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反射是一种经典学习方式,可以使动物和人类在某些刺激相继出现的情况下,建立一种新的刺激响应关系。它包括一种外部刺激(刺激物)和内部反应(反应)之间的联系,并以刺激连续的顺序为基础。然而,条件反射的神经生理机制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探讨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
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
传统心理学与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条件反射的后部结构是大脑皮层、海马体和杏仁核。在实验中,学习过程包括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相继呈现。在学习过程中,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同时出现,经过多次的重复,它们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因此,条件反射的形成涉及到大脑皮层和海马体的神经连接重构、突触强化和神经元存活的改变等过程。
在神经元水平上,研究表明,条件反射的形成不仅涉及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强化,还涉及到新的突触形成和旧的突触消失。具体而言,当刺激和反应同时出现时,神经元可能会释放出神经递质,当递质接触到钙离子时,钙离子将激活蛋白激酶C和蛋白激酶A,从而促进与特定刺激相关的突触的强化和突触重构。此外,在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同时出现时,可能会激活杏仁体的神经元,从而引起底下神经网络的改变和心理行为的变化。
除了大脑皮质、海马体和杏仁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也参与了条件反射的形成。HPA轴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应激、情感和环境调整密切相关。实验表明,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下,它们的HPA轴会被激活,从而引起肾上腺素的分泌,这种激素可以强化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加速条件反射的形成。
综合以上内容,条件反射的形成涉及到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强化、突触重构和神经元的依赖性变化。此外,条件反射的形成还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认知心理学和临床神经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为理解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提供了基础。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1927年他在〈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著作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条件反射活动的规律。反射活动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包括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又称无条件反射)两类,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后天形成的,需要特定的条件;后者是先天固有的,是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巴甫洛夫发现,某些无关动因或中性刺激(如铃声、灯光)与非条件刺激(如食物)在出现的时间上相结合(专业术语称为强化),经过若干次训练以后,单独的中性刺激(即条件刺激)也能引起与非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例如,狗见到食物开始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如果每次给食物时总是与铃声或灯光相结合,经过若干次以后,单独出现铃声或灯光也会引起狗分泌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的表现。由于饲养员定时给狗喂食;所以饲养员特有的脚步声就使狗开始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大脑活动方式,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对环境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记忆是条件反射的巩固。实际上条件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联合型学习记忆模式。巴甫洛夫不仅研究了动物的条件反射,而且还探讨了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提出了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首次说明语词对人类的条件刺激作用。语词是客观世界中具体信号(铃声、灯光等,称为第一信号)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人类有语言文字,所以只有人类才有第一、第二两种信号系统,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常常是两个信号系统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基础。例如;“谈虎色变”就是语言(第二信号)作为条件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关于条件反射形成的脑内神经机制,巴甫洛夫提出了暂时联系学说,并认为暂时联系的神经接通部在大脑皮层内。也就是说,由于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二者在大脑皮层内产生的两个兴奋灶之间建立了暂时的机能联系——神经接通。
原则上说,任何一种能被身体感受的动因都可以作为条件刺激信号,在各种非条件反射(食物性反射、防御性反射、性反射以及内脏活动的反射——呕吐反射、排尿反射等等)的基础上都可以通过训练建立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就是学习记忆的过程。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和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训练而建立条件反射来改变身体的反应,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或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或消除不良的嗜好等。例如,有人建议采用催吐剂来戒酒,即饮酒与催吐剂相结合,当形成条件反射以后,饮酒就会引起呕吐,于是就厌恶饮酒。
兴奋就是神经细胞之前电位是外正内负,兴奋之后就会变成外负内正。
抑制就是与兴奋相反的生理现象。其生理机制是减少了兴奋性突触的递质释放,使得神经冲动传至该突触时不容易或不能引起其突触后的神经元兴奋,从而呈现出抑制性效应。
兴奋和抑制取决于 大脑本身的机制以及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刺激。
最简单的例子,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试验中,他让首先让助手再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就先亮灯,经过反复的几次之后,即使不给食物,狗只要见到灯亮,它就会流口水。
从这个实验中,你就能很明显的看得出条件反射是建立在心里和生理基础上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条件反射的发生是有神经生理基础的,也就是说大脑的神经参与在其中,这是肯定的,因为一切心理过程的产生都肯定有神经基础对不对?如果把你脑袋取下来,你还能不能想东西呢?这是最通俗的说法了!⊙﹏⊙)
反之你记住,一切心理现象的产生,都有生理基础,也就是大脑神经的参与。
那么,现在说条件反射为什么是心理现象呢?你想想啊,上面的试验中,假如给狗食物的时候,给它10次食物,却惟独只有一次是先亮灯,唯独只有一次亮灯,你想想,这种情况下会不会产生条件反射呢? 肯定不会了。 因为如果灯只出现一次,那么灯这个中性刺激根本就来不及与食物这个无条件刺激建立联接。必须经过多次才能让狗学会这个条件反射!)
你注意了,上面这句话中的“学习”两个字,既然是学习那么代表有“意识”参与其中,也就是说狗在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也是会思考的。这就是心理现象,意识和思维这无疑肯定是心理现象。
所以说,条件反射是心理现象又是生理现象。 (因为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模仿而建立的,学习和模仿都是心理活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