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1970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蒂卡恩和米尔格林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来理解和解释事情,从而影响着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下面从语言交流、人际关系和教育三个角度来分析来访者中心理论。
来访者中心理论
首先从语言交流的角度来分析,来访者中心理论指出在交流过程中,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文化及个人经验来解释他人的行为和意图,而不是直接理解他人的意图和行为。比如,在不同的地区,同样的词汇在语义和语用方面都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当两个人分别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时,如果在交流时没有考虑到这种差异,就很容易造成误解和困惑。
其次,从人际关系角度来看,来访者中心理论指出许多人之所以会感到孤单和被排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理解信任和关爱的关键因素。来访者中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对他人的行为和意图缺乏了解或者无法理解时,就容易采用心理保护机制,把责任全部归咎于对方,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通过建立信任和理解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从教育角度来看,来访者中心理论指出教育者应该积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当前的知识和体验,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情感,将每个学生都套入同样的学习框架,这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且这些学习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来访者中心理论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从语言交流、人际关系和教育三个角度,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和体会到这个理论的深刻内涵和实用价值。因此,要实现良好的交流效果、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积极推动教育改革,我们就要积极借鉴来访者中心理论,注重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人本疗法的技术手段是真诚、温暖、热情 。如果治疗师能够在会谈中达成三个条件,来访者就能够开始产生治疗效果,这三个条件是:
1、真诚透明:能够让来访者体会到,治疗师是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感受,治疗师不会虚假隐瞒自己的真实看法,治疗师是真实的在这里的,是可信的。这样建立起来的真实关系,以及对真实的信任,会给来访者带来安全感,减少心理防御的需要,来访者也会觉得自己不害怕暴露自己真实的一面。
2、共情理解:治疗师是在努力去共情来访者,并且能够理解到来访者。这里重要的是,不在于治疗师觉得自己是否理解了对方,而是来访者是否觉得被理解到了,或者来访者是否觉得治疗师在努力地尝试着理解自己,这一点很重要。治疗师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的确是来访者心里的感觉,就是共情理解。
3、无条件积极关注:无条件是指不带条件要求的、没有价值评判的;积极关注是指把对方当成一个人,而不是症状,关注于这个人本身的全部存在。这里是容易带来误解的一个条件,因为这个表达方式很容易被看成 无条件满足来访者的要求。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治疗师容易被认为本来就应该温暖、热情,符合来访者的这些期待,但是实际上不一定是这样的。人本疗法的初学者,可能是带着比较明显的热情和温暖感,那可能是他们自己的业务还不够熟练,对治疗还不是很有把握,会刻意在对待来访者的时候表现出热情、温暖的态度和情绪。
来访者中心疗法通过这三个条件,要创造出来的心理治疗氛围,目标是让来访者有安全感,足够的安全感促进了来访者愿意开始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自由探索,自由的表达自己内心原来不清晰或者压抑的情绪、感受、想法。
对于需要做心理治疗的人来说,安全感通常都是不太容易建立起来的,所以基本上不太可能靠会谈中的热情态度就能够实现。安全感是在一次次的会谈中,来访者一次次的确认到:治疗师是始终关注着他的,治疗师是永远不会评判他的,治疗师是能够理解到他的。然后,真正的信任感才会产生,安全感才会建立起来。
所以说,有足够的安全感,并不意味着治疗师在态度上一定要表现得热情、温暖,或者是一脸真诚。有时候,表现出这个样子,反而会让来访者觉得紧张不安,觉得关系比较虚假,不真实,很难放松下来。同时,如果来访者觉得治疗师不够热情、温暖,可以直接把这一点表达出来。
如果你觉得治疗师做得不够好,又不敢或者不好意思提,那证明你和治疗师之间的安全和信任感还不够。
以人为中心疗法,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中心(好像废话一样),它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被称作,除精神分析、行为学派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扩展资料 罗杰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疗法。罗杰斯认为,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这些特性与生俱来,而某些“恶”的特性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咨询师相信,个体本身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只要创造了有利于来访者个人成长的环境气氛、建立有治疗功能的良好关系,来访者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自我成长、自我提升。
疗程:根据具体情况,咨询师与来访者商定。
咨询过程:谈话治疗,或是团体治疗。
