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可分为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对于血栓的预防,主要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好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在饮食上要注重低盐、低脂和低糖的摄入,要严格的戒烟戒酒,同时要把体重控制在合理数值内。如果有血栓的病史,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抗凝血类药物。导致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血液的粘稠度过高以及血流的速度较慢,加之血管内皮的损伤。
如何防止血栓的发生
1、养成睡前喝水以及平时多喝水的习惯,能有效帮助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能很好的预防血栓形成。
2、平时要多参加体育活动,运动能帮助血液循环,使血液更加稀薄,可选择的运动有骑自行车、慢跑、打太极拳和游泳等。
3、可通过饮食的方式来增加高密度的脂蛋白,能帮助血液通常,防止动脉硬化的出现,如洋葱、葡萄、菠菜和黄瓜等蔬菜。
血栓形成的症状表现
1、会突然出现头晕和视物模糊,并伴有手脚的乏力,甚至是嘴唇和舌头的麻木感,当脑部发生血栓会表现为不自主流口水。
2、血栓形成后会表现为胸闷和胸痛,在轻微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腿脚出现剧烈的肿胀和疼痛感,需要及时的就医。
深静脉血栓症状体征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
①轻度:下肢重垂不适,浅静脉曲张,踝部轻度肿胀。
②中度: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化,但尚无溃疡,久站后可出现胀痛,患肢中度肿胀。
③重度:站立后疼痛、肿胀更为明显,浅静脉明显曲张,足靴区伴有广泛性色素沉着,湿疹和溃疡。
表现:
1.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
2.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bof征阳性。
3.常伴有低热。
典型临床表现:下肢突发肿胀、增粗、疼痛、皮温高和肤色加深。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一、基本预防
1.手术中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2.规范使用止血带。
3.术后双下肢抬高20-30度,踝泵运动。
4.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
5.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有效的措施。
6.建议病人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脂。
二、物理预防
1.梯度弹力袜(GES):可预防血液淤滞和血管壁损伤造成的内皮过度牵拉,梯度压力形式为18、14、 8、 10、 8 mmHg,对增加血流最有效。
2.间歇充气压缩泵(IPC):最佳的压力梯度是踝部 45mmHg 小腿 30mmHg大腿20 mmHg。
3.静脉足泵(VFPs):可模仿人行走和负重时的情况。
4.肌肉电刺激。
物理预防的'禁忌 :
1.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下肢严重水肿者。
2.已存在静脉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者。
3.下肢局部情况异常(皮炎、坏疽、严重畸形)者。
4.存在下肢严重动脉硬化等缺血性血管病者。
药物预防:
目前证明对于高危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它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不增加术中出血倾向;常用的药物:口服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右旋糖酐40 和70、低剂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静脉预防:
1.戒烟,控制原发疾病,控制血压。
2.偏瘫患者避免患侧输液。
3.避免下肢输液。
4.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
5.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 。
6.穿刺部位如出现炎症反应立即重新建立静脉通道 。
7.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
8.推广普及留置套管针。
9高危人群术后常规抗凝治疗。
10.尽量避免术后无指征应用止血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