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心理学来访者中心疗法

时间: 2023-11-15 09:05:14

心理学来访者中心疗法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心理学诊疗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其中,中心疗法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其以来访者为中心,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成长、改变问题行为和解决情感困惑。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心理学来访者中心疗法。

心理学来访者中心疗法

1. 运用哲学思想

心理学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来访者是治疗的主体,治疗师是辅助性的工具。这种思想与柏拉图孔子等哲学家谈到的“悟道”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发现自身内在的能力和自我存在的意义,以实现自我成长。因此,中心疗法并不是一种单方面的教育或者治疗,更多的是一种探索、共同学习和合作的过程。

2. 实践中的中心疗法

在实践中,中心疗法还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 人际关系重要性: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建立了一种合作、互动和平等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 面向行动的治疗:中心疗法强调,治疗应该是面向行动的,而不是单纯的谈论。通过对来访者的行为分析,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变行为的方式。

- 强调本质:中心疗法认为,来访者的问题并非单纯的症状,而是内在的人格、感受和思考的问题。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找到问题的根源,彻底尝试解决。

3. 中心疗法的应用领域

中心疗法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以下三个领域:

- 个人成长领域:提供一种机会,使来访者了解自己、触发内在潜能并实现个人成长。

- 心理障碍领域:通过建立行动方案并与来访者一起付诸实践,帮助那些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实现振作和自我救助。

- 组织与团队领域:中心疗法的基本思想可适用于各种团队活动,帮助领导者树立基于合作与相互尊重的组织文化。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02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什么是“以人为中心疗法”呢?以人为中心疗法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创立的。这个流派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也就是说人天生就力图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各种潜能。
这个流派的特点在于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问题为中心。它不会像精神分析那样,非常关注问题根源的探索,而是把来访者看作自我改变的核心。它认为人是有理性的,能够自立,对自己负责,有追求美好生活、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本性;而且有潜能自己去解决生活问题。所以它会非常信任来访者,它的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去把他本来就有的潜能开发出来。

第一个核心概念,叫做自我概念。也就是来访者自己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什么样的。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等。
自我概念是在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1)童年关注:儿童时期得到足够的关怀、爱抚、同情、认可、尊重、喜爱等等,会使儿童感到温暖和满足,儿童天真和真实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现,健康的自我概念就容易形成;
(2)重要人物:并不是所有人给到的关注都是一样重要的。对儿童越重要的人,他们给到的评价和反馈影响更大。比如小时候妈妈经常夸你聪明,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个聪明的人;
(3)价值条件化:父母的关注往往是有条件的,儿童的行为只有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念,才会得到肯定,否则就会受到批评、斥责,甚至惩罚。于是儿童往往会迎合父母或他人的评价,和真实的自我渐渐疏远,自我的不协调状态便会出现。比如说,一个五岁的男孩,当他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他就用大哭来发泄他的情绪。这时他的妈妈对他说:“一个男孩子总是哭,多丢人!”如果他的妈妈经常这样教导他,久而久之,他就会把这种评价内化到他的自我概念之中。以后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他往往会压抑自己,认为哭是自己的缺点,甚至是自己的错误,通过歪曲和否认自己的体验和经验,来赢得妈妈的认可。
这样为了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而把别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观念的一部分,就叫做价值条件化。这时候一个人就会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觉,而且会感到压抑,自我评价也会降低。
因而,人常常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的自我感觉,比如那个小男孩觉得不高兴;理想自我是个人觉得“我应该是”或“我必须是”的自我概念,就是价值条件化所形成的自我概念,比如那个小男孩又觉得“我不能哭”。
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心理失调的实质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不协调,当真实的经验与理想自我概念之间的不一致被意识到时,焦虑就产生了,一旦防御机制失控,个体就会产生心理失调。