在以人为中心疗法中,来访者普遍会有很好的.体验。来访者会感到咨询师时刻关注着自己的情感和心理,能够理解自己,并接纳自己。在此包容和接纳关系的影响下,来访者也会渐渐放松心态,学会接纳自己、探寻自己,最终获得心灵上自由的状态。
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将会处于中心位置,咨询师会提出话题或是问题,但重要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来访者的针对话题的表述和自我探索。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极少或几乎不提出“权威性”的指导。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通常是帮助个体:加深自我理解,在整合现实的方向上,达到自我重组、发展更自在和更成熟的行为方式。
【内容提要】从来访者中心疗法“价值中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来源来看,“价值中立”与来访者中心疗法理论的人性观、人格理论和治疗条件密切相关。它既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核心思想,也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操作技巧,贯穿于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始终。通过理解“价值中立”的来源和深刻含义,把握其精神实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和操作技巧提供条件。
【关键词】来访者中心疗法/价值中立/咨询者/来访者
visitor-oriented therapy/value free/advice-seeker/visitor【正 文】近年来,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在我国的心理咨询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得到了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认同,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背景是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强调个人存在的意义高于一切,主张个人奋斗、个人表现、个人完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主张人际合作有相悖之处,尤其是来访者中心疗法坚持的对来访者“不判断、不指导、不主动”的原则(我们把它理解为“价值中立”),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与我国强调价值引导发生了冲突,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对此提出了质疑,甚至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为了更好地吸纳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精华,使之本土化,本文就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来源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价值中立”在个人中心疗法中所起的作用,更客观地看待价值中立的原则。
一、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价值中立”实践概略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由罗杰斯于20世纪4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与咨询方法,他的主要观点是任何人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的潜力。如果个体的某些经验与其自我结构出现不和谐,即个体对自己经验的知觉出现歪曲或否认,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者阻碍,那么,就会表现出心理病态或适应困难。他认为只要给来访者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给来访者无条件积极关注,他们自己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导向的行为,并最终成为完善功能的人。他强调来访者与咨询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因此,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建被人们认为是一次心理疗法的革命――从技术性的治疗转到注重人际关系。
在咨询实践中,他强调对来访者的非指导性,要求咨询者对来访者提出的疑问,坚持中立,不给予直接回答,也不给予任何规劝,而是让来访者自主决策。他主张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来访者身上,而咨询者处于被动境地,只作为跟随者。用罗杰斯自己的话说:“我是跟着他的思路而不是我的思路走。我仅仅在听,而不是诱导他去接受我的先入之见。”[1](p121)这就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主旨所在。在他后来的研究中又完成了心理疗法从技术到人际关系的转变。在“来访者中心疗法”中,罗杰斯不再将前来咨询的人看做患者,即拥有病态心理的人,而是将其视为与我们没有什么区别的活生生的个体。因此,咨询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就是纯正的人与人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交流,从而让来访者在与人的相处中寻求到心理的最佳状态,体会生命的意义。这种疗法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人际关系哲学。正如罗杰斯自己所言:“我开创的不是一种新的方法论,而是关于生活和人与人关系的一套独特的哲学观。”[1](p123)。他认为人都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访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咨询者应该与来访者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可以使来访者处于主动地位,学会独立决策;在操作技巧上,来访者中心疗法反对操纵或支配来访者,主张在谈话中采取不指责、不评价、不干涉的方式,鼓励来访者言尽其意,直抒己见,以创造一种充满真诚、温暖和信任的气氛,使来访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因此,罗杰斯所倡导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本质上是一种非指导性心理咨询模式。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价值中立”的思想基础
