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武术健身>运动健身

老人健身前为何要先量血压

时间: 2023-11-27 03:06:25

老人健身前为何要先量血压

运动是个好习惯,相对于密闭空间的健身房,老人家最适合多到户外活动,从事快走等安全性高的有氧运动。但也有时髦的长者更喜欢上健身房,因为那里有五花八门的运动器材。该如何做到安全运动呢。这得看老人家自身有何种疾病。

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血管功能障碍的老人家,在运动前一定要测量血压、血糖,留意自己身体状况,如果状况不好,例如血压在运动前就已逾180或低于100毫米汞柱,那不如休息吧。虽然长期规律的运动可降血压,但是在运动前仍必须先控制好血压。

而肩膀旋转肌腱发炎、退化性关节炎、腰部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做锻炼肌肉的器材训练时,应先请教医师,运动的动作选择各有禁忌。但在疼痛发作的急性期不建议运动。此外,年长女性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大,不建议选择往上推举的重量训练器材。

如果使用“重量训练器材”,如哑铃等,要从最低重量开始,重复10到12次。不要一下给予太大负担。

训练心肺耐力以“中低强度”为主,目标心跳率公式为220减年龄,老人家将心跳数设定在65%~75%区间。例如75岁,220减75再乘0.65到0.75,即建议心跳维持在94到108下左右。

老年人运动有什么要点

  人人都知道健身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大部分老年人都会选择进行一些健身活动来打发时间,同时又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那老年人们运动又有哪些要点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老年人运动的要点
  首选有氧运动

  对老年人来说,应首选有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简单地可以理解为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严格地来说,运动时的心率达到本人最高心率的70%至75%。

  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有氧运动专案有:慢跑、快步走、游泳、舞蹈、登山、爬楼梯、骑自行车以及某些球类专案。这些专案的特点是时间可长可短,强度可大可小,呼吸比较均匀,各人可根据当时的身体状况灵活掌握,锻炼时还可以与同伴交谈。掌握适宜强度没有身体的疲劳,就达不到锻炼效果,但疲劳过度,则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

  适度运动的方法

  可以从表象来判断,精神愉快,活动后无明显气喘、心跳过速等难受的感觉;食欲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活动后第二天早晨的血压、脉搏比较稳定。老年人锻炼后,一般在24小时内得到恢复是正常现象。

  老年人一般每天能坚持1小时的体力活动,或走步累计5000至6000步,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初练者应循序渐进,每天走3000步,逐渐增加到6000步而不感到疲劳,爬楼梯从气喘到不太喘,运动时心跳从明显加快到不感觉快,都可以证明健身的效果。要客观评价适宜的运动量,一般推荐健康老人心率评定的方法,采用运动后170减年龄的公式。举例说,一个60岁的人,锻炼后每分钟心率保持在110次170减60左右是比较安全的。

  保持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科学健身的物质基础。食物营养成分不外乎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纤维素和水等等,缺一不可。膳食平衡包括氨基酸、热量、营养素、酸碱等的平衡。
  老人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充分的准备活动,调动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黏滞性,克服内脏惰性,增加协调性,防止骨折和肌肉拉伤等运动性损伤现象。通过及时充分的整理活动,加速机体疲的恢复。

  2、运动前做一全面身体检查。老年人在健身运动前最好做一全面的身体检查,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各脏器的功能水平,为合理选择运动专案及适宜的运动量提供依据。

  3、宜选择全身性运动。老年人宜选择全身性的体育活动,避免某一肢体或是器官负荷过重,尽量避免过分用力动作,还应避免造成血压骤然升高的动作,如:头朝下,突然前倾,低头弯腰动作过猛等。

  4、运动期间要遵守正常生活规律。运动期间要遵守正常的生活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锻炼期间的饮食和营养,饮食以易消化,含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低脂肪为主。要控制热量、糖和盐的摄入量,禁菸、酒。

  5、劳逸结合。运动和休息要安排适当,根据身体反应、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1、特殊运动:擂鼓、劲喊、嘘长气

  老年人在心情郁闷或脾胃功能差时,适合打打鼓。但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需要控制情绪,激烈的鼓声可能刺 *** 绪,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长时间打鼓,可能造成听力损伤,还会使心情烦躁、不安,引起失眠。在公园里,经常会见到一些老年人“大喊”,这叫“虎啸功”,心情抑郁时可以练练,有助排遣郁闷,还能扩大肺活量。

  2、歌舞热身运动:蹦迪、民族舞、扭秧歌

  这种运动幅度不能太大,要时跳时歇。蹦迪、扭秧歌、老年迪斯科是全身的运动,关节的活动量较大,如果患有骨质疏松且韧带硬,就不适合这种活动,以免加剧关节劳损。进行扭秧歌、老年迪斯科等活动前,可先做一些打太极拳等舒缓活动,让关节先活动开,减少对骨骼的损伤。

  3、柔和运动:太极拳、柔力球

  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锻炼方法,其好处自不用说。柔力球的套路表演及花样打法很多,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调节运动量和打法,长期坚持锻炼可以收到强身健体、祛痛、益寿的保健效果,尤其对关节病、肩周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4、室内运动:琴棋书画

  书法、画画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还是一种健身活动。老年人手、脑都不如年轻时灵活,书法、画画不仅能锻炼手,练习时需集中注意力,还可以锻炼大脑,增强记忆力。尤其当老年人练书法时,通常全神贯注,会忘掉许多烦心事,能养神养心,有助延年益寿。 看过的人还会看:

