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胆小的人来说,他们总是感到恐惧并可能无法自然应对新的环境和情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害怕因素,因此这种恐惧源自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和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
胆小的人在害怕什么
1. 社交恐惧症
在社交场合表现良好并不是每个人的强项。对于一些人来说,在陌生人、聚会或社交事件下的繁琐的小谈、陌生人对他们的评价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激发。然而,一些众所周知的社交技巧,如积极倾听对话、尽量放松或者在心中提醒自己“这些人对我的看法并不那么重要”,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此外,尝试在一个安全、容易适应的环境中参加一些小型社交活动,比如说在家里或者朋友家里的聚会,会有助于减少社交恐惧症对一个人的影响。
2. 害怕失败
有些人害怕尝试新事物,可能是因为害怕失败后被别人嘲笑或评价,或者是自己没有足够的才华或技能去做好这件事。然而,这种恐惧也可以被克服。要记住,尝试做一些新的、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会带来任何损失,即使失败了。反而,积极的心态和过程中习得的经验和教训会使你受益无穷,并让你变得更有自信。
3. 害怕未知的事物
许多人都害怕未知的事物,比如新的工作、新的环境、新的社会网络等。这种恐惧源自对未知的不确定性和缺乏的控制力。然而,最好的应对方法是通过准备和了解新事物来战胜害怕。在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前,了解新事物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会使你更有自信和应对力。
4. 害怕承担风险
在做出重要而又不确定的决定时,一些人会感到害怕。他们担心决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而这种不可控制的错误将会让自己付出高昂的代价。然而,这种恐惧不应该阻止你思考决策和承担风险的可能性。您可以减少这种风险,方法就是认真考虑它们,并决定如何最好地处理它们。有时候,冒一点风险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成功和发展背后往往隐藏着某种形式的风险。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1.小时候,我很怕鬼。
天一黑,我就不敢到屋外去了。如果让我出门拿个东西,哪怕就在院子里,我都要在门口酝酿半天,提着气,硬着头皮,推开门的一瞬间,就开始飞奔,还会“啦啦啦”地喊两声给自己壮胆。
跑着去,跑着回。
哪怕那个东西就在推开门的两米处。我也是同样一通操作。
每当我这么做,我妈都用嫌弃的眼光看着我,笑话我:“胆子怎么这么小,以后成不了大器。”
这其实不怪我,谁让我小时候我妈总是吓唬我。她告诉我,天黑了不要乱跑,要马上回家,外面有“鬼”。
你看,父母有时候就是这么“双标”。他们把吓唬孩子的那部分,和孩子被吓唬后形成的结果,完全分裂开看。为了让孩子“不乱跑”,吓唬孩子有鬼;孩子信以为真,结果别说乱跑,连出门都困难了,他们又笑话孩子胆小。
2.
小孩子怕“鬼”,其实可以理解。
皮亚杰的“儿童泛灵论”认为,在“前运算阶段”,也就是2-7岁,儿童无法区分什么物体是有生命的,什么物体是没有生命的,而是会把自己的意识和意向推向所有的物体,认为,所有物体都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有情感的。而且,在这个时期,儿童处于对外界事物逐渐积累认知的阶段,父母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重要的通道之一,在孩子对未知既恐惧又好奇的时候,父母的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候,父母如果吓唬孩子外面有“鬼”,孩子会深信不疑。
怕“鬼”,是一种人对未知事物本能的恐惧。如果把人类的历史拟人化为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史,人类在原始时期,当对世界的认知还没有这么发达时,出于防御的机制,我们倾向于产生恐惧的情感。恐惧,可以让我们规避危险,保护我们的安全,让物种得以繁衍和壮大。于是,对于未知的神秘力量,人产生了本能的两种解释:一种是神,那是好的力量,要崇拜起来;一种是鬼,那是坏的力量。这沉淀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之中。
小孩子在受到人类集体潜意识以及个体发展中周边环境的影响,怕“鬼”,就不难理解。
曾经有读者在后台提问:家里小孩子很怕“鬼”,怎么办?
上面的解释,可能能缓解这位读者的一部分焦虑。小孩子怕鬼,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作为父母,我们不用过于担心,明确告诉孩子,我会陪伴着你,这很重要。
除此之外,做为家长,我们在担心孩子并问出“怎么办”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先觉察一下自己:为何这么焦虑?
3.
