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跟大家分享从事艾灸事业十几年的心路历程,跟大家聊聊我的“寻艾之路”,真可谓真“艾”难求,其路漫漫……
上初中时开始接触艾草和艾灸,因舅舅是中医,从小耳濡目染,跟着舅舅学了不少中医知识和草药知识,对家乡各种土生草药颇有兴趣,也是从那时起萌生了从事养生事业的心愿, 高中时就开始鼓捣那种最传统的小盒子艾灸,一度搞得家里烟雾缭绕和皮肤烫伤,颇不受家人“待见”。有一次老爸肚子疼,许是受凉所致,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我好说歹说给灸上了一罐,居然一次搞定,从此家人逐渐接受了我的“胡作非为”。
大学毕业工作几年之后,总感觉职场不是我的用武之地,加上当时自己身体抱恙,多方求医未愈,遂决定辞职养病,因自己属寒湿体质,从小自觉体温偏低,查阅资料及请教舅舅之后,决定用艾灸自灸,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巧合,我的病居然被我自己用艾灸之法给弄好了,从此我就更坚定了从事艾灸事业的决心。
开设第一个艾灸馆之前,说实话我是有很大的忐忑的,专门请我同城的大学同学聚了个餐,出出主意,预测下前景,当晚我从他们的表情就能看出,我这艾灸馆多半是不好整,但是我自己坚信艾灸的效果,毅然决然的开了个艾灸馆。
刚开始,店里还是很艰难的,顾客少、经验少等这些困难一个也没落下,都经历过了,这也就是常说的“煎熬”阶段吧,随着顾客的满意度越来越好,转介绍也多了起来,店内生意慢慢好了起来,我在这个过程中对古法艾灸更加的偏爱,比如劲大力宏的铺姜灸,轻灵方便的麦粒灸等越来越熟练,随着对艾灸调理的深入了解,我逐渐意到艾灸其实是在调理人体的阴阳,阴阳平衡了一切都不是事。我更坚定的认为,艾灸必将大火。
从此,我踏上了“寻艾”的漫漫长路。(下期分享“市场火爆,踩坑N遍”,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艾灸三字歌
人之身,价无边。若有疾,体难安。去病法,有多端。
用艾火,最简便。取艾叶,日曝干。搓成球,名艾炷。
捻成条,叫艾卷。家常备,解急难。艾炷灸,着肤燃。
虽苦痛,力拔山。得脓坏,功效显。顽痞症,方可痊。
艾条灸,甚舒坦。温通经,热驱寒。虚可补,实可泻。
陷可拔,凸可按。闭可开,脱可敛。治百病,反掌间。
寒暑易,邪风传。起病急,症状险。速灸治,病不掀。
高热危,灸大椎。怕风寒,风门关。痰咳喘,肺俞痊。
食不洁,易腹泻。肠绞痛,苦不堪。急灸脐,肚中暖。
不间断,便自干。脓疮疖,肿热痛。灸患处,自然平。
治肺痈,灸前胸。脓血去,肺气通。心有疾,灸后背。
气血开,诸症退。肝血淤,寻肝俞。黄疸消,肋痛除。
脾胃虚,食纳减。免疫低,灸中脘。肾病重,灸腰眼。
浮肿退,周身暖。便不舒,灸天枢。溲淋漓,寻中极。
精不固,关元堵。带不止,暖小腹。乳有痞,乳根取。
经不调,三阴交。婴幼儿,苗初长。擅投药,易受伤。
灸身柱,健神经。除百疾,保安康。治乙脑,百会烤。
火力足,疗效好。结核病,甚烦心。对患处,日日薰。
乙肝病,颇难愈。灼肝俞,配三里。气不足,气海补。
血不旺,膈俞畅。肝气上,太冲降。肾水寒,烤涌泉。
灸丰隆,痰饮行。崩漏恼,隐白好。休息痢,肠俞愈。
肠痈凶,阑俞攻。畏寒人,补命门。头眩晕,百会薰。
拔气陷,力千钧。上星专,清鼻渊。迎香攻,嗅自通。
曲池穴,清血毒。诸般疹,一灸无。胸中闷,寻内关。
艾火近,立时安。命将休,关元灸。气欲散,神阙敛。
诸般癌,最耗人。常著艾,正气存。欲长寿,灸三里。
保健康,功无比。灸从久,莫间断。此一言,值万贯。
艾火香,上古传。护万民,登鹤年。
艾条五年和十年的区别?
什么是艾条的年份?三年陈指的也是艾的年份吗?
说到艾条的年份,对于刚开始接触艾灸养生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比较陌生。肯定您会问:什么是艾条的年份?三年陈说的就是艾的年份吗?几年陈的艾条比较好?
艾条的年份是指是几年陈的艾条。艾条的年份是根据艾叶的陈存时间来决定的。例如:艾叶晒干后,储存三年后制成的艾条就是三年陈艾条。艾叶储存几年后制成的艾条就是几年陈的艾条。
艾条常见的几种年份
艾条按照年份的不同,其分为:一年陈艾、三年陈艾、五年陈艾等。这几种年份的艾条都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为常用的。
用一年陈艾做成的艾条又称为清艾条。通俗一点的话就是:用当年新产的艾叶,晒干后制作成的艾条。三年陈艾则是将艾叶晒干后,储存三年后制成的艾条。五年陈艾则是艾叶储存五年后制成的艾条。
目前,艾条市场上有的商家甚至销售十五年陈的艾条。对此,吱声只能摇头一笑。在高速发展,快速消费的现代社会,商家都是逐利的,如果真的是储存十五年后再做成艾条包装销售,相信艾条价格也是高的比较吓人。真的等到十五后做成艾条再销售的话,估计黄花菜都凉了,也不太现实。
在家艾灸要从经济、效用方面考虑
如果您是在家艾灸养生的话,从经济、效用这两方面考虑,只要用三年陈艾或者五年陈艾即可,不必过于追求过高的年份。不说是否真的有的有那么高年份的陈艾条,从效用上考虑,艾叶真的陈存十五年后,还有效用吗?效用还好吗?这个有待商榷。
《孟子•离娄章》载:七年之病,蕲三年之艾
《孟子•离娄章》载“七年之病,蕲三年之艾”,民间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从中也不难看出,在古代,艾灸养生深入百姓。百姓们多以三年陈的艾条用的比较多。这些艾条也都是百姓自己手工制绒卷制的,既经济、实惠,效用也比较好。
话说回来,艾条不必过于追求过高年份,还是以坚持艾灸才是对的。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艾灸十几年,寻“艾”路漫漫”,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