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人性观、人格理论和治疗条件。而价值中立的原则与这三部分密切相关。
(一)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观”与“价值中立”
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在咨询过程中不判断、不指示、不主动,来源于罗杰斯的“人性观”。在“人性观”上,罗杰斯认为人的天性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向善的。它假设一个重要动机,被称之为“实现趋向”(actualizing tendency)。罗杰斯认为,人类,也包括一切其他有生命的有机体,都具有求生、发展和增强自身的天赋需要。实现趋向是存在于每个人生命中的驱动力量,它使个体变得更具差异性、更独特、更有社会责任。他强调指出:“我不赞同那种认为人是非理性的动物,对他的各种动力,如果不控制,就会导致自身和他人毁灭的普遍流行的观点。人的行为是一种理性很强的、敏锐的、有条不紊,而又具有复杂性,并推动了它的机体奋力获取目的的活动”[2](p404)。他相信人是向善的,所以不需要控制。人类个体对自己的体验或者经验,有一种天生、内在的机制或者手段,罗杰斯把这种手段称为“机体评估过程”(organism valuing process),机体评估过程作为一种反馈系统,它使个体能调节自己的经验,朝向实现化倾向,达到维持、增长、完善和发挥生命潜力的目的。个体的发展,不必向外求诸权威、规范等等。如果个体依据“机体评估过程”对经验进行处理,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就是亲社会的、建设性的而不是相反。在他看来,“来访者中心疗法”所接触到的人群也具有这种人类的本性。他说:“我觉得我的工作中最有意义和最受鼓舞的部分之一,就是研究这类人,发现那种与我们所有人一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强有力的、积极向上的倾向。”[3](p27)
罗杰斯也注意到个体有时会按照不适当的方式去行动。但是,他认为,这些行动是不符合人性的,是由于对个体受到过多的限制而导致恐惧和防御引起的。“由于恐怖和防御,个体可能或者必定出现难以置信的残酷、令人毛骨悚然的毁灭、不成熟的、攻击的、反社会的和危害极大的方式来行动。”[3](p49)他认为如果解除了对个体的各种限制和压抑,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个体有能力使自己调整并恢复到协调状态。从此出发,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价值中立”就不言而喻了。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人格理论”与“价值中立”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的核心是经验(experience)和自我构造(self-structure),即自我概念。而心理失调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自我概念与实际上的经验的分歧,而分歧的产生是源于价值条件的建立,他认为价值条件是一切人出现适应不良问题的中心。
罗杰斯认为,在婴儿的发展过程中,其心理世界(他称为现象场)中有一部分关于自己的内容逐渐分化出来,成为自我。随着自我的形成,产生了关怀的需要,“关怀就是指受到那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人的赞扬所产生的一种情感”[2](p408)。为了获得关怀,他们逐渐体验到获得关怀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被罗杰斯称之为“价值条件”(conditions of worth),只有个体的行为令“重要的人”满意时才会被关怀,而不能够令“重要的人”满意时将得不到关怀。通过反复体验这些价值条件,儿童把它们加以内化,从而把它们变成他们的自我结构中的一部分。一旦被内化,它们就成为指导儿童行为的“良心”和“超我”。不幸的是,当价值条件建立起来后,儿童对他们自身作出肯定的评估的惟一形式是按照他所内化的那些“重要的人”的价值观来行动。这时,儿童的行为不再受机体评估过程的指导,而是受他们环境中同关怀有关的各种条件的指导。罗杰斯指出:“在他的行为中逐渐地起指导作用的不是一种经验的保持或者增强有机体的程度,而是获得关怀的可能性。为了获得关怀,儿童内摄的那些他还不曾真正感知但却被当作自己的认识和价值观。然后他拒绝了解与这些内摄物相反的机体经验物。因而,他的自我概念就渗透了许多并非建立在他的经验中的真实自我基础上的虚伪的要素。”[4]每当在儿童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价值条件时,他们就可能被迫否认他们自己的经验评价而赞成某人的经验评价,最初的自我与机体经验的一致性被打破,导致了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异化,心理失调就产生了。
罗杰斯认为心理失调的产生根源,就是因为个体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怀,必须根据他人的意愿行动,并用他人的价值观来评价自己,被迫否认自己的经验系统,从而导致自我与经验发生强烈冲突,使之失却了真实的自我。从这种观点出发,在心理咨询中坚守价值中立,将避免给来访者带来新的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冲突,以维护来访者的心理健康。
