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斯金纳小白鼠实验的意义

时间: 2023-11-10 00:39:19

斯金纳小白鼠实验的意义

在现代生物学和心理学领域中,斯金纳小白鼠实验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它被广泛用于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学习理论的研究。这个实验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备受争议,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具有多个角度的意义。

斯金纳小白鼠实验的意义

一. 研究行为

斯金纳小白鼠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实验之一。通过对小白鼠不断的刺激和惩罚,斯金纳能够观察到小白鼠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包括某一个特定行为的频率、行为的规律性、行为的强度以及行为的时长等。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斯金纳可以了解小白鼠对于外部刺激的反应和学习规律,从而揭示出动物行为的本质。

二. 探索学习行为

斯金纳小白鼠实验也可以用于研究学习行为的规律。在这个实验中,小白鼠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找到隐藏在墙壁之中的水源。斯金纳可以观察到,在学习过程中,小白鼠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他们会逐渐学会新的行为,来迅速找到这个水源。这种学习行为的规律同样也可以应用到人类的学习中。

三. 推动神经科学的发展

斯金纳小白鼠实验也为研究神经科学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斯金纳发现,某些行为在小白鼠脑中对应特定的神经元的激活。这些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研究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以及神经信号如何对于特定的行为产生影响。

四. 研究心理学及行为医学

斯金纳小白鼠实验同样可以用于研究心理学及行为医学。例如,这个实验可以被用来帮助人类确定如何改变人类的行为以及为何人类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从而探索行为问题的根源。

综上所述,斯金纳小白鼠实验在多个领域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实验的影响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动物的行为基础、探索学习行为、推动神经科学的发展,以及研究心理学和行为医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斯金纳小白鼠实验在现代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被广泛用作研究工具之一。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巴普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苛勒的猩猩,斯金纳的白鼠

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条件反射解说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相当著名的实验,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而在重复训练之前,狗对于“铃声响”是不会有反应的。他从这一点推知,狗经过了连续几次的经验后,将“铃声响”视作“进食”的信号,因此引发了“进食”会产生的流口水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这证明动物的行为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刺激,将刺激的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神经和大脑作出反应而来

迷笼实验

桑代克于19世纪末就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1898)。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顿悟学习实验

苛勒于1924年

苛勒的实验过程如下:他将黑猩猩放在铁槛内,黑猩猩的旁边放置一短棍,在槛外放一长棍和香蕉。黑猩猩开始试图抓取香蕉,结果失败。随后,用短棍去拨,又失败。急得摔棍撞槛。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几次观察,忽然拾起短捧,用短棒再连结长棒,取得了香蕉。可见,黑猩猩是在观望的时候,把握了两根棍棒与香蕉之间的内在关系。苛勒通过对黑猩猩进行的许多实验,提出了顿悟理论。他认为问题的解决不是由于尝试错误,而是由于顿悟。所谓顿悟。就是内在地把握情境的关系性,并依此改变整个情境。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

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为什么用小白鼠做实验?小白鼠做实验的原因有哪些

在实验室当中小白鼠是经常用来做实验的,有人可能好奇为什么大家都用小白鼠呢,为什么不用别的鼠也不用大猩猩,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下面一起具体了解下。

为什么用小白鼠做实验 1、小白鼠好养

小白鼠是一种很好养的动物,个头小占地面积很小,不需要太大的空间,养殖成本也比较低,所以可以大规模养殖小白鼠用来做实验。

2、繁殖能力强

小白鼠有着很强大的繁殖能力,它们可以持续不断繁殖生产,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3、攻击性低

小白鼠和其他动物比较起来,攻击力是比较低的。在研究的时候可能需要注射很多不同的药剂,假如动物反抗厉害的话可能影响操作甚至于伤害自己。

4、和人类基因相似

第四点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小白鼠的基因和人类基因达到了极高的相似度,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98,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所以假如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获得的结果,和人类身上的很是相似,用小白鼠做实验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5、社会价值不高

小白鼠不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宠物,同时也不能作为食物被吃掉。所以大量使用小白鼠进行实验的话,也不会影响到社会,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负面影响。虽然说有人同情小白鼠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小白鼠对于人类的意义是比较大的,像研究什么人类衰老之谜也是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来完成的。

小白鼠做完实验会死吗

可能有人好奇,给小白鼠实验之后会如何处理掉它呢。其实实验之后的小白鼠都是会死的。可能在实验当中死亡,即使实验成功了它们也是不能留下来的。

实验当中的用品是不能带出实验室的,虽然说看着有些残忍,但是为了对人类负责所以会将小白鼠统一处理掉。比如说扭断脖子在血管当中注入空气等等。

斯金纳的箱子——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1】

斯金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代言人之一。不知道行为主义?这不重要。你只需记得他毕生的成就就是发明了一个箱子,就像巴普诺夫毕生在玩狗,薛定谔毕生在养猫一样。

他的箱子长这样:

围绕这个稀奇古怪的箱子,他做了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的对象有小白鼠,有鸽子,有猫,甚至传说还有他不到两岁的女儿)。在试验小白鼠的时候,他采用了与巴普诺夫相反的训练方式,巴普诺夫是研究狗的提前反射,即在每次听到铃声后给予食物,多次之后狗就会自动在铃声响起后分泌唾液;斯金纳则是诱使小白鼠踩压踏板,按下踏板后给予食物奖励。

