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药酒

药酒制作方法的历史发展

时间: 2022-12-11 22:26:31

药酒制作法,古人早有论述,如《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醩“,"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收载的红蓝花酒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现代的热浸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用蒸溜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现代基本相同。此外,《本草纲目》还对冷浸法加药酿制及传统热浸法等制作药酒的方法及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酒精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浸提次数要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浸出。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经过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药酒制作方法的历史发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