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们承担着养育孩子和家庭关系的大部分责任。然而,有些人不幸在年轻时失去了母亲,这种经历对其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对待感情方面。
母亲早亡的男生对待感情
首先,母亲早逝对男孩的心理影响很深。失去母亲会让男孩感觉孤独和无助,因为母亲是一个男孩生命中最亲密的人。这种感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轻,但是母亲早逝所带来的伤痛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此,一些男孩会变得比较内向、不善社交和对感情缺乏信心。
其次,母亲早逝也会对男孩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人喜欢。这种情况下,男孩可能会更容易产生依赖性,寻求他人的认可和支持,这也会影响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
此外,母亲早逝经常使男孩对感情具有深刻的渴望,因为他们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母爱的滋养。由于家庭关系的缺失,他们通常会在情感上非常投入,这也会导致他们对于感情的选择过于追求完美,产生过于理想化和幻想化的爱情观。
最后,母亲早逝男孩的感情世界可能更加敏感,因为他们可能会将他们的感情关注点放在那些可以给他们足够安全感的人身上,而这种安全感主要是来自在年轻时依恋到的人。如果他们在心智成熟后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可能会对感情的看法进行调整,但这需要很长时间和沉淀。
综上所述,失去母亲对男孩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方面。这包括了社交、自我认知和对于爱情的追求。因此,我们应该考虑这些男孩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在他们面临感情问题的时候,要有耐心,理解,关注和支持。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人的每一个行为、每一次抉择,都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这个男生会怎么做,我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因为我们都不知道他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有着怎样的经历,怎样的观念,所以只能从几个方面去分析他可能的选择。
这个男生因为母亲的反对而放弃一段感情,看得出是一个孝子,但是为人有些软弱,能力上有些欠缺。
一般软弱的人都有些优柔寡断,有些游移不定,所以对于自己放弃过的感情还是特别的留恋与怀念的,如果他此时没有再次恋爱,或者和现任女友感情平平,属于经人撮合之后无奈而选择在一起的情侣,那么现实有多痛苦,感情有多糟糕,对前女友的思念就有多深刻,眷恋就有多浓重。
母亲去世后他会陷入抓心挠肝的纠结之中,心里仿佛有一万只鸭子在吵闹不休,他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不断地去挑仙女的毛病,说服自己现在的人与自己根本不合适,说服自己放弃现在的感情。有担当的人会主动像现女友表明自己的态度,争取大家好聚好散,没担当的人会整天挑刺找茬,就为了对方受不了之后会主动提出分手。
下一步自然会就是去找前女友求复合了!方正两个人最的阻力已经没了,他可能在心里会对自己的母亲有些愧疚之情,但是我说过,软弱的人会很优柔寡断,游移不定,那么同样的,他也很会给自己找借口,于是他对自己说,母亲也是希望他幸福的,他发现只有和前女友在一起,他才会幸福,所以母亲会理解他,会高兴他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如果他和现任女友的感情也还好,那他可能会在两个女生之间犹疑不决,最后很可能两个人他都爱,都不想放弃,然后发展出一段狗血的爱情伦理剧。
如果他更喜欢现在的女朋友,那么请问谁是前女友,他早晚逛了好吗!
如果这个男生虽然性格上有些软弱,但是他有自己的原则,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认识到自己曾经的放弃其实就是一种对爱情的背叛,如果现在没有女朋友,他心怀愧疚,可能会尝试一下挽回前女友,但一旦对方坚决拒绝,他会很识相的放弃纠缠。
自尊心更强的人甚至都不会去挽回,因为他觉得那样的他就是个反复小人,自己不对在先,早已经没有颜面出现在前女友的面前了。
如果他已经有的新的女朋友,而前女友也有了新的男朋友的话,他更不会去找那个自己放弃过的女孩了,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心中有愧疚,而且人家已经走出了曾经的感情,已经没必要在回头了。一方面是因为现在自己的身边已经有了别的人,如果抛弃这个女孩,那自己岂不是又做了一次负心汉,而且母亲已经走了,他更不可能违背母亲的遗愿!
