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去世多久继承无效

时间: 2023-11-15 15:17:57

去世多久继承无效

继承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在一个人死亡后,其财产、权利、债务和义务等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然而,问题是:去世多久继承无效?这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财产权利,也反映了国家法治建设的程度。从多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此进行分析。

去世多久继承无效

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国家法律对于这个问题所做出的规定。《继承法》第20条规定:“遗产分割协议应当在一年内确定并履行,逾期的无效。”这意味着,如果合法继承人无法在1年内达成遗产分割协议,那么继承就会无效。但是,这个规定只是针对于遗产分割协议的情况,对于其他遗产继承的规定并不明确。

司法实践

其次,我们可以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由于国家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各地法院对于去世多久继承无效的问题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曾经处理过一起相互之间没有法定继承关系的案件,法院认为去世50年后的要求继承是不合理的,因为这已经超过了民法通则规定的时效期限(即20年)。

情理分析

最后,从情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任何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都是建立在人们的情理基础之上的,即考虑到法律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如果一部法律规定过于严苛,过于不合理,或者与人们的正常生活不符,那么它的执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考虑去世多久继承无效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遗产的保护性、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等因素。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老人去世多久视为放弃继承

遗产继承不会因时间而自动放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是指死者生前所有的于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的制度。
1、要查明公民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其取得方式是否合法。公民生前非法取得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用于继承。
2、要查明公民对其生前实际占有的财产,是否确实享有所有权,如是向他人租借的财产,则不能作为遗产用于继承。
3、要严格区分公民个人的财产及与他人共有的财产,如属共有财产,则应先析产,后继承。
4、某些被继承人不可转让的人身性权利,如受扶养赡养的权利,领取养老金、退休金、病残人员补助金等权利是不能被继承的。
5、要明确公民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在其生前是否已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
另外,还要查清抚恤金、生活补助费及保险金是否已明确了受益人,如已指定受益人,则属于该受益人所有,而不属于遗产的范围。
遗嘱和遗赠的区别是什么?
(1)主体不同。遗嘱的继承只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人或是数人(都属于自然人);后者的受遗赠人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遗嘱的继承人不仅有权继承遗产,而且还要在继承遗产范围内负责清偿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而受遗赠人一般不需要承担清偿遗赠人债务的义务,但受遗赠人须在遗赠人的税款债务清偿后,才能接受遗赠的财产,如果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受遗赠人无权接受遗赠。
(3)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遗嘱继承人可以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从而取得财产;而受遗赠人则一般不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是从遗嘱执行人或遗嘱继承人那里取得遗产。
(4)作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遗嘱继承人需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不表示放弃的,视为接受;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表示,如不表示,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