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艾灸外陵穴,调理肠胃,行气活血

时间: 2023-03-13 16:40:42

艾灸外陵穴,调理肠胃,行气活血

艾灸,是用艾条或艾炷在穴位上施灸,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的主要功效是行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的作用。艾灸是一种养生保健的好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在家自行艾灸,达到温助阳气、提高免疫力、祛除疾病的目的。艾灸调理,是中医治疗疾病中很重要的疗法。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临床针灸、按摩的刺激点。穴位又称孔穴、穴道。 人体经络上的穴位有十四经脉361穴;奇穴114穴,共475个穴位。进行艾灸时,一定要提前把相应穴位选择好,这是可以达到良好效果的前提。

今天,灸哥吕光亮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外陵穴,艾灸此穴也有很多有益之处。外陵穴位于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取穴时,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阴交)旁开2寸处,当天枢下1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此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

外陵穴的含义指胃风吹扬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外,指本穴气血作用的部位在经脉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脾土微粒输送胃经之外。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 诸穴,胃经下部气冲穴等穴传来的天部风气及风气中夹带的脾土尘埃,上下风气交会后在本穴形成了一个风气场的驻点,在穴周外部形成了脾土堆积的土丘,故本穴名为外丘穴。

艾灸外陵穴可沉降胃经经气中的脾土尘埃。在中医学上,艾灸此穴可以治疗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痛经、疝气等。

在现代临床运用上,常用于治疗阑尾炎、输尿管结石等。

艾灸容易找穴难,很多艾灸爱好者对确定穴位这一步骤没有十足的把握。其实艾灸不同于针灸,针灸对穴位的确定方面要求十分精准,因为针灸对应的就是一个点,刺不中则无效。艾灸也要对应穴位,但是艾灸是皮肤范围相对大一些,能够以面盖点,所以不需要百分百的精准。一般来说,在查找穴位时,知道大概位置,按压这个位置附近,如有酸胀麻木的感觉,即为穴位所在之处。如果大家对查找穴位有疑惑,或者不知道艾灸什么穴位,可以留言,健康大科普第一时间回复大家,为大家解惑。

艾灸具有很好的功效,但也要注意安全,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被烫伤,影响美观;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应采用温和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和眼球部位不要灸。艾灸时应注意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也要注意舒适、自然,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穴位疗法中,艾灸疗法最为有效。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调理治疗,都可以经常艾灸。艾灸一向讲究循序渐进,坚持就会有效果。如果没有艾灸条件,可以使用按摩或刮痧疗法。知艾者福,善艾者寿。灸哥吕光亮愿为大家解答一切关于艾灸的问题,中医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们国人共同去挖掘!

外陵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外陵在天枢下几寸

1 外陵准确位置图在下腹部,当脐中下(天枢)1寸,距离前正中线2寸处。

简易取穴:仰卧,先找到天枢穴,再向下1寸处即是。

2 外陵穴穴位解剖在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

3 外陵穴功效作用功效:调理肠胃,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作用机制:1.外陵穴属胃经,位于下腹部,内应肠腑,故可调理肠胃气机,具有行气止痛,利湿止泻之效,治疗各种肠胃疾患;2.阳明经多气多血,循经小腹,与胞脉之气血相通,内应胞宫,本穴又位于下腹部,故可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以治疗妇科疾患。

4 外陵穴常用配伍疗法1.配气海,关元,太冲,三阴交,阳陵泉,理气活血,通经止痛,治疗气滞血瘀之痛经,月经不调。

2.配滑肉门,血海,足三里,疏风解表,活血通络,治疗气血虚弱复感风邪之瘾疹。

3.配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内庭,泄热通腑,活血消痈,治疗热结大肠之肠痈。

4.配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公孙,针刺补法,针后加灸,补虚散寒,治疗下焦虚寒之腹胀,腹痛,泄泻。

5.配足三里,大横,公孙,合谷,天枢,神阙,温中散寒,治疗寒积腹痛。

6.配三阴交,太冲,理气止痛,治疗气郁疝气痛。

肚脐两边是什么穴位

天枢穴。

天枢穴在腹中部,取穴的时候,从肚脐正中向肚脐左边或者右边水平量取两寸,天枢穴就在距离肚脐正中两寸的位置。

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能够调动大肠经的元气,对肠道有着双向的调理作用。腹痛、腹泻、便秘,都可以通过它来调理。

扩展资料:

天枢穴的由来:

该穴之名意指本穴气血的运行有二条路径,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

本穴气血物质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门穴二穴传来的风之余气,其二是由气冲穴与外陵穴间各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胃经上、下两部经脉的气血相交本穴后,因其气血饱满,除胃经外无其它出路,因此上走与胃经处于相近层次的大肠经,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输送,故名。

人民网-艾灸天枢穴和三阴交 可以缓解腹泻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艾灸外陵穴,调理肠胃,行气活血”,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