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是一种心理控制手段,指通过道德标准对他人施加压力,从而迫使对方采取指定行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有争议的话题上。
道德绑架是什么
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来看,道德绑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越过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当权利,将他人的意志视为自己的所有物,从而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价值观。
道德绑架的危害在于它可以剥夺他人的自由意志。例如,在一个争论中,当一方无法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立场时,他们可能会用道德绑架的手段来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争论的公正性,还可能导致被绑架者自我怀疑和焦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道德绑架是一种压力行为。因为它利用了被绑架者的自责和不安全感,使其感到自己违背了他人的价值观,从而产生感情负担。这种负担会使被绑架者感到焦虑和内疚,从而迫使他们采取行动。
然而,道德绑架也有正面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发展。例如,当某个人的道德标准崇高,他可以通过道德绑架来影响他人的行为,从而让社会变得更加道德。
因此,在个体和社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虽然有时道德绑架可能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它的危害性,并谨慎使用。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两个词说得都是一个意思,道德绑架: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所谓的“道德绑架”,只可能是在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或混淆政治义务和道德义务的情况下才成立。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用善恶标准进行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和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社会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1、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对于“道德绑架”的理解,社会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分别代表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2、所谓的“道德绑架”,可能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主要是源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比如,要求一个军人舍身救人,否则就要谴责,这就是道德绑架;要求一个富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这尽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不掏就要谴责,这也是道德绑架,因为这并非他的道德义务;要求一个人代表团体去随机抽奖,如果抽不到就是损害了团体利益就要受谴责,这同样是道德绑架。“道德绑架”之所以发生,除去人的精神结构不谈,根源就是道德判断的逻辑混乱。
1、道德绑架是施加某种压力让人们做与道德相关的事情。比如,大学生站在食堂门口为灾区募捐,见到老师来吃饭,就上前说:“老师你也捐点儿钱吧!”
2、我们要力戒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
3、我们要防范别人的道德绑架,避免尴尬。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