儿时怕鬼不难理解,可是,长大后,很多成年人还是怕“鬼”。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怕“鬼”,但是又似乎有点羞于承认。比如,我的一位朋友,晚上一定要开灯睡觉。这个习惯从他毕业后单独生活,就一直存在,就是因为害怕。
有一次,我问他:“你怕什么?”刚问完,他一个一米八的大男人,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半开玩笑地说:“跟你说你别笑话我,其实挺幼稚的,我怕‘鬼’。”说完,还不忘再补充两句:“我是无神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鬼’,可是,我就是害怕。”一边说着一边双手一摊,以示“对于这种情感上的恐惧,是自己理性不能触及的地方”,自己无能为力。
因为怕“鬼”,他在刚毕业的时候,甚至一定要和别人合租,而不能自己一个人住。
还有一个朋友,跟我描述过一个意象:每当她老公出差,她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当她晚上睡觉,在闭眼之后,她的眼前就会出现一个“鬼”。这个“鬼”从黑暗的远处,由远而近,最后无比狰狞地贴近她眼前,极其恐怖。
4.
怕“鬼”,到底是在怕什么呢?我们不妨一起来感受一下。
开灯睡觉的习惯,我自己以前也有。
想来也是,小时候被父母吓唬得在黑夜中只能狂奔的我,长大后似乎想不怕“鬼”也难。
感受一下我自己要开着灯睡觉的原因,这个心理活动似乎是这样的:我要把周围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逃脱我的“法眼”。似乎,只要我提高警惕,盯住了周围的一切,那么,我就控制住了外在的环境。外在环境尽在我的掌控中,“鬼”就不会出来害我。
所以,我们怕“鬼”,似乎是因为我们对一个事实坚定不移地相信:外面一定有一个“鬼”,总是伺机要谋害我。
也就是说,外面的世界,是坏的。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小的时候,我是跟随父母在家乡以外的城市长大的,父母一直认为,我们一家人受到严重的、无处不在的地域歧视。地域歧视的情况,在当年确实存在。然而,因为我的父母本身的性格和心理状态,他们严重地放大了这种影响。
他们给我灌输的理念是:我们作为“外地人”,是受到所有人歧视的。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们家;所有的人,都很坏。跟周围人打交道,一定要小心,要不然就会被欺负。而且,在我的记忆中,父母的性格似乎也很软,回家总是说一些“因为自己的善良,对方的无情”,结果被欺负的事情。
所以,在我成长过程中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很胆小,我的生命一点都不舒展,皱皱巴巴的,顾虑重重。我害怕很多东西。尤其典型的,就是怕“鬼”。怕鬼,除了因为父母的吓唬,似乎也成了这样的一种隐喻。
5.
怕鬼,还可能是:内在的黑洞,投射到了外在鬼的身上。
外面的鬼,里面的自己。
当外面的世界是坏的,我们就会收回对外面世界的信任,只能依赖自己。在我们收回对外面世界的信任的时候,我们一并收回的,还有对这个世界的恐惧。当我们把这种敌意、防备和恐惧安放到自己身上,我们的心理,就会出现很多的黑洞。而这种黑洞又会投射到外界,从而来印证:外面的世界就是坏的。
比如,鬼可能是自身“攻击性”的投射。
既然外面的世界是坏的,随时可能伤害自己。我们很可能就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对这个恶意满满的世界有很多的攻击性,但是,又不敢表达,因为,如果自己一旦表达出攻击性,这个“坏”的世界一定会回击我们,我们就会遭到“报复”。
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像“衔尾蛇”一样的死循环:因为世界坏,我们产生了攻击性,但是一旦攻击出去,我们又会被报复,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不得不“咽下”我们的攻击性。但是,“攻击性”做为人的根本动力之一,岂是说咽就能咽下的?攻击性在我们的身体中蠢蠢欲动,而且,总会在某些时候冒出来,连我们自己都吓一跳。
我的一位来访者,有强迫倾向。她怕“鬼”。而她所怕的“鬼”,就是她自己的攻击性。
来访者家里条件不好,一直都被父母忽视。因为这样的经历,她一直对家人有“攻击性”,所以,她脾气曾经非常暴躁。但是,在她初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在她和父亲大吵一架之后,她强行挂了父亲电话,就在当天,父亲因为发生意外去世了。虽然理性上她认为很荒谬,但是,这给她一种坚定不移的错觉:似乎是她的攻击性“杀死”了父亲。从此以后,她性格大变,跟家人看起来相处变得非常融洽,但是同时变得很胆小,开始“怕鬼”。
这是因为,她开始压抑自己的攻击性,她认为,她的攻击性就像魔鬼一样。为了压抑自己的攻击性,她开始有一些强迫性行为,强迫性行为是为了来抵消她的焦虑思维。她的焦虑思维是什么呢?每当自己似乎要发脾气的时候,她就觉得四周顿时变得非常可怕,似乎有一个无恶不作的“鬼”出现,会伤害她的家人。而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举动来抵消自己冒出来的这种像魔鬼一样的“攻击性”:比如水龙头一定要关几次,洗澡一定要洗多少下,走路一定要走到路砖的缝隙上等等。
6.