我看过一则新闻,一个老人年轻的时候有过一个女朋友,女朋友怀孕了,老人的母亲却反对两个人在一起,女朋友在医院把孩子生下来之后,老人的母亲说孩子夭折了,实际上是把孩子送人了,因为母亲的反对,两个人最终没有在一起,而且都没有在找对象,终身未曾嫁娶。蹉跎了一生,才从当年一个护士的女儿嘴里知道那个孩子没死的消息,可惜这个消息终究是晚了一步,因为当年的女孩已经离开了这个悲凉的人世。老人想要找到孩子,就为了说一句:“当年不是爸妈不要你”
我倒觉得,如果当初因为母亲的反对你抛弃过一个人,那么不管以后发生什么,请不要再去找她,再去打扰她平静的生活,因为你已经懦弱的伤害了她一次,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将来会不会因为别的人或事,她又成了你最先放弃的坚持!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如果我是女孩的话,也希望你永远不要出现在我的眼前!
本文发表在2018年8月9日《丹东日报·丹东教育》第268期和2018年8月16日《丹东日报·丹东教育》第269期
Zsy,男,吉林人,23岁,大学三年在读,因为母亲突然去世,情绪崩溃,2013年3月10日经过朋友介绍,前来迟雅心理咨询公司求助。。
一、求助者一般情况
据求助者的朋友介绍,该男生的母亲春节过后,在正月里突然去世了,求助者感到生活失去了希望,每天失眠,食欲减退,郁郁寡欢,情绪处于崩溃的边缘。治疗师观察求助者,外观看起来无精打采,萎靡不振,身材矮小瘦弱,脸色苍白,眼神无助。
求助者自我介绍:在他8岁那年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生活,父亲没有工作,靠出租房屋收取房租为生,游手好闲,好赌博,收入都拿去赌博了,平时父亲就是给点零钱,饿了孩子自己买点吃的,困了就睡觉,都是求助者自己照料自己,父亲对他是不闻不问的。母亲负责给他交学费,供养他上学,但是不来看他。求助者努力考上了大学,来到丹东读书,这时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母亲供养了。读到大三了,快要毕业了,春节期间母亲因为煤气中毒死亡,求助者自己觉得万念俱灰,生活没有希望了,每天都在痛苦中度过,对未来没有一点期待。朋友很担心他的状态,鼓励他来到迟雅心理咨询公司求助。
迟雅了解到求助者的情况,父亲不负责任,母亲去世,他作为学生又没有经济来源,非常同情,为了让求助者得到更好的救助,安心治疗,决定免去他的全部治疗费用。
二、心理评估与诊断
求助者情绪非常低落,眼神无助,属于重大打击之后的应激反应。
自知力良好,主动求治。
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三、心理分析与治疗假设
求助者幼年时父母离异,特殊情况下的生长环境可以说是十分恶劣的,母亲虽然关心但是距离远,父亲是监护人又不负责任,其他亲属对他关心也不够充分,在缺少关爱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痛苦都要自己化解,对于现实他是存在怨恨的。很努力地考上大学,希望大学毕业后,有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可是供养他读书的母亲又去世了,人生的支柱失去,未来不可预期,这个打击可说是灭顶之灾。
治疗师认为:
1、求助者的成长经历影响到他的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导致他面对突发状况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缺乏应有的调试能力;
2、求助者自知良好,但主观认知和客观实际存在偏差;
3、目前求助者情绪崩溃,情况看似严重,但属于重大事件后的适应障碍反应,从爆发到求治时间很短,较好调治。
基于以上分析,治疗师认为求助者的问题核心是缺乏安全感,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需要转移他的注意力,结合实际逐渐培养他的自信,开发他的生活能力,引导他面对现实,在实践中生出对生活的热爱,上述问题即可解决。
四、治疗目标
短期目标:缓解并稳定情绪,保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长期目标:养成自主独立生活的能力,改变认知,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适应环境。
五、心理治疗方法与技术
根据求助者的实际情况,适用沙盘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其中以沙盘疗法为主要手段。沙盘治疗师安排他进行一组沙盘(12次)治疗,每周一次,三个月完成。
六、心理调适过程