刚开始是每次小白鼠压杆都给予奖励,随后调整奖励频次,两次一奖、四次一奖、几十次一奖,不难发现事后奖励可以以极高的效率训练出小白鼠的特定行为,斯金纳由此得出结论,生物体的行为都可以由奖励性训练习得,这也就是说,可能我们没有太多的自主意识,因为光靠奖励就能塑造人类行为。而且可以想象,以强烈的持续性的训练,动物或人类可以获得本不能自发学会的技能(于是斯金纳的鸽子学会了桌球,猫咪学会了弹琴,小猪甚至练会了吸尘器)。

接着斯金纳改换了思路,他考虑如果奖励频次不再固定,会发生什么呢?没想到这次的发现更大。原本在正常人的逻辑中,如果小白鼠压杆奖励不固定,一会几十次有食物奖励,一会又是几次有食物奖励,小白鼠应该很快会丧失兴趣。然而结果出乎意料,小白鼠不仅兴致盎然,而且还对压杆上瘾了!它们开始疯狂的按压踏板,不论能不能按出食物!

为什么人类会做出蠢事依然执迷不悟?为什么姑娘会痴守爱慕男生的短信,只为对方偶尔心血来潮的问候?为什么人人都轻易地沉迷于网络与手机,反复点亮屏幕,对着好友动态一遍遍的刷新?“间歇性强化”,说的就是人类这种奇特的反射心理。越是不固定时间、次数得到奖赏的事情,越容易为人们所痴迷。

除此之外,“奖赏好过惩罚”也是斯金纳想要告诉我们的。虽然他并没有试验惩罚会怎样地影响行为,但那些小白鼠、小猫的实验结果反复提醒他:以奖励为基础的实验,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塑造出实验对象的特定行为。而相反的方面,我们自己也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当小孩子背不出乘法口诀表或者写不对作业的时候,越是责骂、鞭打,越是难以让他/她把事情做对;当我们上台演讲战战兢兢的时候,如果台下嘘声一片,我们一定是羞愧地无地自容,更加无法进行下去。相反,若是听讲人都能给予掌声和鼓励,我们心情方能得到平复。总结来说就是,正向强化优于负面强化。

为什么要用小白鼠做实验啊?

1、实验动物要考虑的因素大概有:容易饲养,繁殖率高,遗传上有较高的纯和度,代谢类型、生理病理尽量与人类接近等。不用多说,小白鼠在这些方面的优势无一例外都很明显。
2、小白鼠的基因序列和人类的相似,一些医学的科研和临床实验都是由小白鼠来完成的。当中以小白鼠做遗传学实验最好,因为它的全基因组和人类的相似度极高,小白鼠的染色体和人类非常接近(小白鼠是40对,人类是42对),很多人类难以治愈的疾病可以在小白鼠身上找到相似性状,从而加以实验发现治病基因。
此外,小白鼠遗传基因的稳定性,同一窝纯种小白鼠,有着几乎完全一样的遗传特性,这对科学试验是很方便的,排除了个体对象的差别,说简单点就是,同一窝小白鼠都像是克隆出来的一样,用不同的药品试验,都象是在同一个个体上采取的,方便比对,不会因为试验个体的差别而产生其它多余的结果。
3、培育出的小鼠几乎完全没有个体差异(生理上),而在一般的自然种群中,同种动物间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尽管外表相同),主要表现在先天的身体素质上。生理上没有个体差异是否意味着气质上没有差异尚不明了,不过选择纯系实验白鼠主要还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先天的个体差异。简单说,即用白老鼠是因为白老鼠都是纯系的,相当于人类近亲交配生出来的儿子得了白化病,纯系的老鼠作出来得实验平行性好。
4、数量充足,许多实验需要统计学分析,这就要求一定的数量,大白鼠和小白鼠,特别是小白鼠,在人工繁殖条件下,能满足这一要求。其次,老鼠繁殖周期快,质量小,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较强,且容易标记。所以药物或现象在它的身上可以比较快的显示出来。这样就大大缩短了科学家实验的时间成本。
5、成本低。从单只动物的价格上讲,一只纯种小白鼠才十几元,一只大猩猩要几万元;从饲养成本上讲,小白鼠仅食少量饲料,而猴子、猩猩等不仅吃得多,还得给它们“定制宵夜”,比如水果等;另外,饲养小白鼠,一个小笼子,一个房间可以喂养上百只小白鼠。
小白鼠是野生鼷鼠的变种,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种。中国饲养最广泛的是1946年从印度某研究所引入到云南昆明饲养的品种,大多用于医学研究。实验鼠、小白鼠、白老鼠是指被普遍用在生理学、医学、药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中作为实验动物的白色皮毛大鼠或小鼠。大鼠的种类通常是褐鼠(Rattus norvegicus)、小鼠的种类通常是小家鼠(Mus musculus)。很多地方也会繁殖小白鼠喂食爬行类生物之用,由于攻击性较弱,爬行类生物能安心食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