分:中度阳性症状,对生活和临床意义有一定的影响。

35分以上:强烈的阳性症状,对生活和临床意义高度重要。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认识和看懂90项症状清单(SCL-90)

到三甲医院精神科就诊时,特别是因为抑郁、焦虑和烦躁等情绪问题就诊时,医生所开具的检查中,除了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外,常见的还有SCL-90(90项症状清单)。在非医疗性心理咨询机构中,凡是因为情绪问题来访的,SCL-90是必做的心理测评量表。

该量表对测试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内容全面,测试时间较短,能反映来访者当前的精神健康状态,并且理解和掌握起来都比较容易,故而在灾后的心理救援工作中也有较多的使用。

SCL-90的性质和用途:

是对“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评估的精神医学专业量表之一,属于自评量表

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

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状况。

SCL-90的适用范围:

一、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作为了解就诊者或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也可评定咨询前后病情演变的疗效。

二、在综合性医院中,常以SCL-90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并认为结果满意。

三、应用SCL-90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从不同侧面反映各种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SCL-90适用于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成年人,文化程度太低或年龄太小者不容易理解题目的意思。

在这里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自评量表是指:以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的量表。而不是“由自己作答并解释的量表”,是自己作答,但不能自行解释,只能由精神科专业医师或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解释。

自评量表是相对于他评量表来说的,他评量表是指:通过与来访者交谈观察后,由精神科专业医师或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评价的量表。

而不是“由他人作答并解释的量表”,不管他人感受在他评量表中所占的权重如何,不是专业的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咨询师无权对他评量表作答和解释,尤其无权做结论性的作答和解释。

在实际工作中遇见过有一些人从网上自行寻找和下载打印自评量表与他评量表,给自己的子女、恋人或是伴侣做,做完后根据电脑给出的结果以自己的或是非精神医学和心理学“权威”的理解进行解释。这样的解释往往正误颠倒、错漏百出,严重误导受测者甚至造成较严重的精神伤害,是一定要避免的!

SCL-90的施测步骤:

一、在开始评定前,先由工作人员把总的评分方法和要求向受测者交代清楚,然后让其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并用铅笔(便于改正)填写,或是在电脑上操作填写。

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具体说明如下:

1、没有:自觉无该项症状(问题)。

2、很轻: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受测者并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

3、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对受测者有一定影响。

4、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对受测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5、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受测者的影响严重。

这里所说的“影响”,包括症状所致的痛苦和烦恼,也包括症状造成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轻”“中”“重”的具体定义,由自评者自己去体会,不做硬性规定。

二、对于文化程度低的自评者,可由工作人员逐项念给他听,并以中性的、不带任何暗示和偏向的方式把问题本身的意思告诉他。

三、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

四、评定结束时,由本人或临床医生逐一查核,凡有漏评或者重复评定的,均应提醒自评者再考虑评定,以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SCL-90的记分:

一、总分

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总均分:总分/90,表示从总体情况看,该受测者的自我感觉位于1~5级间哪一个分值程度上。

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测者在多少项目上呈现有“症状”。

阴性项目数(又叫阴性项目得分):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受测者“无症状”的项目有多少。

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表示受测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反映该受测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

二、因子分

共包括10个因子,即所有90个项目分为十大类,每一因子反映受测者某一方面的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测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并可作阔图(Profile)分析。

SCL-90结果的解释

按照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SCL-90各因子名称、所包含的项目及简要解释

一、躯体化

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和58,共12项。该因子主要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等系统的主诉不适,以及头痛、背痛、肌肉酸痛和各种心理不适引发的躯体表现。

二、强迫症状

包括3、9、10、28、38、45、46、51、55和65,共10项。该因子与临床强迫症表现的症状、定义基本相同。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好”等,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出来。

三、人际关系敏感

包括6、21、34、36、37、41、61、69和73,共9项。它主要指某些主观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自卑、懊丧以及在人际关系中明显不好相处的人,往往是这一因子获高分的对象。

