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如何掌握艾灸的度?

时间: 2023-03-13 16:08:32

如何掌握艾灸的度

我们每天应该艾灸多长时间?可能在每位灸友的心中还是一个谜?我是否每天需要艾灸?我应该艾灸多长时间?那么几天算是一个疗程呢?每个疗程是否需要间隔?间隔多久合适?我想这些问题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话题,今天就着这些问题,来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是否每天都要艾灸?(这里面就要分三个层次来回答。)

1、如果您是治疗疾病,而且是慢性病,那么您在刚开始艾灸的时候,需要循序渐进地艾灸,开始的十天内,最好每天都要艾灸,自己体会灸感,逐渐延长艾灸的时间,以你适应为度。过去这10天后,感觉很好,可以继续这样艾灸,也可以隔日艾灸。如果艾灸的穴位太多,可以每日取几个穴位,灸够量,不要一次贪多,没有质量的艾灸,等于白做。

2、如果是急性病,炎症。可以狠灸。一天可以灸1-2次。也是在自己身体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如果感觉上火。可以配合降火的饮食,或点刺放血和刮痧。

3、如果是保健灸,可以隔三差五艾灸,每次选穴不要多,2-3个穴位,时间在1小时内完成。

可以说艾灸适合任何人,包括阴虚的。但是艾灸需要自己体会。如果感觉近期艾灸效果不好,那么就要停一停,选择其他方法协助调整。

二、我应该艾灸多长时间?

艾灸的时间长短,与您得病的时间长短有密切的关系。假如您有十几年的疾病,想在几天内有一个非常好的效果,那么你就不要选择艾灸,因为艾灸是一个慢功夫,得病时间久的,需要艾灸的时间也久。而且这不是一概而论,也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体质而决定。

常常会看到有人问,我需要几个疗程疾病会痊愈?回答这样的问题太难,因为疾病长在了我们的体内,很难完全把他抠出去。即使暂时感觉很好,不定哪一天遇到一点诱因就会发病。

一般慢性病艾灸还是应该以患处为主,见好就收,长期跟进,循序渐进。感觉不好的时候,可以使用艾灸,感觉不错的时候,可以停灸。感觉停滞的时候可以多种手段全上,这样治疗总会缓解一些病痛。慢性病用艾灸来治疗,就需要坚持,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人坚持一年半载,身体越来越好。而有些人坚持每天艾灸3-4个小时,又没有治疗具体的疾病,这样就显得过了,要知道过犹不及。

我们用艾灸治疗疾病,尤其是寒性疾病,病人有上火的迹象不是很明显。用艾灸爱上火的,阴虚的人较多,但是治疗疾病艾灸可以以火克火,当您艾灸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火气已经开始熄灭。

当我们用艾灸治疗疾病,有病的部位艾灸会帮你寻到,并帮你消除,帮你打仗。而没有疾病,我们用艾灸来补身体,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很好,需要艾灸助阳也只是隔三差五。如果我们本身元气很充盈,再用艾灸来补,就有一点帮倒忙了。

三、艾灸间隔多久合适?

一般治疗疾病,(要分疾病的种类)有些疾病我还是提倡乘胜追击。所以治疗疾病要分析着治疗,所有疾病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寒凉疾病适合长时间艾灸,坚持艾灸。当灸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感觉肢体更凉,这就是疾病由脏腑到经络,再由经络到体表。寒性疾病一般在春季的时候,感觉体寒更加严重,因为这个季节,人的汗毛孔是张开的,疾病开始外泄了。所以春季也是各种疾病好发的季节。还有夏季是治疗寒性疾病的最佳季节。冬病夏治也是这个道理。夏季属阳,寒邪在艾灸的迫使下,自己寻找出路,体表在这个时候,排寒湿比较顺畅。

炎症疾病,当炎症消失的时候,就可以撤掉艾灸,往往这样的疾病治疗起来痊愈率较高。

如果是治疗疾病,每天艾灸,自己把握,时间以自己适合为度,如果是为了保健,就要看自己的身体是否适合,适合到什么程度,这里的“度”很重要。我不希望大家盲目艾灸。如果感觉自己的身体不适,您怀疑是艾灸导致的,可以停掉艾灸。如果停掉艾灸很久了,仍然感觉自己的身体不适,那么有可能您患有其他疾病了。这个时候,不要以为是艾灸惹的祸,请到医院检查确诊。

艾灸的灸量也就是每次灸多长时间合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界定灸量呢?