(三)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治疗条件”与“价值中立”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治疗条件”既是坚守“价值中立”的理论表述,也是在咨询中坚守“价值中立”的操作原则。它是建构在“人性观”和“人格理论”基础之上的,由于罗杰斯相信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在能力,即个体的实现趋向。即使个体有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不一致而导致适应困难,也有能力自我调整并且恢复一致或者协调状态。罗杰斯认为个人中心疗法的目标在于启发和鼓励个体潜在能力的发挥,促进其成熟过程,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要使他们“变成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罗杰斯把咨询效果表述为:“他将以更为完整的形式在机体上还其原貌,这似乎就是治疗的实质。”[5]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开始剥下他们应付生活的各种虚伪的外表、假面具和各种角色。他仿佛在努力发现一些更基本的东西,一些对他自身更真实的东西。”[3](p109)罗杰斯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治疗条件是坦诚(genuineness)、无条件关怀(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以及情感移入地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在治疗条件中,无条件关怀是“价值中立”的直接体现,是心理治疗的一个基本的有机构成部分。它意味着在咨询的每一个时刻,咨询者都需要乐意接受来访者可能会有的混乱、恐惧、愤怒、蔑视、痛苦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情感,即对来访者的积极态度。这种关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而且也不管来访者的情感正确与否和合适与否。这种态度向来访者传达的信息是,咨询者乐于接受他们此时此地的真实自我,“如果个体体验的只是无条件关怀,那么就不会形成价值条件,自尊将也是无条件的,关怀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是不会同机体评估过程相矛盾的,因而个体就不断获得心理上的调节,成为完善功能的人。”[6]因此,来访者中心疗法在操作方法上,它基本上否定了咨询者的权威与主导作用,当然也否定了对来访者的价值引导,要求咨询者给来访者极大限度地提供自由表现自己的态度、情感的宽容的气氛,充分尊重来访者的个性与自主能力,让个体自由地按照他们自己的情感和感觉来行动,以最大的限度克制使用提问、诊断、批评、解释、忠告、暗示、规劝、说服等手段,对来访者提出的疑问坚守中立,不予直接回答。鼓励来访者独立地、自发地认识其当前的心理困惑与烦恼,并寻求自救良方,“当来访者按照他们机体评估过程而不是按照价值条件评价他们的体验时,治疗就获得成功。”[2](p417)因此,治疗条件只有通过“价值中立”才能够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价值中立既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指导思想,也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操作技法,它贯穿于咨询过程的始终,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核心。在咨询实践中,运用“价值中立”对增强来访者的个人责任意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感,减少对咨询者的依赖是有积极作用的;对于那些存在各种价值条件冲突,背负着沉重价值道德包袱,远离了自己的本性,迷失了自我的个体,使他们在没有价值判断的条件下“忠实于自己”,尽可能地减少因防御和恐惧带来的心理压力,重新体现内心的自由与和谐,恢复心理健康,效果良好。但是,来访者中心疗法价值中立的原则也有其局限性。尤其在我国,由于文化的差异,来访者有很强的受暗示性,对咨询者的互动性期望很高,希望咨询者作为权威或者专家的角色出现,期待咨询者是生活的指导者、困难的帮助者、情感的同情者、问题的决策者。希望咨询者在谈话中采取主动的姿态并积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快捷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尽管如此,来访者中心疗法在咨询实践中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正如赫根汉(B.R.Hergenhahn)所评论的:“自弗洛伊德以来,没有一个人比罗杰斯对心理治疗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那积极的、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在教育、宗教和商业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它的广泛流传似乎有三种原因:(1)它的有效性;(2)掌握这种方法并不需要精神分析那样乏味的训练;(3)它对人生抱着积极的和乐观的态度。”[2](p430)
笔者认为,要真正理解和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就必须承认并掌握“价值中立”的原则和技巧,否则,就不可能对来访者中心疗法很好地实施。
心理咨询作用机制
一、心理咨询作用机制概述
心理咨询产生效果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每种心理咨询方法是否像每种药物那样有其独有的活性成分?还是不同的心理咨询方法有一些对来访者起作用的共同因素(common ingredients)?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不同流派的咨询家在描述自己的咨询时,往往将重点放到不同于其他流派的咨询技术上。例如,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对症结的领悟、了解和意识化的作用,行为治疗家注重强化与示范,而人本主义治疗家则重视神入(empathy)和良好的咨询关系的作用。所以,传统观点认为不同心理咨询方法对不同来访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所谓的独有成分(unique ingredents)理论。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有人分析比较了心理治疗、安慰剂和控制组的效果大小,也未发现不同疗法的效果有显著差异[10]。不同心理咨询方法效果相似意味着各种方法具有某些有益的共同成分,正是这些成分产生相似的咨询效果。夏特和斯特拉普(T. E. Schacht and H. H. Strupp)也曾指出,迄今为止,还不能结论性地证明,某些类型的心理治疗对某些类型的问题有独特的疗效。同时,大量研究证明,各种不同的心理治疗都是有疗效的,且总体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就很自然地使人想到,不同的心理治疗之间可能具有若干起作用的共同因素,也许差别只在于,不同的心理治疗所强调与重视的因素有所不同罢了[11]。不过,以共同成分或因素为基础解释心理咨询的效果,似乎回避了一个问题:心理咨询与其他(如牧师忠告、劝慰或建议)干预手段有什么区别?因此,一些人认为共同成分常与独有成分结合在一起对来访者的进步才有实质意义[12]。也就是说,心理咨询效果的产生可能有两种作用机制,一种是基本的作用机制,另一种是特殊的作用机制。所谓基本的作用机制,也称共同的或非特殊的作用机制,是指各种咨询方法所共同具有的、能对来访者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所谓特殊的作用机制,是指每种咨询方法所独有的、能对来访者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作用机制