四、抑郁

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和79,共13项。它反映的是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抑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是代表性症状,还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力等为特征,并包括失望、悲观、与抑郁相联系的其他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该因子中有几个项目包括了死亡、自杀等概念。

五、焦虑

包括2、17、23、33、39、57、72、78、80和86,共10个项目。它包括一些通常在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一般指那些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躯体征象,那种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本因子的主要内容,还包括一个反映“解体”的项目。

六、敌对

包括11、24、63、67、74和81,共6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来反映受测者的敌对表现。其项目包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各个方面。

七、恐怖

包括13、25、47、50、70、75和82,共7项。它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引起恐怖的因素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公共场合及交通工具等。此外还有反映社交恐怖的项目。

八、偏执

包括8、18、43、68、76和83,共6项。偏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本因子只是包括了一些基本内容,主要指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与夸大等。

九、精神病性

包括7、16、35、62、77、84、85、87、88和90,共10项。其中有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思维被插入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的项目。

十、其他

包括19、44、59、60、64、66及89共7个项目,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

下面我们以案例来具体说明如何看懂SCL-90的报告

案例一:

总分269

阳性项目数:57

以上为案例一报告的全部内容。

我们首先看总分269,超过了160分109分之多,说明是需要筛查阳性,进行进一步检查的。

其次我们计算出阳性症状均分是约等于4.14,这是该受测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表明受测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属于“很严重”的范围,因为5级评分制的满分是5分,4.14属于很高的分数。

我们看到阳性项目数57项,超过了43项,更进一步显示出需要筛选阳性,进一步检查。

然后我们来查看这个案例超过2分的因子都有哪些:

躯体化2.25分:说明受测者可能会存在身体上的各种不适症状。

强迫症状2.6分:说明受测者可能存在自觉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

人际关系敏感3.11分:说明受测者在与人相处时很可能存在不自在感、自卑感等。

抑郁4.69分:说明受测者很可能存在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力等情况。

焦虑2.4分:说明受测者可能存在无法静息、神经过敏和紧张。

敌对2分:说明受测者可能存在轻微的敌对意识和行为。

偏执2.66分:说明受测者可能存在固守不正确的认知、不明智行为的情况。

精神病性3.6分:说明受测者存在较严重的与现实世界脱离、无法对周围的事和人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

其他3.17分:说明受测者的睡眠和饮食状况不佳。

在这个案例中,受测者除了恐怖因子的得分在2分以下,其余均在2分以上,说明病情很可能非常严重,需要筛查阳性的项目这么多,筛查时要如何着手呢?

我们对超过2分的因子进行分析可以视为第一遍阳性筛查,接下来第二遍阳性筛查要首先筛查精神病性,如果确诊为精神方面的疾病,那么其他阳性症状很有可能就是该精神病类型的表现,按精神病治疗即可。

如果可以排除精神病,那么要对分数最高的抑郁进行筛查,如果确诊为抑郁症,其他阳性症状很有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主要按抑郁症治疗即可。

如果抑郁症也可以排除,那么要对分数次高的人际关系敏感进行筛查,看看是否有社交障碍或是遭遇了与人有关的重大伤害或挫折,就这样以此类推直到筛查完毕。

案例二:

总分139,总均分1.54,阳性项目平均分2.48,阳性项目数33,阴性项目数57。

轻度人际关系敏感

轻度的抑郁症状

轻度的敌对症状

轻度的精神病性症状

以上为案例二报告的全部内容。

面对这个报告,我们首先看总分139,没有超过160分。

其次我们看阳性症状均分2.48,“有症状”项目的得分不到5分的一半,说明受测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不严重,最多属于亚健康,达不到“生病”的程度。

阳性项目数33项,低于43项,无需筛查阳性。

各因子除了“其他”为2分外,均在2分以下,说明受测者在饮食和睡眠上的问题比较明显,但目前尚在正常范围内,无需筛查阳性。

从上述两个案例大家可以看出:这两个SCL-90报告的形式并不完全一致,案例一简单,案例二复杂。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医院里做这项心理测验,给出的报告在形式上多少会有不同。