艾灸的灸量涉及到每个穴位灸多久,每次总体灸疗灸多久,满足什么客观标准算是一个正确的灸量,除了专业艾灸师长期的经验积累,各有体会甚至绝招以外,广大的小白如何居家把握一个适合的灸量应是特别普遍的刚需所在。

教科书和 养生 网络热帖大多说每穴常规灸15-20分钟,总体每次灸3-5穴,整体时间大概1小时之内,这仅是一个一般性的介绍,并没有说明就灸到什么程度算是达到了“灸透”的程度。因为在艾灸临床,只有真正灸透,才能灸到有感觉,有灸感,有疗效。不能达到灸透的标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耍流氓。

显而易见,是否“灸透”才是判断灸量是否合适的唯一指标。那么达到什么程度即为“灸透”了呢?

每个穴位都是经络的驿站或者经络气血流动的汇聚点,也是艾灸输注能量信息、粒子量子交换、光热辐射同频共振的枢纽关节点。因此,艾灸的时候,穴位一定要被“打开”,以方便艾灸的光热辐射、信息和能量能够通过穴位和经络渗进身体里面去,进而通过温热应激,激发穴位的感受器,并进一步通过经络和间质网络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而不是虚浮在皮肤表面,仅仅产生刺热灼热的皮肤感觉,其实质上就是在烤肉,而不是在艾灸,不分穴位经络的单纯炙烤,其临床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灸透”之后的结果是穴位必会出现“灸感”,除了常见的穴位局部温热甚至刺痛以外,还应该会出现穴位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例如酸、胀、压、重、痛、麻、冷等。“灸透”的最高标准最好是能够“气至病所”,即灸感能传导直达病痛或者是目标调理部位。
在临床实践中,没灸之前,触摸穴位周围的肉、筋、骨头,通常比较僵硬,随着艾灸的进行,穴位周边的肉筋骨的组织会逐步发生改变,并能够通过触摸感受到,例如有弹性了,有韧性了,柔软顺和了,按压穴位,周边的软组织甚至骨头都会跟着动。不像没有施灸之前,比较僵硬,比较隔手和有违和感,上手一摸,大多只有皮动,其余的全部都不会跟着动。

除了消费者的主观“灸感”以外,有经验的艾灸师也能从自己的手法中,感知到是否“灸透”了,主要包括大约三个层面的变化: 第一层是形顺质柔 ,主要是指穴位周边的筋肉有弹性,关节灵活,性体恢复了正常的姿态; 第二层是气至病所 :灸友感受到穴位局部和相关部位热了、麻了、痒了,“灸感”舒适; 第三层是神清气爽 :灸友觉得整个身心都舒爽服了。

综上所述,正确的灸量应该是因人而异,因灸而异,辨人施灸,因势利导,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才对。

我有连续48年的生物医药全岗位工作经历(中医药研究员,高级 健康 管理师),为大家积累荟聚尽可能多的 健康 知识和经验干货,欢迎大家获取分享,敬请大家多关注,多点赞多评论!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具有专业性。以前很多网友,都会说艾灸经常交可以吗?那这个问题就是更具体,我们每天灸多长时间,每个穴位就多长时间。那么今天我就来讲一下这个比较专业性的问题。
每天教多长时间,或者每个穴位灸多长时间这个专业术语。叫灸量。
那这个灸量是什么意思呢?我先给大家解释下什么叫做灸量。

