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结婚被看作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然而,不仅年龄逐渐上升的单身人群正在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迟结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家长感到不满,并采用了各种措施来催促他们的子女结婚。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式催婚”,是中国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国式催婚父母
首先,催婚现象是由中国家庭强烈重视家族传承和家族血脉延续的观念所造成的。在中国文化中,子女会依次接过父母的责任,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抚养下一代。如果子女愿意早日结婚,他们就有机会更早地开始自己的家庭生活。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可以更早地享受孙辈的陪伴和帮助。
其次,中国式催婚现象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家族观念和婚姻观念的变化。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结婚往往被认为是家族之间的联姻,家长有责任安排婚姻。这种社会制度被完全打破以后,个体自主选择婚姻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然而,该转变并不迅速,现在有很多人还是被家长逼着结婚。
此外,中国式催婚还涉及到经济上的问题。在如今中国的社会风气中,一些彩礼和婚宴费用高昂的地区的婚姻成本仍然很高。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这些费用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早婚会带来更多的经济体验。
在构建现代家庭和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式催婚现象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在婚姻的问题上,家长和子女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应从协商的角度处理问题。此外,虽然打破了传统的婚姻制度,但应现代化婚姻观念,保持尊重他人的选择权。
综上所述,中国式催婚现象的原因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和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其影响在婚姻问题上可以通过沟通和婚姻观念的现代化得到解决。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29岁,刚刚和男友分手。父母迫不及待的开始介绍对象,我说让我缓一缓。结果我爸又开启一波新的人身攻击。
我23的时候,我爸跟外人说我快30了。那会儿刚大学毕业,好不容易找个工作上了岗,我爸就催我找对象结婚生孩子。我当下就拒绝了说工作一段时间看缘分能遇上吧。他就说我不懂事,不考虑他和我妈的感受,骂我不孝,看我还能混几年。工作再好挣再多有什么用最后嫁不掉被人唾弃就知道后悔了~
陆陆续续我同学结婚生小孩…父母看在眼里天天念我以后你同学孩子打酱油了,你变成了没人要的老姑娘,有什么好挑的自己长的又不好看我们家又没钱。眼光放那么高你有资格挑人家吗。
再几年,我27岁了。那年7月,工作因为之前公司倒闭重新择业,房子也因为房东不租了让赶紧我另外找房。一整个月忙着找工作忙着找房子,大夏天的顶着太阳东奔西走的。我妈说想我了让我回家一趟,我回去了。一家人坐一桌吃饭,随便任何一个话题都能被父母扯到找对象结婚身上。又是一顿奚落和嘲讽,人身攻击…但是我从未和父母因为这件事发生过正面冲突,哪怕当下我因为工作房子的是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
现在29岁了,父母介绍的也看了也聊了可是第一眼不喜欢的人真的没有办法假装下去。何况我妈每一天都要打电话问我,今天和别人联系过吗?你们聊什么呀?感觉怎么样啊?我真的好想给我手机和我妈手机同个步。一个接一个的给我介绍,对对方唯一的要求就是“只要是男的”!开口对我说的话从来不是你了解一下合不合适。而是你先跟对方交往一下,先处对象再说其他的。作为亲生父母这么没底线的把我往一个自己毫不了解的男人那里推,是怎么想的?!
今天回去又一直说这件事,我忍了好几年终于跟我爸吵了起来。我爸就又开始数落,攻击我长的丑,又挣不了几个钱,年纪大的老姑娘,东挑西挑的别个指不定还看不上我,等我老了就知道现在不结婚多后悔了,都30好几了有头婚的要你都不错了,按照我这年纪只能嫁二婚男了~说他这下半辈子没盼头了,谁也指望不上了,娃儿不孝没有办法了。
而让我最寒心的竟然是,我质问我爸爸“我按照你们的意思,随便找人结婚了,婚后我如果过的一点都不好,很难过。最终带着娃离了婚。你们会心疼我吗?”你们知道我爸说什么吗。呵呵…我爸竟然说“那我不管,反正你只要把婚给我结了,我很开心就完了。”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好想拿着包包,夺门而出。但是我没有,再怎么说他们是我父母。我爱他们,我也敬重他们。但是,真的让人太心寒了…
追更
前几天父母又安排见了个男的,比我大一岁,见第一面加了微信,寒暄了几句就走了。过了两三天他给我发消息“不想了解了解”。他一问我一答,再之后他再也没有联系过我。加上月底特别忙各种加班根本想不起他这事儿。然后每天特别累回去还被我妈说,你今天跟人聊天没有?别人给你发消息你要回复啊,你自己主动点啊。你下班回来你给人发个消息你们聊会儿天啊。搞得我根本不想回家!!
