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及率的提高,教育已经成为了各个家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而阅读能力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同样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有些儿童在学习阅读时会出现一些困难,如:阅读速度缓慢、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可能是阅读障碍的表现。那么,儿童阅读障碍应该挂什么科呢?
儿童阅读障碍挂什么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儿童阅读障碍的症状、表现及成因。其主要表现为:阅读速度缓慢、阅读错误频繁、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造成的原因可能是遗传、脑部功能障碍、文化环境、教育缺失等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因此,对于儿童阅读障碍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并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
从病因学的角度来看,可以挂心理科、神经科、儿科等科室。心理科医生可通过行为干预、训练学习等方法进行治疗;神经科医生可以通过对脑部功能进行检查,针对儿童的脑部特点设定不同的训练方案;儿科医生可通过药物治疗解决问题。综合起来,医生们需要进行多科室的合作,互相协作,以实现最佳疗效。
从教育角度看,需要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孩子提高阅读技巧,并培养兴趣。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是一种对于外界的接触,所以让他们通过阅读来了解更多的世界将是非常有益的。如孩子喜欢动物,那么可以向他们提供更多涉及动物的书籍,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阅读。
从家庭角度看,家长们需要关心孩子的读书习惯和学习环境。例如,孩子的书桌摆设是否舒适、书籍的选择是否恰当、读书时间是否合适等。亲子共读是增强孩子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引导孩子思考,加深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有些家长在辅导孩子阅读时发现,他们朗读不是很流畅,有时结结巴巴,甚至有时还出现丢字落字、错字错行的毛病。家长以为是孩子看书不认真造成的,就不停地责怪他们,训斥他们,想让他们再认真点。可在家长的干涉下,他们读得更结巴了,丢字错行的情况也更严重了。家长再稍微施加压力,他们甚至就有可能对读书产生厌倦情绪。 家长不知道,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许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认真,也不是因为他们智力不够高,而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能力上面出现了问题,我们把孩子出现的这种情况称之为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其实也就是孩子的视觉、听觉、大脑神经功能出现了障碍。阅读障碍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说,孩子在朗读的时候会不停地摇头晃脑、偏着头没精打采,或者把书捧到离眼睛很近的地方,思想抛锚,嘴里在读,心却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有些孩子已经不算小了,还要用手指着字才能读,等等。 2.在朗读的时候,口齿不清,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音量,朗读没有感情。 3.朗读时经常出错,不是多念出一个字来就是少念出一个字,抑或不停重复相同的一句话。总之,很难把文章准确地读出来。即使读出来,也需要花很长时间。 4.很难记住一个字或词,即使记住了,不一会儿又忘了。写字的时候也总是错字连篇,一个字不是多加一笔就是少添一笔,甚至一个简单的词都会颠倒次序。 5.注意力不集中,听写能力非常差,经常处于跳跃性思维,没有顺序感。 那么孩子的这些阅读障碍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首先,很可能是情绪因素造成的。比如说有的孩子从小就胆小,而且非常自卑。他们从不敢在课堂上朗读,结果越紧张就越有障碍。还有些孩子很敏感,比较在意别人的评价,怕读错引起同学们哄笑,于是便紧张害怕起来,越怕出错越容易出错,所以就出现了阅读上的障碍。 其次,很可能是功能性障碍引起的。比如孩子的视觉功能出现了障碍,因为眼球振动不平衡,可能会造成读书时出现跳字、串行等情况;听觉功能出现障碍后,就会造成孩子读而不闻,读而不懂;还有可能因为大脑神经功能障碍造成阅读困难,比如一些失语症患者,以及智力迟钝患者等。 最后,很可能是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对于一些智力上有欠缺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为了让他们跟上同龄孩子,会采用强迫、逼迫的方式,让他们不停阅读。时间一长,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会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厌烦情绪,朗读时的障碍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当然,并不是说智力和能力高的孩子就不会出现阅读障碍,如果让智力和阅读能力高的孩子不停地重复阅读简单的课文的话,也会因为厌烦情绪而出现各种阅读障碍。对这类孩子,一定要根据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不断更换难度不同的图书。 有了阅读障碍,一定要及早治疗。有专家说,阅读障碍是个情况复杂的“病”。如果视而不见,或是治疗不当,孩子很可能因为总是得不到大人的理解,而变得更加自卑、胆小,并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不过,有了阅读障碍也不用太担心,比如人尽皆知的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据说就曾是一名阅读障碍患者,而得到了适当治疗的他,现在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阅读障碍,首先做的就是不停鼓励他们,多和他们说“你真棒”、“做得真好”等激励的话,这样做在帮助他们消除阅读恐惧的同时,还能帮他们找到一些自信。随后,就要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矫正了。比如注意力涣散的孩子,可以把他们喜欢的垫板垫在所读到的句子下面,帮助他们集中精力;或者可以让他们养成边阅读边在重要词句中做标记的习惯,培养他们思考的习惯;或者还可以让孩子讲故事给父母听,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对于那些阅读障碍非常严重的孩子,父母就要尽早带他们去看心理医生了。一般情况下,在小学阶段对孩子的阅读障碍进行干预,是可以治愈的。如果父母做得好的话,对他们的学业和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