需要知道的是:不管是什么形式的SCL-90报告,一定会包含有总分、阳性(或阴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得分这三个部分。多出的部分是为了给医生和咨询师更精确的参考而设,非专业人员无需理会,只要看懂这三个部分就行了。

在案例二的最后列出了四项轻微症状,对应着图表中“参考”一栏里、标识有“轻”的、除“其他”外的四个因子,但只要因子分不超过2分,都可以视为没有问题。

在这个案例里,最后没有列出的“其他”得分正好是2分,虽然没有超过2分,但是说明受测者很可能在饮食和睡眠方面的问题是比较大的,值得医生和咨询师对这个方面进一步地了解。

关于SCL-90,大家尤其要注意的是:

一、SCL-90的结果不是诊断,而是专业医生和咨询师诊断的参考。一切心理测验或心理测评的结果都只能作为专业医生或咨询师诊断的参考,不能替代成为诊断本身。

二、“阳性”是指有症状。筛查阳性只能说受测者可能患有心理疾病,而不是一定患有心理疾病。

三、筛查阳性不仅仅是对照量表结果对超过2分的因子进行筛查和解释,而是要进行面谈并参照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专业的医学和心理学评估,并且很可能不止一轮。

四、SCL-90不是精确的量表,有很多局限性,比如:

1、量表的全面性不够,缺乏“情绪高涨”“思维飘忽”等项目,使其在各类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由于缺乏这类项目,上述患者做出的数据可能看起来十分正常,但是本人确实不正常,患有精神疾病需要医治。

2、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都可能造成SCL-90的数值偏高,但这三类心理问题都不是精神病。

3、SCL-90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尤其是青春期心理以“消极型”为主的,数据往往偏高甚至极端,但本人的确正常。

4、对于遵医嘱较差的受测者来说,SCL-90的结果可能并不能反映受测者的实际情况。因为SCL-90没有信效度的测试,这决定了从量表上无法看出明显的夸大和隐瞒。

每一道题都是很明显的症状评估,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猜出好坏并不难。这决定了受测者如果主观上有动机或是因为病情驱动,是很容易做出一份假数据出来的。

综上所述,再次强调:SCL-90只有辅助诊断的作用,不能作为诊断本身。仅凭SCL-90的结果,不能对受测者的状况下结论,尤其不能下“有病”还是“无病”的结论。

SCL-90虽然使用广泛,并且施测和理解起来较为容易,但是它仍是精神医学临床测试所用的专业量表,只有受过该量表训练的精神病医生和专业心理咨询师才有权进行解释。

也就是说:看懂这个量表并不意味着可以解释这个量表。本文仅做科普,不能替代专业人员的解答,需要测试或解释SCL-90的患者或来访者,请找精神科医生或是有执业资格的专业心理咨询师。

本文案例之前的内容来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2012修订版民族出版社2014年2月北京第23次印刷。

安律凡的临床试验

一、据国外文献报道:在4个短期(4~6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以主要符合DSM-III/IV标准的急性复发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治疗对象,评价了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其中3个活性对照试验显示阿立哌唑与安慰剂有显著差异,活性对照药物是利培酮和氟哌啶醇。但在研究设计中没有考虑阿立哌唑和活性对照药物的比较。在3个阿立哌唑阳性对照试验中,采用四个主要测量方法评价精神病体征和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是普通精神病理学中用于评价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一个多项目评价表。PANSS的阳性症状量表是评估7个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妄想、概念紊乱、幻觉行为、兴奋、夸大、猜疑/被害和敌对性)的症状量表亚集,PANSS的阴性症状量表是评估7个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感情迟钝、情绪退缩、情感交流障碍、被动情感淡漠回避社交、抽象思维困难、交谈缺乏自发性和流畅性、刻板思维)的症状量表亚集。临床综合印象(CGI)评估反映一个非常熟悉精神分裂症表现的、熟练的观察者对患者总体临床状态的印象。在两项研究中分别确立了阿立哌唑15mg、20mg和30mg日剂量的有效性,在一项研究中确立了阿立哌唑10mg剂量的有效性。在任何研究中都没有证据表明高剂量组优于最低剂量组。人群亚组分析未显示任何年龄、性别或种族因素差异。在一项入组310例符合精神分裂症DSM-IV标准的住院患者或门诊患者的长期试验中,患者使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症状稳定3个月或以上,停止这些患者正在使用的抗精神病药,将他们随机分组接受阿立哌唑15mg或安慰剂,在长达26周时间内观察复发情况。双盲治疗期间复发的定义是CGI改善评分≥5(最低程度加重),PANSS敌意或不合作评分≥5(中重度),或者PANSS总评分增加≥20%。与安慰剂比较,阿立哌唑15mg在26周内使复发时间显著延长。二、据国内研究资料报道:在为期6周、三个剂量的阿立哌唑(10mg、15mg或30mg/天)与利培酮(2~6mg/天)比较的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多中心临床试验中(n=120),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和急性精神分裂样障碍疗效良好。在对ITT人群进行疗效分析时,治疗6周后主要疗效指标PANSS总评分与基线比较,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均有显著改善(两组均P[0.0001)。以PANSS减分率≥50%判断的有效率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114)。

