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发展的影响

时间: 2023-11-11 00:24:39

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发展的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指的是对男女性别特征的一种刻板印象,强调了男性与女性在生理、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尽管在某些情况下,性别差异对于个体的生活和工作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大多数时候,性别刻板印象会给男女两性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将从就业、教育、婚姻等多个角度分析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发展的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发展的影响

就业方面,性别歧视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媒体报道显示,女性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普遍低于男性,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些用人单位或许偏见于女性自我评价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例如,一些用人单位可能认为女性缺乏领导才能或是有孩子后要请假较多等等,因此会有意无意地对女性进行歧视。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不仅影响女性的工作机会和职位晋升,也制约了男性发挥照顾家庭角色的能力。

在教育方面,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兴趣方向。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从小学教育阶段开始,老师和父母就会把男孩和女孩分开对待,并将不同性别的孩子塑造成不同的角色。例如,女孩子常常会被强制性地引导去追求与人沟通、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技能,而男孩子则被鼓励去追求逻辑思考、数学等理科技能。这种性别刻板印象造成了孩子们从小就缺乏多元化和立体化的教育,从而限制了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在婚姻方面,性别刻板印象影响了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性别刻板印象将女性定义为“弱者”或“柔弱的家庭主妇”,而将男性定义为“强者”或“赚钱养家的顶梁柱”,这一刻板印象使得男女在婚姻中很难达到平等地位。例如,女性往往需要承受更多的家务和育儿压力,而男性则因为传统上的“男尊女卑”观念,对此不太在意。这种不平等的家庭状态,对女性的事业发展和职场成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性别刻板印象是什么意思

性别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性别的性格特征、外貌、行为、角色的普遍看法或成见。
性别刻板印象能够方便人们判断、预测与对方相关的事情[2],但更多是限制了不同性别人士的发展、职业生涯追求和对生活做出选择的能力;性别刻板印象也是女性和性少数群体健康权、教育权、婚姻和家庭关系、工作、言论自由、行动自由、政治参与和代表权等一系列权利遭侵犯的因素之一。
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穿着、外貌与行为、性格、家庭和职业选择上,造成的影响贯穿人生各阶段。性别刻板印象还会影响人的自我评价[2],影响对性少数群体的评价。
我国的法律与政策中,虽未明确提及性别刻板印象的概念,但有多个条款提到与之相关的性别平等内容。我国部分教育类文件主要从心理健康、性教育方面呈现消除性别刻板印象主题。

性别刻板印象的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是指通过人物传载广告信息,并在人物的性别与产品之间建立某种关联,进而对广告信息的加工产生影响。国外关于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资料比较丰富,研究者普遍认为: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集中表现了对她们外貌、身体和品质的刻板印象,她们常与生活性、消费性或服务性的产品相匹配出现在屏幕上,而科学性、生产性或权威性产品的代言形象多由男性担当;国内学者对报纸新闻、教科书及广告中男女性出现频率的调查分析结果也表明,现代传媒形式下依然裹挟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角色分工,也反映出人们对“男性是社会主体,而女性理应为其陪衬”观点的趋同。
广告既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而“对于人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某些信息及社会线索来说,广告具有优先发言权”。对于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化现象,国外研究者认为,尽管当今有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向工作岗位并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因而对传统文化中“男性主导”及“劳动的性别分工”提出了公开挑战,但这并没有改变媒体仍然是构造、强化社会特征及刻板印象的主要途径。对电视节目的内容分析结果表明,荧屏上很少有妇女担任重要角色,女性常被限制于“家庭主妇”的角色,往往无法做出重要的决定;她们经常从事传统中的“女性职业”,如护士、秘书、老师、仆人、女演员等职业,而且这些形象往往是消极的、依赖性的、顺从的、情绪性的,可她们的“对手方”——男性的形象则是强壮的、支配性的、理性的、独立积极的。也有人发现,荧屏上的男性形象聚焦于工作场所,而女性总是忙着处理关系;男性总是独立、自信且雄心壮志,而女性只有消极的依赖。
Hesselbart通过详细分析三个电视节目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呈现背景探讨了电视中的性别问题。她指出,即使在有意呈现各种角色调换信息(反刻板化信息)的情况下,电视同样在强化着性别刻板印象并夸大两性的差异,因为“它只在概念上做出了调换的操纵,但在具体执行中各种细节都透露着与传统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如:丈夫或男朋友都比妻子或女朋友要高;即便将男性刻画为“家庭主男”,他们也总是“衣着不入时”,做起家务“像蜻蜓点水”;同样,成为公司经理的女性也时常是“为操心丈夫和家庭而在处理事务时心不在焉”。对非言语手势的研究表明,身体语言传达着支配性信息:强者总是主动接触弱者,那些引发新话题和随意干扰他人的人常处于支配地位。而Elesselbart的研究发现,男性的行为均吻合了上述研究中对支配者的描述:男性主动接触女性,即便他是秘书或工作人员而她是上司;男性常引发话题或改变话题,女性即使对此不感兴趣也会表现出容忍。另一则香烟广告的研究表明,不同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是,在60、70年代英国的很多女性杂志广告上,香烟不再是男性的专用品,而成为男女平等的一种象征,然而细节仍然不乏传统的男女角色之别。比如在男性向女性递烟的时候,他们总是两腿坚实而有力的站着,既表现其男性的力量之美也更易于在画面显示其高度超过女性。她们则双腿交叉而坐,或是像小孩一般带着期望的眼神望着她们的异性伙伴,整体的感觉充斥着一种“女士永远都只是男人柔情似水眼光中的欣赏物”的味道。
国内学者也认为,媒体中的性别刻板印象非常明显,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现代传媒形式下依然裹挟着男女性角色的传统分工。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