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药酒

药酒技术的历史沿革

时间: 2022-12-11 22:26:26

药酒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独特疗法,是指用酒作为主要溶剂,再加人具有滋补、保健及治疗作用的食物、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服用,以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强身、抗衰益寿功效的一种疗法。

酒,这一日常生活之饮品,早在远古时代,就被用于人体保健、防治疾病了,故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这是因为酒不仅能把一些水所不能浸取出来的药物有效成分浸泡出来,而且其本身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它有通血脉、养脾气、厚肠胃、祛寒气、润皮肤、行药势等功效。

药酒技术的历史沿革

上古时,人们用五谷酿酒,但多备而不饮,偶患疾病,服酒医治;中古时,酒已成一种常用的保健饮品和治病药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知道在酒内浸泡某些药物,对人体保健、防治疾病的效果更好。先秦时期,医学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中有取醪醩(即酒)祛病邪的记载。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载药酒3方,为瓜蒌薤白白酒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和红蓝花酒,分别用于胸痹、黄汗和妇人血气腹痛。自此以后,随着我国酿酒事业的发展和医药学的不断进步,人们便有意将各种滋补药物、食品与谷物一起酿酒或用这些药物或食品来浸酒,从而形成了药酒这一类方剂,其应用日趋广泛。

唐宋时期,运用滋补药酒保健强身、延年益寿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并产生了较多配伍合理、制法严密的滋补酒方。唐朝着名医家孙思邈《千金方》中收载有较多保健祛病、延年益寿的补益酒方。宋代官方编纂的《太平圣惠方》中设药酒专节,其中记载了具有保健强身的滋补酒方30余个。

宋代养生学家陈直所着的《养老奉亲书》中还记载了一些适合老年人饮用的补酒,用药温和,着重于保健,对后世补益酒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明清两朝,随着印刷业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药物专着和食疗专着,促进了滋补酒的发展和流传。如在《普济方》、《奇效良方》、《医部全录》、《本草纲目》、《饮食辨录》、《随息居饮食谱》等医书中,均记载了不少滋补药酒方,为保健药酒的研究和运用提供了珍贵资料。此外,清代御医还对药酒的服用方法、原理和疗效均有详细的研究记载。时至今日,药酒不断推陈出新,更主动迎合人们追求品味、注重医疗和保健多重功效的要求,在酒类市场上愈来愈受欢迎。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