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清明祛湿,保健有妙招

时间: 2023-03-13 16:23:58

清明祛湿,保健有妙招

点按手十二井穴 受访者供图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陈悦轩 陈子茵

岭南地区清明前后空气湿度大,加上人体内的湿气,很多人会出现大便粘马桶、胃口差、皮肤油腻、困乏等不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教授为你支招。

祛湿健脾胃

林国华教授介绍,南方清明前后雨水多,外湿易入侵人体,机体易为湿所困。但春天又是人体由藏转升、生发阳气的好时机,是排出体内寒湿的好时节。这个节气可通过祛湿护阳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要祛湿先要调理好脾胃,脾主运化,胃主腐熟。若脾胃功能失常,脾失健运,则痰饮水湿易积聚,犯于肺则出现咳嗽咳痰,留于胃则出现纳呆、腹胀、便溏等不适。胃失腐熟,则饮食易积,进而化热。随着病程的延长,可进一步出现脾胃阳虚的症状,如畏寒怕冷、精神萎靡、腹痛、大便溏泄或者便秘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怎么健运脾胃呢?林教授推荐生姜山药粥或者麦芽糖泡茶预防。生姜可健脾散水,山药健运脾气,两者合用煮粥,较易消化,共奏健脾养胃之功。而麦芽糖可健脾益气、滋养胃阴。

艾灸保健正合时

在保健方面,林教授建议日常在家可以常做艾灸,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激发脾经和胃经的气血,以健脾益气、温胃散寒。

儿童可灸身柱。“身柱穴”位于人体脊柱正中,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这个穴位是古代儿童必灸穴,可治疗感冒、气管炎、肺炎、惊风、癫痫、疳积等多种小儿易患病。另外它还有“助长”的作用,每日艾灸“身柱穴”10分钟,即可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中青年人灸足三里。俗话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足三里能理脾胃,调气血,补虚弱,助消化,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老年人可常灸关元,因其年老体虚,肾阳不足,灸之可培补元气,治疗诸虚百损。

林教授建议,日常在家看电视时可以干搓手脚,弹拨每一个手指、脚趾两侧至感觉轻微疼痛,并点按双手十二井穴(位于双手五指的指甲根边两侧)来提升体内的阳气,达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效果。

作者:陈辉、陈悦轩、陈子茵

来源: 羊城晚报

清明节气最适合「补阳养肝」!中医师推养生4大原则

清明,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会落在每年的4月4~6日交节,到了这个节气,自然界慢慢开始变热、阳气慢慢增加,最适合在这时候配合阳气而补身体;而清明节也是草木萌生的时节,加上白天变长、夜晚变短,很适合调整作息来养肝。

不过,在清明节气的时候,也会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困扰,所以除了补阳气,还要注意祛湿解热。名中医吴明珠也表示,在这种时节,建议可以遵照4个原则来养生,会得到更好的功效。

一、忌食「发物」

这个节气特别容易忽冷忽热,也是疾病容易复发的时候,所以建议不要吃太多容易引起「发炎」、「过敏」的食物,像是油炸类、辣椒、重口味调味料、加工食品、零食,或是海鲜、笋类、羊肉等;可以吃一些比较清淡的食物。

像是红萝卜、白萝卜、菠菜、荠菜、山药,或是苹果、桃子,也可以适量配一些花生、芝麻、枸杞来温补。

中医认为免疫力与「气」、「虚」有关。(示意图)

二、要「清毒解热」养肝

另外,春季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饮食最好选用平、甘、微温的品项,避免吃油腻生冷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

而春天肝旺的时候,多吃酸性食物会使肝火更旺,损伤脾胃。所以要多吃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三、祛湿温补

清除体内湿气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了运动以及饮食两大部份。少喝冰凉含糖饮料,尤其难消化的糯米类更是大忌,易阻碍脾胃化湿的能力。

饮食建议除了注意营养均衡,食材应该以高纤与蛋白质为多,碳水化合物与高脂肪则较少,口味清淡,食用过程中宜细嚼慢咽,饭后应该静虑,因此不管坐或行,都要放空,减少接触影音或3C产品,避免干扰气血在脾胃的运作。

四、多做缓和运动

在清明的时候,体内肝气最旺盛,虽然能让食欲大开,但也容易消化不良。建议可以在饭后多散步,帮助消化,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不要吃太快;也可以在平常的时候多做缓和运动,像是慢跑、游泳,让自己开始放松僵硬了一整个冬天的身体,太过激烈的运动反而会让肝气更不顺,所以不建议在这时候做。

