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一个人的港湾,亲人是我们最亲密、最亲切、最原始的人际关系,大多数人都有和家人发脾气的经历。但这种表现是不是应该被认为是“正常的”呢?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为什么总是对自己最亲的人发脾气
角度一:家人是放松的对象
在家里,我们往往会由于放松警惕、降低防备心理而在亲人面前表现得很真实,因为我们认为无论怎样,家人都会包容我们的一切,这是因为亲情是无条件的。所以小事是可以被大度对待的,这就导致对于家人的言语行为有些过激也是被容忍的。很多时候我们因此而在家中失去了各种限制、斟酌和考虑,情绪过度激动,这时容易出现对于家人情绪失控的情况。
角度二:家人是心理出气筒
有些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些无法避免的原因而情绪低落、压抑、沮丧,这时我们很可能会去找到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人诉说,而这个亲密的人往往就是我们的家人。如果他们表现得不够好,我们就会觉得受到了伤害或是失望,进而表现出不良的情绪。这时我们可能会把家人当做心理出气筒,表现出短暂的情绪暴怒。
角度三:对于家人的期望
对于自己的家人,我们可能会有着一定的期望。这种期望可能是对于父母身份的期望,也有可能是对于家人行为的期望。当这种期望没有被满足,或是家人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我们就会对家人表现出不满和压抑。比如以前我们的父母可能并没有上过学、没有接触过互联网,他们的思维有时候很传统,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们提出的某些建议、反对、不支持或是不理解,都会引起我们的不满。
结论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因为过度接触或是个人心理原因而对家人发脾气,但这并不是我们应该鼓励的行为。当我们对家人发脾气时,我们应该试着去想想问题的原因,从而去发掘一些隐匿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一些方法,如向家人道歉并承认自己的过错、尝试改变情绪状态、与家人进行沟通而不是自己心中的猜测,从而缓解情绪。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因为自己和亲近的人已经很熟悉了,觉得发脾气也没有什么,不会去在意的,于是就特别的有恃无恐,随意的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人反而会显得很是尊敬,不愿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其实这种做法大错特错,和自己亲近的人,才是最需要自己在乎的。
这是因为我们在最亲的人面前,会卸下一切的防御伪装,把最真实的自己感情表达出来。
不仅仅是生气,我们最开心的笑容,最难过的泪水,最苦涩的心情和这最生气的吼叫。都是给了我们最最亲密的人,或是父母或是朋友,或是她。在陌生人面前,我们都带着一个面具,用这个面具苦苦维持着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带着面具的我们是那么端庄大方,知书达理。确实在现在社会中,要是直接暴露出最真实的你,往往会混的很惨,因为别人已经彻底把你的脾气秉性摸得透透的了。累,回到家我们卸下了努力维持一天的伪装,压抑的越久反弹的越厉害,于是我们把人性的丑恶面在亲人面前表现的那么淋漓尽致。但那些爱我们的人,不会因此嫌弃你远离你,因为他们也知道你打拼的不易,生活的艰辛,无论你再怎样,你还是他的儿子,你还是她的丈夫,你还是他的哥们。
亲人们确实会一次次的包容我们,可是你知道吗钉在木头上的钉子可以拔出来,但是那个钉子留下的孔洞你是永远也无法让它恢复如初的,毕竟爱的越深伤的越深啊。每个人都有他烦心的时候,也有他不容易的苦楚。如果所有人都这样把最生气的吼叫留给最亲的人,到最后可能爱真的变成了一种奢侈品。我们何不试着收敛一下,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把最开心的笑容,最幸福的回忆多留给亲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