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矛盾也愈发普遍,其中父子矛盾是常见的家庭内部矛盾之一。当父子关系无法调和,一方甚至两方已经无法再继续沟通和正常交往时,断绝父子关系成为矛盾解决的最后选择之一。此时,一个断绝父子协议书模板是非常必要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断绝父子协议书模板
一、断绝父子关系的原因
断绝父子关系通常是由严重的矛盾导致的。这些矛盾可能来自不同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家庭生活中的争吵和不和睦导致的沟通不畅;父子两方人格差异导致的无法相处等等。这些矛盾如果无法得到解决,就会让父子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糟糕,最终导致疏远、不信任甚至断绝关系。
二、采用断绝父子协议书模板的必要性
选择断绝与父亲的关系对于每个人都有很多感情上和实际上的困难。然而,采用断绝父子协议书模板能够给你指明一条明确、规范的路线。一方面,模板会告诉你断绝父子关系的基本内容,从而避免了自己可能会忽略的项目;另一方面,由于模板的规范化,模板在细节和格式上也更加成熟。此外,模板中的权利和义务条款、有关解决纠纷的声音和有关“必须”的条款也能有效解决一些法律上的问题。
三、断绝父子协议书格式
一份断绝父子协议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前言、重要声明、背景、协议主体、保密条款和签署。协议主体的内容通常包括断绝父子关系、未来联系方式、财产分割方式、遗产继承方式等。
四、断绝父子协议书模板的注意事项
在撰写断绝父子协议书模板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 仔细检查协议内容:重点检查协议的主体部分是否包括断绝父子关系、未来联系方式、财产分割方式、遗产继承方式等项目。
2. 关于民事诉讼:协议书能够布置很多民事诉讼问题。因此在制定协议时需要非常小心,最好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3. 内容真实可靠:写协议前应该认真检查各个条款是否真实、准确、具有代表性。协议中不应有任何虚假记录。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血缘关系既是一种自然关系,也是法律规定的一种社会关系,不能由当事人协议解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从法律上讲,亲生子女,指存在血缘关系,不可以断绝父子关系。但在现实中,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你可以把直系亲属请过来,包括父亲的兄弟姐妹,也可以有整个家族的长辈在场,让他们做个见证,不强调格式,只强调要有足够的见证人来为你证明,你们手写的这张纸纸在你所有的亲戚朋友当中被认同,这是真的,不是你们背着父亲写的,里面要有你自己的名字,哥哥的名字,父亲的名字,及及见证人的名字,见证人越多越好,还有时间。
记住你的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断绝关系之后你要到一个没人找到你的地方,也就是离开这个城市,法律不会承认你的这张纸。
法律分析: 断绝父母子女关系的协议,没有法律效力,即使签订协议,法律不予保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没有效,法律并不承认断绝父子关系,但是非亲生父子关系可以通过变更抚养权或者变更监护人的方式断绝。婚生子女,无论是因为父母离婚或其他原因都有法律上的父子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