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和回避型都是心理学上的术语,它们指的是人在应对问题时可能会表现出的两种行为方式。焦虑型指的是人在面对挑战时会产生强烈的担忧和不安,而回避型则是指人倾向于回避面对问题的情况。下面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两种行为方式。
焦虑型和回避型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焦虑型和回避型都属于负向情绪的范畴。焦虑型反映的是当人面对挑战时,他或她会感到压力和不安,情绪会变得不稳定。这种情况下,人通常会表现出剧烈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变得愤怒、痛苦或哭泣。反之,回避型则是表现出逃避困境的情形,通常是低血压、头痛、背痛等身体反应。无论是焦虑型还是回避型,都是表现出不健康的心理状况,需要得到适当的帮助。
从个性心理学来讲,人们可能因为性格的差异而表现不同的应对行为。焦虑型通常是对危险敏感,表现为对事情的动态和紧张的关注。他们倾向于紧张、焦虑、猜测,想象各种可能的负面结果,往往会倾向于过度解读事情的负面情况。反之,回避型所表现出的处理方式常常是不自信、退缩和消沉。他们倾向于逃避问题,思考过程不太积极主动,也不愿与周围的人交流,有时表现出孤独的情况。在应对困境时,这两种心理类型都存在局限性,这又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需要防范的问题。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型和回避型反映的也是来自历史、环境、文化等的多种社会因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焦虑型心理需求,这些要求通常会表现在人们对工作、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担忧上面。经济萧条、社会竞争激烈、劳动环境不良都可能导致人们的焦虑型亚健康状态。而回避型则可能是源于家庭教育、国家政策等因素。家庭中的各种关系和教育方式都可能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而在国家政策方面也有可能出现对社会问题的避而不谈的情况,这些都有可能带来人们回避问题的状况。
综上所述,焦虑型和回避型都是心理学领域的术语,指的是人在应对问题时可能表现出的两种不同方式。这两种行为方式都可能表现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需要适当得到帮助。人们可能因为个性、历史、环境等不同因素而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和矫正。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回避型vs 焦虑型他们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回避型的人自己不会看这类文章,更不会自己主动去搜索“忽冷忽热、不回信息、分手挽回”等等关键词。在没有其他人引导、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很多回避一生都没机会接触到所谓的“回避型依恋”这会词。
再次划重点,千万千万不要把一些什么回避型文章.视频转给自己的回避型另一半去看,他们会对你这样的行为,要么就是疑惑不解 (“你发给我是什么意思?想说什么就直说,不要绕弯子”) 要么就是不爽、愤怒(你给我看的意思就是告诉我,我有病)
其次,能看到回避、焦虑这一类文章的人,如果本身不是学心理学专业,不了解成人依恋类型,多半是因为遇上了回避,被激发出了焦虑情绪,于是网上寻求解决方法,“忽冷忽热、对方不回信息、男朋友不主动、冷暴力分手...”等等关键词通过万能的大数据匹配到“回避型”,最终把关于回避型的文章呈现到各位的手机app打开界面上。
焦虑型向安全型转变的机会,在回避这里。安全型的恋人不太会触发焦虑型的不安和焦虑情绪如果一个安全型的恋人不太接受焦虑型的高需求感粘人特点,也会选择一种好聚好散的方式,而不是像回避那样忽冷忽热,从而使得焦虑的一颗心来回拉扯,情绪跌宕起伏。
在所有的依恋类型组合中,!回避型是最能撬动焦虑开始向安全型转变的机会。正如尼采这句话所说:“凡是杀不死你的,必将使你强大”。
当然了我也并不鼓励所有的焦虑型都跟回避搏斗番,除非你是抱着一种自我成长的心态,借助和回避的相处,把回避当做一个成长平台,磨炼自己的急脾气、学会从快到慢、学习如何沉住气、锻炼自己“慢”的能力。
一个安全型的恋人,在突然遇到忽冷忽热或者冷暴力之后,对于挽留这事儿没那么执着,安全型可以接受“对方可能是不太喜欢我”,“oK,他这样应该就是不太喜欢我,或者对我不那么感兴趣,那做朋友也可以”,安全型的淡定走开,会让回避觉得对方没那么在乎自己、而安全型没被激发出焦虑,没想着去解决这个问题,回避也就永远没机会知道自己是回避。
安全型之所以成为安全型,就是“被弃焦虑”和“亲密渴望”都处于一个正常水平,没有那么强烈的被弃焦虑感,同时也没有那么急切的亲密渴望
焦虑型与回避型注定相爱相杀,命运难逃
焦虑依赖型女孩子和回避型男孩子相遇仿佛注定。
两人在一起一定会相互吸引和相互纠缠。
一开始的时候,焦虑型的天真浪漫是一定会吸引回避型的。
回避型会觉得:
哇!这个女孩子好天真,怎么那么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呢?这是我羡慕的特质呢!
然后焦虑型女孩子会觉得:哇!这个男孩子怎么那么情绪稳定又平稳呢,这是我没有的特质。
可是只要继续相处下去,焦虑依赖的那种进攻感,会给回避型压力,她们会步步逼近,直到回避型逃之夭夭。
而回避型的不回应,闪躲,也会让焦虑型更加焦虑,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和内耗,总觉得自己是不是说错了做错了什么。
于是关系出现了失衡,和你追我逃的情况。
回避型因为小时候情感上受到了严重忽视,他们会产生深深的孤独感觉,渴望对方了解自己,可是又害怕对方了解自己。所以长大后,对亲密的感觉反而会逃离。
而焦虑型需要不断去证明自己被爱,被关注,所以总是依赖对方检测对方,从而去验证心里的怀疑。
焦虑型和回避型因为看到对方有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而互相吸引,却也因为自己的特质又同时带给对方压力,而让对方不舒服,从而恶化了关系——所以注定相爱相杀。
所以要想继续关系,其实只有一个方法就是:
让焦虑型减轻依赖的程度,而让回避型也避免长时间的疏离,两个人各自面对内心的处理机制,以更加理性的沟通方
式、保持。
焦虑型需要尊重情侣之间的空间,对于回避型真的非常重要,要给对方适度空间去呼吸,让对方有足够时间去独处。
而回避型也要知道,焦虑是非常在乎亲密感的,勇敢地去面对自己内心,对亲密感的恐惧。让自己慢慢脱离自己的壳,学会敞开自己。要让自己适度地不要太疏离。
每个人一定要先经营好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关系才是稳定和健康的。
合适的感情一定需要自己相对去调整,也要尽量忽略对方的缺点,这样关系才能长久。
无法一概而论。焦虑型和回避型都是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方式或人格特征,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确定哪种类型的人会先撤退,每个人的个性和情况都不同,所以无法一概而论焦虑型人格特征的人可能倾向于过度担心、担心被拒绝或不被接受,会表现出紧张、敏感和自我质疑的特点。在人际交往中,会担心冲突或困难情况的发生,并倾向于主动采取撤退的行为,以避免的不适或痛苦,回避型人格特征的人可能倾向于回避冲突、避免面对困难情况,更喜欢独处、远离人群,并表现出不愿意表达自己或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特点。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