完了没几天,我妈又开始问你周末休息你约别人出来玩儿出来吃饭约会啊!你们才开始交往要多接触。我就奇了怪了,我就见了人一面我就跟人交往约会了!?我见人一面我就成一个我根本不认识的人女朋友了?!
每天各种编排我进度,督促我要怎么怎么样。因为我父母各种逼迫导致我就算事前先给自己心理建设好了解下吧,到时候都是无比抵触!!这种抵触是不可抗拒的!但凡中间有任何问题,父母都认为是我导致的,微信没聊肯定是我不回复人家,没约会肯定是我拒绝人家。那男的哪儿都好,是我不把握。哪那儿都是我的错!就很无语。哪点没随父母心意,那真的是犯了滔天大罪。之前看的人吃饭见面完了不合适,又被骂说挑剔眼光高,别人看上你都不错了。真心心累。
“每逢佳节被催婚”,“催婚猛于虎”,相信很多异地工作的未婚女青年对这样的情境都不会陌生——全家老小,齐聚一堂,没人关心你的KPI,没人追问你的Flag,更没人在乎你的理想。在大城市也许你是职场精英,销售冠军,但只要一回到老家,便泯然众生,被“打回原形”,反复面临来自亲戚们的拷问:你可以用最大的耐性和最好的修养应付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后面等待你的,可能还有一场又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被相亲”。一逢过年,就会在所谓的相亲饭局间疲于奔命。难得的一场团圆,会被父母不断念叨的“催婚”搅得情绪一团糟。
他们坚定不移地认为,30岁之前没有结婚的女人就如同隔夜的黄花菜般没有市场。
他们孜孜不倦地宣称,隔壁的谁谁谁像你这么大,孩子都已经好几个了。
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说,这么大年纪的姑娘,该收收心成家了。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且经济独立的姑娘,可以在工作的城市义正辞严拒绝任何对自己隐私的试探,但却招架不住家族餐桌上亲戚们直白的审问。
那一刻有尴尬、有敷衍、有怨怼,但更多的也许是委屈:每天在大城市打拼,靠着勤奋努力,好不容易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一些自我认同感,怎么到了父母和亲戚眼里,就因为没结婚变得“一文不值”了?中国式催婚,归根结底,是两代人在社会态度、家庭婚姻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代际观念差异”,与情感焦虑和现实压力交织而产生的社会现象。它已然成为横亘在当代亲子关系中的一条深沟。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传宗接代”的信条,是几千年来人伦礼教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如今催婚文化狂欢的土壤。
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华文化流传的千年里,个人只有通过承担传宗接代的责任才能融入家族;而只有融入家族,才有可能实现自我认同和社会价值。
进入现代社会后,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价值观极大削弱了家族文化的影响力,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价值。但家族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历史、文化和制度惯性,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倘若一个女孩无法满足“传宗接代”的需求,她就会成为被集体声讨的对象。
从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我家那闺女》,可以一窥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态度——父母对女儿的关注点几乎都在结婚生娃上。不管女儿们说自己现在多么幸福,也不管她们是否还有事业需要打拼、梦想需要实现,父母全然听不到,只是觉得结婚生子是女子与生俱来的宿命。所以,父母的催婚,不仅仅是家族文化的基因作祟,背后更是他们深沉的爱。他们并非故意把自身想法强加于你,而只是单纯地希望你幸福。爱有多深,就有多焦虑,尤其是对待女儿,他们希望能凭借自己过去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为你指一条更轻松的人生道路——早点结婚生子,过稳定的生活,拥有自己的一个家。
想法没有错,但在当今社会,这些并不是幸福的标配。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为我们的生活赋予了很多可能。一个人无需通过婚姻家庭,只需通过个体努力,就能实现物质的充盈及精神的满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