阴性和阳性的区别是?

在医学检查中,一般来说,阴性代表正常,阳性代表有病或者有病毒。 “阴性”和“阳性”在医学上使用得较多,已成为一种术语,是泛指存在与否,或用来表示某种检查的结果。

检验报告单上,阴性结果表示没有检测到(或者检测到的量极少)特定的物质或者是微生物,阳性表示检测到了,强阳性表示检测到的量很大。比如说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包括了五项指标,分别代表一种物质(抗原是病毒的蛋白,抗体是你自身针对抗原反应产生的蛋白),阳性代表检测到了。

怀孕的测试,检测的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女性怀孕的第七天,尿液中就能测到,使胎盘产生的。

如果这个试验阳性,说明已经能检测到HCG了,很可能已经怀孕,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如果是阴性,说明没有检测到,但不能代表一定没有怀孕! ---体检表上的阴性代表没有查到异常的症状,阳性代表有异常症状(大多数情况是这样)。

扩展资料:

阴性症状:

精神病学术语,指的是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一般人觉得精神分裂症病人既然是疯了,必定疯打疯闹,但这些都是阳性症状,比较容易治疗。

而有些病人则表现为阴性症状,这种病人起病缓慢,无明显诱因,即使到了最严重的状态也不打不闹。称之为“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属中医“癫狂证”之“癫证”范畴。这种病人多有脑部结构的异常或脑萎缩导致的,生活无法自理,社会功能全面退化。

确切地说,“阴性症状”指的是一个症状表现群组,它包括: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情感迟钝、意志缺乏、社会性退缩,是正常精神活动的减退或缺失。也叫做“精神衰退”。目前医学界尚无方法改变这种缺陷状态。

哪些症状的病人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精神衰退?

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情感不协调、幼稚愚蠢行为、意向倒错(乱吃东西)、语词新作、本能意向(性欲、食欲)亢进

一般来说,阳性(positive)代表有病或者有病毒,阴性(negative)代表正常。

“阴性”和“阳性”在医学上使用得较多,已成为一种术语,是泛指存在与否,或用来表示某种检查的结果。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表示体格检查的结果时:如果某人患冠心病或范围较小的肺结核,医生听诊时不一定能发现问题,于是就会说心肺无阳性体征,或说心肺阴性,或写成心肺(-)。

