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督俞穴,膈俞穴,肾俞穴,脾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关键词:补中益气升血压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病情轻微者表现为头晕、头痛、食欲缺乏、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表现为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低血压会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而诱发其他疾病。中医认为,低血压是由中气下陷、肝肾亏虚等原因造成的。在相关穴位施灸可提升阳气,改善脏腑功能,补中益气,从而改善症状。
重点艾灸穴位:
【具体艾灸疗法】
方法一:隔姜炙
1、取督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将新鲜的老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姜片,在姜片上扎数个小孔,然后让患者取俯卧位,把姜片放置在要施灸的穴位上。
2、将中艾炷放置在姜片的中央,点燃艾炷施灸。当患者感觉疼痛时,可略抬起姜片旋即放下,反复操作,以缓解疼痛。当艾炷燃尽后更换第二壮。每穴灸5〜7壮,每日灸1〜2次。
方法二:艾条温和炙
取足三里、三阴交,此两穴可自灸,以便控制温度。取舒适的体位,点燃艾条的一端,火头对准穴位皮肤,距离皮肤3〜5厘米高度施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疼痛感为宜。每穴灸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曰灸1〜2次。施灸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以免火头接触皮肤或者艾灰掉落在织物上。
【辅助治疗方】
低血压患者可以在艾灸的同时通过简单的自我按摩来辅助治疗。按摩百会、心俞、素髎、涌泉、神门、风池等穴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升高血压,改善低血压的症状。按摩疗法要长期坚持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专家叮嘱】
低血压患者应注意饮食搭配,多食用桂圆、莲子、大枣、桑葚等,以健神补脑,强健身体。宜选择富含蛋白质、铁、铜及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肝类、蛋类、鱼类等。忌食生冷及破气的食物,如萝卜、芹菜、冷饮等。低血压患者平时要多注意锻炼身体以改善体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