有关心理咨询的特殊作用机制将在本书有关咨询理论和方法的章节中作详细介绍,这里,我们仅对心理咨询的基本作用机制,或者说各种心理咨询方法共有的、起积极作用的因素进行介绍和讨论。
Lambert和Bergin列出了30个不同心理疗法共有的活性成分,如情绪宣泄、治疗关系、认知学习等[13]。A. R. Mahrer认为各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起作用的共同因素有6个:矫正性情绪体验、从事新的有效行为、提出可供选择的生活态度、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随时准备接受社会影响、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他进一步指出,这6个因素不能截然分开,它们互相之间有重叠,因为它们并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抽象产物。这6个因素的具体内容如下[14]:
1.矫正性情绪体验
不同的心理咨询和治疗都可以使来访者产生这种情绪体验。一方面,来访者的焦虑、紧张、沮丧、自卑等心情可能减轻;同时,来访者在与咨询者交谈中可能萌生希望甚至信心,感到心情轻松愉快,感到被理解和被尊重。
2.从事新的有效行为
所谓新,是指来访者过去未曾尝试过的;所谓有效,是指行动能满足来访者的需要,如友好关系的体验、成就感等。启发、鼓励和支持来访者采取新的有效行动是多种不同心理咨询与治疗起作用的一个共同因素。这种启发、鼓励和支持可以是公开的和直截了当的,包含明确的建议和具体的指导,也可以是含蓄的、间接的或暗示性的。
3.提出可供选择的生活态度
各种不同形式的心理咨询和治疗都有共同的临床策略,就是为来访者提出另外的可供选择的生活态度和看待他们自己以及周围世界的方式。这被许多咨询者和治疗家公认为是帮助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一个共同因素。
态度就是个体对自身和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反应倾向,它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不同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派别,有的强调认知,有的强调情感体验或领悟,有的强调行为。许又新进一步认为,心理冲突,简而言之,是态度的冲突。典型的神经症患者既有自相矛盾的认知,也有势不两立的情感和欲望,还有背道而驰的行动倾向,一言以蔽之,他们处于尖锐的态度冲突之中。神经症的痊愈必然有生活态度的根本性转变。所谓移情疗效之所以不持久,原因就在于患者只是重复过去已有的(往往是根深蒂固的)态度,如果治疗不彻底,患者一旦离开长期和他密切相处的治疗者,便会产生分离焦虑。没有生活态度的根本性改变,即使症状消失且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病人还是经受不了生活中的波折,容易旧病复发。他认为,任何减轻病人痛苦和症状的方法都可以采用,但是有一个条件,即这种方法不妨碍病人态度的根本性转变[15]。
4.咨询者与来访者的关系
建立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即使不是所有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特征,也是许多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经常强调的一个共同因素。它直接有利于心理障碍的缓解甚至消除。不同的咨询和治疗理论有不同的说法:如移情关系,帮助关系,工作或治疗同盟,促进关系,真实关系,遭遇关系,密切或亲密关系,建设性关系,双方卷入的关系,等等。
5.随时准备接受社会影响
来访者求助于咨询者的行动本身,就意味他准备接受社会影响。但是,只有初步的求助动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随时准备接受社会影响的能力和自觉性。否则,不仅来访者的求助行为可能会中断,而且也不会从社会生活中接受别人有益的影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来访者随时准备接受社会影响的能力和自觉性,并鼓励来访者去与别人建立和发展类似他与咨询者之间的关系,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随时准备接受他人有益的影响。为此,咨询者要通过实例帮助来访者弄清楚某些与来访者最关紧要的社会影响机制,例如吸引、喜欢、爱、厌恶、憎恨、攻击等的机制,弄清楚如何处理从众、顺从、服从和保持独立自主性的关系这类问题。当然,由于问题的性质和来访者人格各异,讨论的重点因人而不同。
6.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在咨询和治疗中,咨询者采取灌输的方式即使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如果来访者不会自我探索,下次遇到新问题(可能只不过是老问题的另一表现形式)仍需求助于咨询者。所以咨询者和治疗家的启发和引导,不能代替来访者自觉的思考。
自我探索使意识的范围和深度加大,过去觉察不到的内心世界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人们对自己的理解得以提高或深入。不同咨询和治疗理论对这一过程有不同的解释。来访者中心理论认为这是对自己内在感受的挖掘或开发,同时也是去掉面具而显现出真实的自我的过程;精神分析学说认为这是对“无意识”的洞察或领悟;存在主义治疗理论认为这是对“亲在”(Dasein,我这个独特的人的存在)的觉察;格式塔或完形(Gestalt)治疗理论认为这是对心理之整体(即格式塔,亦译完形)的觉察;认知治疗理论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通过认知治疗使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认知活动在诱发反应的刺激或生活事件与反应或结果之间,起着中间环节的作用;弗兰克尔(V.E.Frankl)的意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