先给大家解释下什么叫药量。我们吃西药都会有一个药量,比如说一天三顿一顿,2~4颗。

这个就是药量,那么这个灸量也是个药量的意思。作用!
那么我们。灸量是多少呢!嗯,我们正常的成年人一次可以灸60~90分钟。

那么每一个穴位它的时间是10~15分钟左右。

这是一个正常人的灸量啊,一定要注意正常成年人。

比如说这个人患了严重的感冒,怕冷鼻子塞。头痛。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灸量提高到两小时,甚至是三小时。
这个人感冒好了之后又恢复到一个正常人的灸量!
那么老人和儿童的灸量是每次半小时。

每个穴位5分钟左右。

这个时候老人我们还要区别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比如说是一个60岁的老人身强力壮的,他的体质可能比那个壮小伙还要 健康 。天天去打太极,对吧?登山跑步。那么他的酒量又可以提高到一个正常成年人的灸量,假如说这个小孩对吧,他体质比较弱。那么我每次给他交20分钟。再根据艾灸后的反应灵活调整。
总之我们要掌握一个原则的就是,艾灸后一定要根治身体的反应及时做出灵活的调整。原先制定的计划可以根据艾灸后身体的反应。调整出一个合适的对策。千万不能死板硬套,按照原定的计划。我们身体反映才是指导我们这个艾灸,灸量是否合适的唯一标准。
中医讲究“阴平阳秘,精神乃至”,意思就是说不管什么疾病,都是因为阴阳失衡导致的,我们治疗目就是想办法建立新的平衡。艾灸作为中医治病的一种手段,其发挥作用主要是依赖穴位刺激和温热刺激,这个刺激我们就可以认为是灸量,灸量大小决定了艾灸疗效,但是这个刺激量是无法用定量去衡量。《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有“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之说。
灸量不单单是每次灸多长时间,其主要包括穴位选取,灸火大小,艾灸时间,艾灸距离,艾灸频率以及艾灸疗程等。临床灸量需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制宜,也就是说艾灸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穴位针对性的艾灸。
对于题主所说单次艾灸时间长短,其实在临床中也是没有具体限制,我们是需要根绝患者疾病的病情程度,患者本身体质以及艾灸时间、地点等因素综合考虑。比如夏天天气炎热阳气旺盛,我们艾灸时就需要尽量单次时间短,适当延长艾灸疗程,以防单次温热刺激太过导致患者出现伤阴症状。相反,我们在冬天艾灸时可以延长每次的艾灸时间,这样对于缩减疾病的恢复周期也是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单次艾灸时间的长短,还收到选穴的影响,对于头面部的穴位,一般艾灸时间不宜过长,而对于胸腹部穴位以及某些嗜热性穴位(如足三里)则可以适当延长单次艾灸时间。单次艾灸时间长短是需要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和归纳,不能千篇一律、一概而论。对于初学者可以适当缩短单次艾灸时间,这样可以防止刺激太多而得不偿失。
首先,这个没有准确的时间,和量。

古时人们艾灸都是用艾绒做成小艾塔直接放在人体穴位上,或隔盐灸、隔姜灸、隔蒜灸、还有隔附子饼灸。每个小艾塔为一壮,都是灸单数壮,1、3、5、7、9壮数,认为单数为阳。艾灸其实就是补阳。至于壮数多少是要看症状的,书上写有的病重的灸膏肓穴灸百壮。

现在人们都是保健灸,都是悬灸:艾灸盒、手持、随身灸罐。都是离开皮肤的,直接灸容易起泡,现在人爱美起个泡客人可不干了。还让赔偿说是烫伤。所以都是悬灸,当然也有直接灸的像督脉灸,不过很少。

悬灸的药效就要小了,不如直接灸。所以时间也没有太确定,普通的小灸条、小艾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没事,如果4.0或6.0的粗灸条时间就要少点了。当然要结合穴位的性,和客人的病症,时间上也有区别的。