表示试验的结果时:做结核菌素试验,如局部未出现红肿,叫OT(-),表明对结核菌无免疫力,应接种卡介苗。

表示化验的结果时:乙型肝炎“二对半”化验。如e抗原阳性(+),表明有很强的传染性,如仅有表面抗体阳性(+),表明对乙型肝炎病毒已具有免疫力,一般来说没有传染性。

表示拍片的结果时:肾结石的成分如是草酸钙,拍平片时影子很深,叫“阳性石”,痛风患者由于肾结石的成分是尿酸,影子很淡,叫“阴性石”。

参考资料:-阴性?-阳性

精神医学毕业论文

精神医学毕业论文

你还在愁精神医学毕业论文吗?那么,精神医学毕业论文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我整理的内容吧!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 DD)含量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乳胶颗粒法对31例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25名无精神疾病和脑血管病史的女性正常人(对照组)比较。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浆DD含量[(1.38±1.02)mg/L]高于对照组[(0.61±0.25)mg/L],P<0.01。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1.91±1.10)mg/L]高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1.13±0.82)mg/L],P<0.05;且治疗后血浆DD含量[(0.73±0.29)mg/L]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DD含量高于女性正常人,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

【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 D-二聚体

已有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与高粘滞综合征(HVS)关系密切[1]。D-二聚体(D-dimer, DD)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2],是交联纤维蛋白D区降解的肽片断,主要由D区的D(α)、D(β)及D(γ)- D(γ)链组成,可影响红细胞的聚集功能及调节纤维蛋白原在肝脏的生物合成[3]。为了探讨两者的关系,我们对我院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40岁以上的31例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D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比较,现将结果报道于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1.精神分裂症组:共31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4],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38分。为排除年龄和性别对研究结果的'影响,31例均为≥40岁的女性。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57±9)岁;病程3个月至17年;头颅CT或MRI未见脑血管病征象。31例中首次采血前未服用任何精神药物者12例,另19例均停用精神药物>7天;将31例再分为以阳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阳性,阳性症状量表(SAPS)≥28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12分]和以阴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阴性,SANS≥30分,SAPS≤10分)的两组,分别为11例和20例。

2.对照组:共25名,均系我院女职工,无精神疾病和脑血管病史,年龄42~78岁,平均(58±12)岁。采血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任何精神药物。

二、方法

所有对象均于早晨9时前空腹采血,枸橼酸钠抗凝,采用乳胶颗粒法、进口胶体金标准法试剂盒(南京弘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血浆DD含量,正常参考值为<0.50 mg/L。阳性组患者在精神症状消失后复查1次血浆DD含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浆DD含量[(1.38±1.02)mg/L]高于对照组[(0.61±0.25)mg/L],t=3.611,P<0.01。阳性组血浆DD含量[(1.91±1.10)mg/L]高于阴性组[(1.13±0.82)mg/L],t=2.178,P<0.05;且前者治疗后血浆DD含量[(0.73±0.29)mg/L]较治疗前降低(t=4.162,P<0.05)。

讨论

DD是纤溶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FXIII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DD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2,5]。近年来对DD的大量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DD含量增高,并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检测血浆DD含量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的判断[5,6]。我们目前尚未见国内外有精神疾病与血浆DD含量之间关系的报道。本研究的精神分裂症组血浆DD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的结果提示,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高粘滞综合征的观点[1],也符合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的精神分裂症是由“内结血瘀”所致的观点[7,8]。

本结果还显示,阳性组患者血浆DD含量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且随病情的好转较治疗前降低(P<0.05),并趋于正常。关于精神分裂症与DD之间内在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尚未明了。我们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机体存在着凝血-抗凝两大系统,正常时两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发病时机体反馈性地使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增加;(2)发病时患者蛋白C系统活性增强而加速上述过程,导致自发性血栓溶解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表现为血浆DD水平增高。

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迄今未明,血浆DD含量是否有可能作为判定精神分裂症复发、判断预后、观察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的检测指标之一,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黄诚,邵胜利,柳振清.血液流变学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应用动态.四川精神卫生,1996,9:139-140.

2,Fisher M, Francis R. Altered coagulation in cerebral ischimia. Arch Neurol, 1990,47:1075-1081.

3,王建,李建章.DD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6,4:74-77.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CCMD-2-R).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56-61.

5,黄慰国,王鸿利,张颖琪,等.血浆DD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71-74.

6,张景,郭英华,赵慧元.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D和GMP-140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6,9:202-205.

7,王松菊.精神分裂症血液流变初探.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103.

8,朱运斋.活血化瘀在神经精神科的应用体会.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6,10:17-18.

;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