去湿气的小妙招

去湿气的方法有:1、食疗祛湿。日常饮食中吃一些祛湿、排毒、消肿、利尿的食物;2、汗蒸祛湿。在汗蒸的过程中,人体会以汗液的形式来散热;3、泡脚去湿。使用花椒水、米酒水、艾叶水、生姜水等来泡脚。

我们平常所说的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认为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1、 食疗祛湿 。少吃寒凉食物,日常饮食中吃一些祛湿、排毒、消肿、利尿的食物,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不过需要长期坚持食用。常见的食疗方有薏米红豆汤、冬瓜排骨汤、健脾祛湿汤、玉米须汤等。甜、油腻食物也要少吃,油腻、甜食会影响脾胃的吸收,使湿气加重。

2、 汗蒸祛湿 。在汗蒸的过程中,可以让全身皮肤的毛孔都打开,伴随着高温,人体会以汗液的形式来散热,这些排出的汗液之中就含有大量的湿气,所以,通过汗蒸可以起到很好的去除体内湿气的作用。

3、 泡脚去湿 。使用花椒水、米酒水、艾叶水、生姜水等来泡脚。此外,也可以用食醋兑水泡脚、冬瓜皮煮水泡脚、吴茱萸煎水泡脚等方法来去除体内的湿气。

清明时节节令养生吃什么?

清明是我中华民族重大祭祖节日,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气候原因,时下做到节食养生是相当关键的。那么清明时节节令养生吃什么好呢?接下来就由老黄历来为大家答,一起来看看吧!
五谷清明时节养生要多吃谷类食物,如燕麦、荞麦、扁豆、薏米、花生、黄豆、咖啡豆、葵花籽等,这些种子植物营养十分丰富。另外,清明养生可多吃五谷汤,随意用自己喜欢的五谷搭配熬汤,或者煮粥都可以。谷类食物可以养肝、除烦、祛湿、和胃、润肠、补虚、增强抵抗力。
螺蛳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虾现在“清明虾”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雨水足,新虾未“散春”,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虾肚里有虾籽。
菠菜菠菜为春天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春季因肝阴不足所致的高血压、头晕、糖尿病、贫血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山药山药其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山药中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
荠菜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降低血压、健胃消食,还能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病。
香椿香椿是楝科植物香椿树的嫩叶,为春季佳蔬,尤以清明时节采摘为上。因此时芽叶肥嫩无丝,芬芳馨香。香椿不仅味美,且营养全面而均衡,其蛋白质含量居群蔬之首。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如何正确的祛湿?有哪些好方法?

正确祛湿的方法?

祛除湿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排除外湿的侵入,日常生活中,不要贪凉饮冷,少吃或者不吃寒凉的蔬菜、瓜果、海鲜、甜品的,比如西瓜、冰淇淋、蟹类、冰淇淋等。在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在夏天少吹空调。

第二、要防止内湿,中医讲脾喜燥恶湿,脾气强健,则脾主运化水液的功能正常,湿气有所去路。脾气亏虚,脾之运化功能受损,水液代谢障碍,则易聚集成湿。

因此,补气健脾为祛除内湿的重要办法。

一、可以摄入具有补气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和药物;

薏米粥

薏米有祛湿的功效,可配芡实、红枣、高粱米、莲子一起蒸煮,祛湿健脾的效果更好,早晚喝一次,或者下午茶来一杯都是不错的选择,祛湿又有营养,没有时间的朋友也可以直接食用薏米芡实莲子粉粥,又称五珍粉,效果是一样的,只是比较适合工作时间紧迫,没有时间熬粥的朋友,薏米芡实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都是常用的祛湿食材,生活中也很容易买到,可以试试效果。

玉米须煮水

将玉米须和玉米叶子一起煮水喝,有排湿利尿的功效,用这个水去除湿气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不要睡前吃,因为睡前吃不仅不会排除湿气,反而会让湿气加重,最好是早晨到中午之前这段时间饮用,效果更佳。

二、要保持情志舒畅,避免忧思伤脾。

三、运动祛湿

有的人可能在平时运动比较少,从而导致身体里面的湿气没有办法顺利排出体外,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多多跑步、打球,这样可以让汗水顺利的排出来,也可以让毛孔因此变得更为通畅,在帮助身体里面湿气排出和帮助毒素排出方面效果都很不错。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清明祛湿,保健有妙招”,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