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最主要类型,占到所有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儿童的70%以上。据研究,英语国家中有阅读困难的儿童高达10%-30%。学汉语的儿童中患有阅读障碍的人在3%-5%左右。 阅读障碍的表现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识字方面 *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就忘记; *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一笔; *经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视”与“祝”弄混; *经常搞混音近的字; *学习拼音困难,经常把Q看成O; *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阅读方面 *朗读时增字或减字; *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 *听写成绩很差;誗阅读速度慢; *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 *说作文可以,但写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 *书面表达自己的意思非常困难,抄写速度慢。 行为方面 *行为反应表现得不集中或无组织,对于所看到或听到的刺激,仅能掌握一小部分; *掌握事物的顺序很困难,如数学公式、乘法口诀等; *几乎做每件事都表现得反应过度; *在辨析距离、方向时显得有困难; *在理解时间概念时显得有困难; *在整理自己的书本、纸张、玩具时显得有困难,写字时很难掌握空间距离; *手脚笨拙,走路时脚步不稳,经常跌倒、被绊倒或撞倒家具; *同一时间对所有的声音、人、事同时作反应,不懂得在同一时间对某一件事作反应; *很快就从一个活动或想法跳到另一活动或想法; *完成读写作业非常容易疲劳。 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地说,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生物学方面的因素。阅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为阅读几乎涉及了所有的心理功能。有人把阅读比作弹钢琴,意思是说,阅读需要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就像弹钢琴需要种种心理功能的合作一样。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发挥视知觉的作用,视知觉的分辨与记忆都需参与进来。同时,阅读需要对声音的辨别与记忆,阅读是一个对所看到的字的声音的反应过程,只有熟练的读者,才能进行默读。通过对字形、字音和字义的联系,我们获得对字词的理解。 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音、形、义的联合,缺少其中的某一个环节,人对字词的认知与学习就会出现困难。例如,视觉功能障碍,眼球振动不平衡,就造成读书时跳字、串行等;听觉功能障碍,造成读而不闻,读而不懂;另外如失语症、大脑麻痹、智力迟钝和运动失调等大脑神经功能障碍,也会造成阅读困难。 其次是情绪因素造成的。长期以来,存在阅读障碍的人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这样的儿童常常被家长当作是爱玩的孩子,学习不专心或懒惰的孩子,他们不仅得不到大人的理解,反而蒙受着不公正的批评。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自卑和自弃,自认为无论如何努力,就是在学习上赶不上别人,以致于许多具有阅读障碍的人一生事业无成。例如有的孩子有严重的胆小、自卑情绪,不敢在课堂上朗读,结果越不练就越有障碍。还有的孩子非常敏感,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意,生怕读错了引起同学笑话,所以朗读时忧心忡忡,不能轻松流畅地阅读。 第三是教育方法问题。对于那些智力或能力低的孩子,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地逼着孩子练习阅读,而不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特殊训练,长时间不见成效,孩子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对阅读更加有抵触情绪,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而对于智力和能力高的孩子,如果仍然让他们重复简单的课文,他们也会变得敷衍了事。 阅读障碍的治疗 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儿童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期阅读教育是学前期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量与世界发达国家儿童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中西儿童阅读教育交流与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中国儿童8岁才开始进入自主大量阅读阶段(而西方为4岁),即使在北京,儿童阅读障碍发生率也高达6%至8%。所以应该及早对阅读障碍进行治疗。 对于较严重的阅读障碍,比如儿童神经生理方面可能存在缺陷,需要由专门的教师和心理医生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矫治,如多感觉通道法,强调运用学生的多种感觉通道,诸如视、听、动、触等;神经组织矫正法,对阅读障碍的儿童通常采用视觉描绘练习和眼手协调练习,以促进大脑半球优势能力的发展;对于有情绪障碍的儿童,则需先经心理咨询人员矫治其心理问题。 下面着重谈一下与智力因素和教育有关的阅读障碍的矫正问题。教师可通过有针对性的扩展词汇训练、阅读技巧训练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儿童的阅读障碍加以矫正。 *对词汇贫乏的矫正 首先选用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应重视要求理解文章大意的练习。为了鼓励儿童快速阅读,应采用基础读物来扩展儿童的词汇,而且在这一治疗过程中,所运用的材料都必须使儿童感到容易。还可以在没有意义背景条件下进行快速认字训练,如速示法。 *阅读习惯的矫正 每个人的阅读习惯都会有所差异。有的人阅读时一字一字从头到尾的读,读完之后不知所云;有的人则能迅速略读,并很快抓住主题;而有的人边读边写笔记。阅读习惯的不同往往导致阅读效率的差异。对此的矫正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第一,教师应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动手做标记或批注的习惯,如在重要的词语下划横线;不懂的地方做批注。这样,就能帮助学生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促进边读边思考。 第二,教师应培养学生迅速略读的习惯。人们在阅读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以同一种方法去阅读不同的资料。 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法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要通过训练,发展儿童阅读速度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之能够根据材料的类型、阅读的目的选择阅读速度,既能精读又能略读。 在我国,对阅读障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有效地帮助有阅读障碍的儿童早日学会阅读,还需要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本文内容由 灏儿 提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