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痛经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时间: 2022-12-17 22:28:49

艾灸穴位:气海穴,中极穴,血海穴,三阴交穴,行间穴,次髎穴,水道穴,子宫穴,地机穴,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关元穴,命门穴,子宫穴,足三里穴,

关键词:活血化瘀除湿寒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的病症。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影响工作及生活。中医认为,痛经是由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身体虚弱、肝肾亏虚引起的,在相关穴位施灸可调和气血、祛除湿寒、补益肝肾,从而改善痛经的症状。

重点艾灸穴位:

痛经艾灸

【具体艾灸疗法】

方法一:艾条温和炙

取气海、中极、血海、三阴交、行间等穴位,按照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合适体位,施灸者站立在患者身侧,点燃艾条的一端,火头对准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施灸,以患者感觉有温热感而无疼痛感为宜。每穴灸10〜15分钟,以灸处皮肤潮红为度。此方法要在两次月经之间进行。此灸法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痛经艾灸

方法二:艾条温和炙

取次髎、中极、水道、子宫、地机等穴位,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合适体位,施灸者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穴位施灸,火头距离皮肤3〜5厘米高度,以患者感觉舒适而无疼痛感为宜。每穴灸10〜15分钟,以灸处皮肤潮红为度。此灸法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痛经艾灸

方法三:艾条温和炙

取肝俞、脾俞、肾俞、关元、命门、次膠、 水道、子宫、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合适体位,施灸者点燃艾条的一端,火头距离皮肤3〜5厘米高度,火头对准穴位施灸。以患者有温热感而无疼痛感为宜。每穴灸10〜20分钟,每 曰1〜2次。此灸法最适用于气血不足型痛经。

痛经艾灸

【小小饮食方】

山楂桂枝红糖汤:

原料: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

做法: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此方温经通脉,化瘀止痛。主治妇女寒性痛经。

姜枣红糖水:

原料: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

做法:将干姜、大枣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此方温经散寒,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