怎么破?
我们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去做:
第一,收获一个好的外界。
我们当然不能被父母重养一遍,我们可以做的是:看到好的关系、关系中的爱以及关系中的人。这种方法,其实是“自己把自己重养一遍”。
比如,我在小时候,常年被父母灌输的“外面都很坏”的感觉,曾经对我影响深远。在读书的时候,我曾经很孤立,不合群,似乎总是非常警惕,总觉得自己稍不留意,就会被人欺负。这种情况之所以会慢慢好转,那是因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真的伤害到我,从朋友,到老师,再到两性亲密关系,以及工作中的老板,其中重要的一些人,他们都对我表达了足够的抱持、支持、理解和善意。这些爱,滋养了我,也改变了我,这对我后来的转变,有直接的作用。
第二,接纳自己的黑洞。
心里压抑的恐惧、攻击、愤怒等等情绪,我们常常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表达,从而被我们压抑。因此,一旦它出现,我们自己也吓一大跳。而这些东西的出现,不过是要求被看到,被承认,被接纳。你知道,没有任何一种东西的出现,是为了“杀死”你。他们的出现,不过都是一种提醒。
外面的世界有好有坏,别人有好有坏,我们自己也有好有坏。那个鬼,也许一直都会在。如果在,就欢迎它,那个被所有人唾弃、阴暗的、不被接纳和理解的鬼。
第三,寻求帮助。
有些孩子是因为幼时不小心受恐怖电影、黑暗场所、鬼屋等恐怖场景或者恐怖的梦境影响,受到惊吓,在潜意识中留下恐惧的记忆。因为这样的情况造成的怕鬼或怕黑现象可以通过催眠或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予以解决。
(一)时间过的越久,我越对冷漠的人产生恐惧,不是那些消息不回,而是心里的敬而远之,他从上俯视你,你便永远找不到一个点来平视他。
(二)这一集的排球少年是最让我泪目的一集了,都看哭了场上的所有人拼着自己最后的体力,一分一分地争夺、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即使失败过依旧顽强地再度向前。看到最后,就连自己心里都开始产生了像是身处赛场的紧张感和焦灼。
(三)随着年龄增长我对噩梦的定义产生了变化,它的范围不再是单单引起我心里恐惧的事物,还有我醒来后让我觉得恶心的。可是却逃不开梦里自己的选择
(四)人就是这样奇怪的生物!比如,你在飞机上因为气流的颠簸吐了,以后就会担心坐飞机会有呕出来的那个感觉;再比如你爱过错的人很痛,以致于不敢再爱;你之前去洗过包包,可拿回来之后再也没背过,当你要再次去清洗另一只包包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恐惧感
(五)但是每到中途老妈总是给我敲警钟说实话关于谈对象,结婚这个问题已经在我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感不想听也听不进去不想争吵但是心里好烦我该怎么办谁来解救我好压抑想哭心里好难受难道就不能按照我的想法来嘛!真的好累!好累!累到窒息!某个人不是真的不想结婚,而是因为生长的环境,小时候的经历,包括对事物的感悟,自己的见闻,对男生的不信任等等,很多因素,导致她害怕,心里对其产生了恐惧。如果结婚,后面可能会发生很多不好的事情。小时候拥有这种不愉快的经历的人长大会变成两种,一种是害怕逃避,一种是更加珍惜,她可能两种都有,但更偏向第一种。如果慢慢融化,让她有了安全感,那么可能她的想法就会有所改变了。如果不同意,当作我的胡言乱语吧。
(六)手机被偷,好像又一次失恋一样,心里很疼痛,让我这一路走来的苹果人,心里不禁产生了极度的恐惧。像对待感情一样渴望但又不能接受,心底里的抵触让人一度的心塞。心塞。这也不能去想了。
(七)假期还没结束,就定好了明天出差的机票,心里对这种状态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厌恶。楷楷那莫名其妙的恐惧症再次发作,说是明天才回来。实在让人悲愤又不可发泄,也不愿抑郁。想逃跑,又没有方向。
(八)爸和妈的区别就是在宝宝病的时候爸爸考虑的是睡觉打呼会挨妈妈的踢而心里上产生恐惧感,而妈妈会因为宝宝生病时刻保持着对疾病的恐惧感。
(九)被强迫去了这么多年教堂依旧还是困的不行,从来没有听进去任何道理。换句话来说我就是格格不入。无法认同,不能解决的事情靠哭泣,祈求来度过。然后感谢神灵。但我不反对心里有一个寄托,一个精神信仰。毕竟它产生的效果让我在恐惧的时刻保护我安然度过了多年。所以我从不排斥任何别人认定的神灵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