那了解了它的基本理念后,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进行实践的。首先,要建立安全与可信任的咨访关系。心理咨询的关键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建立一种有助于来访者发挥个人潜能、促其自我改变的合作关系。
良好的咨访关系能有效地促进来访者真实地进行自我探索,进而察觉阻碍成长的各种障碍,从而变得更开放、更能信任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更愿意按照内心的标准去生活。
以人为中心咨询的核心目标是要帮助来访者成长,而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只有不断成长,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更有可能克服现在以及将来所要面对的问题。最终极的目标是人格发生改变,自己有较实际的看法和积极的评价,自信自主,接纳自己真实的感受,也能悦纳他人,较少压抑自己的经验,积极应对压力,行为表现成熟,适应能力增强。
它不追求特殊的策略和技术,而是把重点集中在创造一种良好的关系氛围,使来访者能够自由地探索内在感受。咨询师通过表现自己的真诚、关切、尊重、善解人意来创造出所需要的咨询关系,像两个真诚相待的朋友的交心换心。
真诚是以人为中心咨询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指咨询师在咨访关系中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统合的人。真诚意味着咨询师要自然真实,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要表现得坦诚、一致、可信赖,不会摆出虚假的外表,内在体验与外在表现会相互一致,在咨询关系中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反应和态度。咨询师可以恰当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感受,例如表达生气、受挫、喜欢、吸引、关心、厌倦、烦恼等等各种感受。如果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感受和他做出的反应不一致的话,咨询就会受阻。
比如说,一个咨询师明明很反感一位男性来访者的婚外情,但却装出接纳的态度,这样的咨询就不会有效。遇到这种情况,真诚的做法是坦诚地对来访者暴露自己对婚外情的态度。真诚的表达会促进咨访关系的建立。咨询师做到真诚一致,才可能和来访者有效地探索他在这段婚外情中的自我需求,帮助来访者真诚一致地面对自己。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基本态度,这也是心理咨询的前提。所谓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咨询师对来访者丝毫不抱任何企图和要求,对来访者表示尊重和接纳。咨询师的这种关怀是无条件的,不是“当你表现得怎样的时候,我才会接纳你”的态度,而是“我会接纳你,因为你就是你”的态度。咨询师接纳来访者自身,来访者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不必担心会失去咨询师的接纳。
例如,一个男性在自己的成长中不断地将妈妈的期望内化,觉得“当你表现得优秀的时候,你才是我想要的孩子”。当他面对咨询师时,他也会担心如果自己不够优秀,咨询师是不是就不接纳自己了,他就有可能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极力地在咨询师面前表现为是一个“好的来访者”。咨询师可以温暖地向他传递尊重与接纳,“你就是你,我会接纳完整的你,接纳表现优秀的你,也会接纳失落悲伤的你、愤怒不满的你”。这样,这位男性渐渐地就可以在咨询师面前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信念,而不是一味地要成为妈妈期望的“好孩子”。
当然,咨询师并不需要接纳或赞同来访者所有的行为,咨询师不可能总是保持接纳和无条件的关怀。只是当咨询师能做到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程度越高,咨询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咨询师如果不喜欢甚至厌恶来访者,咨询就很难有成效。
此外,共情是以人为中心咨询的关键点,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要求咨询师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就像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但是又不要丧失咨询师角色的客观性。对来访者的共情可以分为初级表层的共情和高级深层的共情。比如说:
来访者对咨询师说:“那次考试后我感觉很糟糕,我没想到自己考得那么差。”
咨询师回应:“你对自己在这次考试中的表现感到很失望。”咨询师的这一回应重复了来访者原话的意思,是初级共情的运用。
如果咨询回应:“你对这次考试的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你曾经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一些。”这一回应就不单单只是重复了来访者原话的意思,而且感同身受地把来访者内在的不一致体验表达出来了,这是一种高级共情的反应。来访者的理想自我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一些,现实的考试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导致了心理失调的发生。所以,高级共情能准确地了解来访者的体验和感觉,协助来访者进行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
总的来说,咨询师的主观态度影响着咨访关系的质量。为此,咨询师必须愿意进入到与来访者真实的人际关系中,通过与来访者保持一致,接纳来访者,对来访者产生共情,这样才能促进来访者改变。以人为中心咨询认为,咨访关系对来访者人格的影响,远远大于咨询师所采用的咨询技术的作用,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成功的重要条件。