1、第一次沙盘:《末日》
画面:沙盘中摆满了毒虫和怪兽,阴森恐怖,一个男孩站在孤岛上,非常惊恐地看着周围,好像他随时都会被毒虫怪兽给吞噬一样。他自己同治疗师倾诉,在沙盘游戏进行中他的感觉就是恐怖的,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很希望母亲来带他一起离开。
分析:这个画面表达了求助者内心极度的恐惧、敏感和敌对。已经处在情绪崩溃边缘,自杀倾向明显。
交流:沙盘治疗师就沙盘中反应的问题与求助者进行交流,他说自己不仅缺乏来自于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就连其他的亲属也很少关心他,导致现在亲属之间的关系很冷淡,他见到姑姑和叔父等亲戚都不开口打招呼。治疗师问,是什么原因亲戚之间搞成这样,他说,怨恨自己的姑姑、叔父,甚至也对爷爷不满。因为在他家里困难的时候,爷爷有钱也不给他父亲,他的父亲去找姑姑和叔父借钱,他们也不借。怨恨他们在自己家困难时不给与帮助。治疗师继续询问,是一开始就不借钱给你父亲,还是你的父亲多次借钱之后,他们再也不借了。求助者说一开始父亲去借钱,姑姑和叔父包括爷爷,都是给父亲钱的,但是每次父亲有了钱,都拿去赌博了,连他的学费都还要靠母亲支付,几次下来,亲戚们就再也不借钱给父亲了。治疗师指出,这件事情过错在于他的父亲,不在于亲属和爷爷。父亲不正干,借钱又不用在正经地方,继续借钱给他父亲,等于是害他父亲越来越坏。然后,指出,求助者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存在偏差,自己的困难要靠自己解决,不能把解决问题的责任推给别人,这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我们有困难时,肯伸手帮助的人,是他们有善心,这是对我们的情义;不伸手帮助的人也不该受到抱怨,这是他们的本分,他们本就没有义务一定要来帮助我们。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他们对儿女负有养育的责任,但也是有期限的,到儿女18周岁时,这个义务可以终止了。求助者今年23岁,是时候自己承担责任了。
通过第一次沙盘治疗,帮助求助者划清与他人之间的心理界线,推动他向人格独立的方向发展,让他认识到,离开父母一样生活,实现心灵的成长。
求助者非常积极地配合沙盘治疗师的计划,加上自我认知良好,心灵成长和认知、行为的改变都很顺利,所以,在第五次沙盘治疗结束后,治疗师给他安排了一个家庭作业:五一将会放假,治疗师借给他50元钱,让他假期回到吉林老家,给爷爷、姑姑和叔父每家都带点礼物,不用什么贵重的商品,丹东的特产就可以。假期结束之后,回来向治疗师汇报礼物送出之后的体会。他很为难,说自己每次在爷爷家见到姑姑和叔父都不打招呼,更别提去他们家里了,要求他去送礼物感觉拉不下这张脸。但治疗师坚持这是必须完成的作业,他只好照办。
2、第六次沙盘:《希望》
五一假期结束,求助者回到丹东,进行第六次沙盘治疗。这时的沙盘中有山,有绿色植被,整个画面和谐舒适,充满生机。
他非常激动地向治疗师汇报这次回老家的情况,先是到了爷爷家里,给爷爷送去丹东的草莓,爷爷高兴的不得了,在爷爷家同时看到了叔父,叔父接到礼物也是开心万分,在爷爷家一起吃饭,很是亲近。由于没见到姑姑,所以是去姑姑家单独见面的,见了面他很自然地就说自己以前不懂事,做事有偏差,这些年来都不搭理姑姑,是自己错了。姑姑抱着他大哭,连连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姑姑一点都不怨他,一直等的就是这一天,很欣慰终于等到了。和姑姑分手时,姑姑给他2000元钱,告诉他 不用担心学业,姑姑会一直供他读完大学。 ?????求助者一边讲一边哭,自己说通过这件事情认识到,以前真是自己错了,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偏差太大,做法偏激,导致伤害亲人。并且他说,跟姑姑道歉不像自己事前想的那么难堪,反倒是在说了心里话之后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快。治疗师告诉求助者,这种感受就是按照正确认知进行行动所带来的心理正能量,只要继续调整认知,自己的正能量会越来越强,会对所有的困难无所畏惧。他表示今后要调整心态,常怀感恩心理,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勇敢面对生活。
在以后的沙盘治疗过程中,求助者努力实现自我突破,情绪稳定,与亲属关系越来越好,认知有了很大改变,适应独立自主的生活,大学毕业后,到上海一家口腔科医院做了医生。
2017年春节,他特意来到丹东看望治疗师,汇报现在的生活,与一位上海女孩,也是他在医院的同事组建了家庭,幸福生活着。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