运动前后血压为何变化

这是因为运动可以改善血管硬度使得血流更加通畅,这样的效果在运动中和运动后都会马上显现,因而在刚刚运动完其降压效果尤其明显。

人一开始运动,血液循环加速,证明心输出量就急剧上升,这样才能保持运动量与耗氧量成正比,自然而然,运动时随血液输出量的增大,保证为机体正常供能,动脉血管的阻力自然就要降低。

因此,运动后理想的血压反应应当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适当下降或保持不变,同时也反应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

扩展资料:

1、运动有“度”。经常运动有助于防止或控制高血压。每天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等)30分钟就能使血压指数下降5—15个毫米汞柱。运动降压应循序渐进,强度逐渐加大。

2、做好热身和整理运动。美国心脏协会表示,高血压患者运动时,应注意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的整理。这些运动有助心率逐渐提高或降低。原地踏步或跑步机步行10分钟就是不错的选择。

3、戴个心率表。心率表有助于快速显示心率变化情况,比手动数脉搏更便捷准确。最好问清医生自己的最佳运动心率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专家称几乎所有运动都能有效控制血压 站着也行

老年人需要每天测血压吗?

我认为老年人应该需要每天测量水压,因为老年人是血压非常高的一个年龄段,一般来讲大部分老年人可能会遇到血压高的问题。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一些疾病也是随之而来,就比我们所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等,就是老年人非常容易得三高。其中高血压就是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医院里面心内科经常是非常热门的一个科室,因为在那里就诊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从那里面就诊的频率来看,高血压是当前人们最容易得的一类疾病之一,所以作为老年人来讲需要每天测量血压来确认自己是否正常。现在我就来具体谈一谈关于测量血压的问题。

一、首先测量血压一般要在早晨的时候进行,因为这个时候是血压的高峰期。

现在电视上以及一些视频平台都会有一些关于高血压的视频,所以即使不懂医学知识的老年人,应该也能知道测量血压的最佳时机,一般是在早晨的时候进行,而且要确诊高血压要连续三天同一个时间段测量才行。在早晨的时候测量血压一般都是非常准确,在晚上的时候血压就会降下来,这个时候测量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二、测量血压可以选择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一般来讲都要去医院测量。

再来说一说测量血压的具体过程,一般来讲测量血压可以选择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这两种传统方式。如果是电子血压计那么就可以在家里测量,只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自己操作就行,水银血压计需要去医院里面测量,一般来讲医院测量血压的医生经验都是非常老,测量也比较准确。

三、如果确认自己有高血压那么要及时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来防止血压进一步发展。

如果在测量血压的过程当中发现自己有高血压,那么一定要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如果是老年人得了高血压一般都要吃药。一般来讲都是在晨起的时候吃药,而且吃药之后不能中断,每天都要吃,一旦停药可能就会有反跳现象,要记住这个问题。

老年人需要经常关注自己的身体问题,这样自己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

高血压患者怎么运动 高血压最佳锻炼方法

1 高血压患者怎么运动

确定自己适合运动

并不是所有高血压朋友都可以随意运动,如果有以下情况,需要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体重超重或肥胖;有心、肺疾病;平时走路时有胸部不舒服、头晕等症状;亲属中有人55岁之前患心脏病;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吸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确定。

选好运动的时间

运动时间的话,应该尽量避开醒来后的头几个小时,即早晨的6点到9点,和下午的4点到6点。这两个时间段是血压高峰,尤其是早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特别高,应该尽量避免运动。你不会拿这个当躲在被窝里睡懒觉的理由吧,只是让你别运动,没说不让你起床啊。

控制好运动强度

运动的强度要适当,如果你刚开始运动,别一上来就每天跑个十公里,哑铃一来十公斤。先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然后维持1~2周后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真个运动过程呼吸要自然轻松,尤其是重量训练不可以憋气,憋气会导致血压的迅速上升。

运动前后监测血压

运动前先测一次血压,避免在血压过高的情况下贸然运动;运动后1小时再测一次血压,避免运动后血压过度升高。

不舒服及时中止运动

如果运动中感觉胸痛或胸闷、头晕、胳膊或下颌痛、明显的气喘、心跳不齐、过度疲劳,都要及时中止运动,千万不要逞强,还要记得找医生看看。

2 高血压最佳锻炼方法

散步

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在吃完饭后,慢慢的跟朋友散步,舒张压可明显下降,而且血压也会随之下降。散步可在刚起床的时候,黄昏或临睡前,一般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每天一二次。这个方法需要长期的坚持,大家如果能够坚持半年的话,相信会有不错的收获。

慢跑或长跑

这种方式会比散步的运动量大得多,适用于轻症患者。高血压患者的话,不能跑太长的时间,而且还需要长期坚持锻炼,这样才能够让血压平稳下降,消化功能增强。跑步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不要快跑。

太极拳

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太极拳动作柔和,多为大幅度活动,能够帮助人思绪宁静,从而减轻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患者练完太极拳后,会有明显的效果。

健身跑

在进行健身跑前,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作心电图运动试验,帮助自己检测心脏功能,血压对运动的反应性。不要求一定的速度,在跑步的时候如果产生头昏、头痛和疲劳感等症状需要立即停止。

3 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1、合理膳食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调节自己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是不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的,而又有很多食物是对降压有很好的疗效的,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格外注意自己的饮食。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并且要注意 限制脂肪的摄入。适量摄入蛋白质,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限制盐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2、注意戒烟限酒

烟叶内含有尼古丁使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而高浓度的酒精也会导致动脉硬化,使血压升高。

3、心理平衡

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