思考:
1.以人为中心咨询有哪些局限性?适用于哪些来访者?
2.觉察与反思自己是否存在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不一致所导致的心理失调。

《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02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四要素

在简介部分,我们先看一下本书的作者法伯提出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四要素:

第一项:相信来访者具有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能力。

我们学习罗杰斯人本主义治疗,在本质上也是在满足内在对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一部分,这个就是源于人的本性需求。我们通过各种学习,通过做个人体验,其实都是在满足我们自身对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这一部分的实现会促进我们的人格发展,帮助我们去向内在的完善。

而每一个走到咨询室的人,其实大部分都和我们一样,有着一颗积极的想要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心态,要不然人家也不会来的。因此,我们是可以去信赖对方身上拥有这种自我的力量。即便是他们刚开始的时候,看上去显得很脆弱,但是你要相信他既然来到这里,他内在是有支撑他的力量的。

第二个要素是,治疗师把自己与来访者的关系,看作是平等的关系。

关系中的平等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平等的意味着我们要放下自己的一些评判和价值标准去衡量对方。但大部分时间我们在生活中或者是咨询中,我们已经习惯了,就说是带着自己的一些内在的一些标准和一些体验,去感受对方或理解对方。

咨询当中我们面对的来访者,他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价值体系,以及人格面的呈现。比如说一些个别的反社会人格,或者是一些边缘型人格的来访者,他们很容易就激活我们内在的价值体系,跟我们的内在的一些价值观、我们内心的日常的生活标准会有很大的冲突,就很容易激活我们内在的一种评判的体系。

这个时候一定要觉察到自己,问问自己想干嘛。就是问题重重、形形色色的,我们做不到,我们也没办法去事先挑选好适合自己来访者,或者说是自己喜欢的来访者,在我们行业是做不到的。

另外,我们还要看看自己身上的自恋是不是比来访者多?是不是在咨询中很有优越感?如果说多了,或者感觉自己特别的优越,那就很难去平等地对待来访者。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会引起来访者内在的对权威的恐惧或者是虚假讨好,但时间久了,来访者就会觉察到,我们是在利用他满足自己的自恋,那么这样的咨询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第三个要素是,营造真诚、积极关注和共情的环境氛围 ,并以此作为深入理解来访者和与其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

这一点和刚才我们谈到上面的信任来访者,放下我们的个人评判,保持自己适度的自恋,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来访者是一个前因后果的关系。

当我们做到了第一项信任接纳,第二项就是做到了我们平等地对待来访者,做到这两个要素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接纳来访者、尊重来访者,以及信任这个工作很自然就能够去展开下去。然后我们也能在咨询当中很自然地去发挥内心的共情,和积极关注双方的沟通氛围,他就会很放松、很自如。对方会觉得你没有评判他就是接纳他的,然后他也会信赖你是不会伤害他的。这样的时候,咨询的推进才会往下进行下去。

第四个要素是,虚心接受来访者对自己的更正。

在咨询当中很常见,有时候我们会理解错对方,或是说一些根本没用的话,来访者要么会挠头,要么就是短暂思考一下,马上告诉我们不是那样的。但是也有一些来访者,他可能会压抑下去这一部分,不说话低着头的那一种。所以说我们在提出自己的理解的时候,需要去鼓励来访者核对这一部分。另外他可以提出更正和解释,也就是我们在第一次讲概念的时候,情感回应的用法。

当我们用一种开放的、平等的态度和来访者去建立关系的时候,来访者会在无形当中学习到这种沟通的方式,并且他会在现实困境当中尝试去用这种方式去表达。很多人在关系当中的问题,他就是不会表达,或者不敢表达,不会拒绝等等。我们在咨询中我们对来访者的态度,对他们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因此,我们自身仍然需要去在关系中去完善我们自己和成长。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在关系里面出的问题。而在我们的咨询当中,也仍然是关系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说我们学的理论流派真的是多么的高级、多么的先进。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