一般大的艾灸 养生 馆都有中医技术主管辩证开穴位时间的。如果想调理身体还是去正规的艾灸管。

这个看个人体质及个人病的情况。对于大艾条来说,只有热力熏,熏时间长了,皮肤干燥,也累,还必须一个一个穴位灸,能坚持多长时间?即使能灸的时间长,估计人也坚持不下去。现在有一种新产品,是传统艾条的传承与创新,它与传统艾条的区别在于利用艾热、艾烟、艾精油,三管齐下,效率是传统艾条的几倍,而且方便,快捷,同时可以灸多个穴位,它燃烧15分钟相当于大艾条燃烧45分钟,每次可以灸几柱,重灸、连灸,灸透,效果好。人也不累。

图片供参考

静静的看你们这些人装13,这么多人就一个说对了半句。

又是这本书上说的这个,那本书上说的那个,我就想问一句:你们懂阴阳吗?

灸到什么程度算是伤阳,灸到什么程度会伤阴?

来个专业的,出来走两步

如何学好艾灸

作者/西安艾灸先生

现在艾灸界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神秘化艾灸,讲很多高大上的道理,又空又虚,但容易吓的住、骗得了初学者,这种倾向误人子弟,害人匪浅。另一种倾向是简单化艾灸,认为艾灸很容易,穴位也不需要找的很准,随便灸灸就有效果,这种倾向实属自欺欺人,不实事求是,让有这种想法的朋友开个艾灸馆去调理一下客户就知道自己多么肤浅和无知了。

要想学好艾灸,就要入门要正,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假以时日,才能略有小成,从容裕如地用灸法解决各种问题。

第一、要想进步神速,首先好好看书。多看一些艾灸书籍,反复研读,看的时候不需要记住,有印象就可以了。用到的时候记不清楚可以翻阅书籍,知识点也就慢慢加深了。艾灸市场的艾灸书籍越来越多,但好书并不多,大多数都是相互抄袭,粗制滥造。我推荐的有《谢锡亮灸法》 《灸绳》 《艾灸精华选读》 《灸法秘传》白话版等。这几本书推荐大家都看,相互可以参照,《艾灸精华选读》重点推荐给初学者,平实易懂,知识丰富,由浅入深。

第二、学习经络穴位知识和灸法的知识。要掌握好经络走向,常用穴位的准确位置和作用,常见问题的配穴等。艾灸的常用穴位并不多,《灸法秘传》一共采用到42个穴位。经络穴位参考书籍耿恩广教授《针灸取穴纲要》,再配合一个人体经络模型。

第三、多实践,多总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看书是远远不够的,现实遇到的问题要远比书上复杂多了,遇到书上有的问题,在书籍所载方法知道下进行,观察效果如何。效果好了,积累了实际的经验,效果不理想,要分析问题,再探索其他方法。

第四、艾灸是中医的艾灸,是和中药、针刺等一样属于中医的一种疗法,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脱离了中医理论的指导,艾灸无异于烤火。所以要想学习艾灸,必须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可以参考书籍秦伯未先生的《中医入门》,想深入全面学习的朋友可以学习大学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两本书,中医诊断学网上有朱文峰教授的视频,可以配合学习。

掌握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之后,就可以辨证施灸。比如有人头疼,如果是颈椎问题导致的头疼,就要调理风池、大椎、肩井等穴;某人是风寒感冒导致的头疼,需要艾灸风池、大椎、肺腧等穴;是肝火旺导致的头疼,需要艾灸太冲、期门、肝俞等穴;是血虚导致的头疼,需要艾灸百会、膈腧、足三里等穴;是血瘀导致的头疼,最好配合刺血了。

第五,艾灸是中医疗法的一种,有着巨大的优势,也有着不少的局限,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灸法来解决,也不是所有问题的最有解决方案是灸法。所以必须要学一些其他疗法,比如刮痧、拔罐、按摩、刺血等,用以配合艾灸,会很好的提高艾灸的效果。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如何掌握艾灸的度?”,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