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也越来越注重科学化和合理化。然而,仍然存在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采用了过于严厉的方式,以打骂等形式对孩子进行体罚。这种行为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阴影。
父母打孩子心理阴影
从孩子的角度上看,父母打孩子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孩子会感到恐惧和担忧,怕父母打自己,这种情绪导致孩子忧心忡忡、时刻处于紧张状态,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其次,孩子会对父母产生厌恶和反感的情绪,甚至会想方设法逃避与父母的交流,影响亲子关系发展。长期以往,孩子会形成一种抗拒性格,不愿被人管束和指挥,甚至会产生攻击性,造成家庭矛盾和冲突。
从父母的角度上看,打孩子也会对他们产生不良后果。首先,打孩子过于严厉会与父母形成对抗,打孩子的目的不一定是教育,还有可能是发泄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这会增加夫妻关系的紧张程度,产生各种不必要的矛盾。其次,打孩子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让孩子更加有抵抗情绪,进一步加深矛盾和对立,调皮捣蛋的孩子可能因此变得更加难以管教。最后,父母打孩子可能违背法律法规,对父母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从教育的角度上看,打孩子更多的是采取一种粗暴的管理方式。事实上,根据教育专家的建议,家长应该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例如鼓励孩子的进步,适度让步,尽量不对孩子的自尊心进行打击。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科学的教育方式也能够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缓解家庭矛盾,让孩子拥有一个更加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状态。
综上所述,父母打孩子的行为会对孩子、父母和家庭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尽量采用科学、合理和有益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文章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首先我们先讨论,到底有没有心理问题。分为三种情况:
一、不是没有心理问题,而是不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
那个年代能保证身体健康就很不错了,谁还会关注你有没有心理问题?而且心理问题除非特别严重,否则往往不大容易察觉。它不像身体问题能通过肉眼或者仪器拍片就能看出来,它只要没有表象,或者当事人自己不承认,就根本不会引起人们发觉。
再加上经常受打骂粗暴对待的人,很有可能也会成为暴力的实施者。在他弱小时,他被欺负,可是一旦他拥有了绝对的力量就会以同样的方式欺负别人。所以他当然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有问题的都是别人。(参考孙小果案件)
一代一代都是如此,但绝不能说明以前的教育就是对的 ,就是没问题的。
二、确实没有心理问题,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粗暴的打骂教育没有问题
不可否认,每个孩子的特点不一样。确实可能存在那种比较皮实的,脸皮比较厚,心比较大的孩子。经常挨打挨骂还活蹦乱跳,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
但这只是一部分孩子,有可能未受到打骂的负面影响。这不代表打骂教育就不会给所有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更不能代表打骂教育是正确的。而且就算这一部分健康的孩子,我们只看到了他受到了打骂教育,却没看到他除了打骂教育外,还可能受到过来自教养成员其他方式(比如温和的,鼓励式)的教育。比如来自爷爷,奶奶辈的关怀,比如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支持。
这类孩子长大,一般轻易也不会使用打骂教育。因为他的内心是积极的,阳光的,是温柔又有力量的。他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而不是单一的打骂。
三、曾经遭受过心理问题,但经过自我调节和良好的教育,和过去的父母和解了,成功走出了心理问题。
这类走出心理阴影的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肯定不会再贯彻打骂教育。因为他们自己最知道其伤害性。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差呢?
1、两代人面临的问题不同。父辈这一代人生活在建国后的那段时期,时代主题就是大干快上建设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先进模范值得学习,大家都是精神饱满、热火朝天干工作,一切都是政治挂帅、以工作为核心,精神上的富足让心理上的问题少得多。而现代社会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追求各自的事业成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优胜劣汰异常残酷,身处其中的个体身心疲惫,心理问题难免频繁出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人的心理问题的确多些。
2、幸存者偏差。父辈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包括物质匮乏、阶级斗争、繁重的劳动等等,说实在的,能挺下来,活过来的都是强者,而很多中途夭折或去世的人,也没有机会教训后辈。因此能活下来的父辈并不代表他们接受的教育有多好,只能说他们作为幸存者活下来而已。
3、社会发展的结果。父辈所处的社会,医疗条件没有现在好,有些心理上的问题根本没受到重视,纵然出现问题也归结为其他笼统的原因。不像现代社会,各种心理问题分门别类,非常细致。就算没什么问题,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也受到大家的重视,而且还呼吁个体要提前介入治疗或预防,而这些问题父辈们根本就不当一回事。所以现代社会中,人们心理问题多,与整个社会重视、心理学及医学高度发达有关。
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关注点,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另一类人群是值得商榷的。
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上,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抗压能力。
什么是抗压能力?是人在面对挫折,困难时,内心坚定,坚持,有信心,毫无畏惧地相信一定能成功的勇气和信念。
他需要你内心生出无比坚定的力量。而这是需要拥有足够多的爱,接受足够多的信心,足够多的支持才能生出。他是爱浇灌出来的,而不是打骂,打压,欺骗。
打着给孩子制造挫折教育的幌子,对孩子动辄打骂,打压,并不能结出“抗压能力”这样的果。相反很容易生出胆小,软弱,极度自卑的人。
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在面对父亲时,日常的聪明伶俐劲一扫而光,转而哆哆嗦嗦,答不上话,就是一种病态的胆小,畏惧,害怕,极度的不自信。这样的人内心能得到滋养吗?能有稳定坚定积极的情绪面对挫折和困难吗?怕,很难。
打骂教育不是挫折教育,披上再好的外套,裹上再美的外衣,也改变不来这种教育方式造的“恶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