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霜降|秋冬手脚冰凉,其实是卫气不“固”了

时间: 2023-03-27 16:58:15

霜降一到,秋天就要画上句号了。古人说:“夫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露是润泽,霜是杀伐,霜降之后就是残秋了,寒风带动着枯叶一片片的往下落,世间万物都呈现出一副颓败的美感。


身在城市里,对节气的感知度算不上高,也难得在霜降时看到“霜落满枝头”的景象。但这几天,我出门遛弯时却发现,市场上被霜打过的柿子变得格外娇嫩、可爱,忍不住心生欢喜买了一两个回家品尝,都是沁人心脾的甜,在冷肃的深秋里给了身体很好的慰藉~




每到这个秋冬转换的时期,我都要提醒大家,要注意“固”卫气了!


因为“寒气”入侵身体,最先伤到的就是卫气。它是属于阳气的一部分,就好像身体的“卫士”一样,时常浮在我们体表帮助身体抵御外邪,保持身体温度。

卫气有没有固住,最重要的就是看你手脚冰凉的情况。而手脚冰凉的程度,反应的其实都是我们体内气血的强弱。


我们可以把身体当做是一片湖,湖面就是卫气,湖面下的水则是血液。这时候一阵寒气刮来,整个湖面就结冰了,但湖面下的水还是温暖畅通的,血液依然在流通。

这就属于卫气已经开始“不固”的表现。这些姑娘们大多只是觉得手脚冰凉或者麻麻的,但没什么疼痛的感觉,皮肤颜色会比较白。这种情况,就需要先提振全身阳气,让卫气活跃起来,艾灸就是个不错的方式,运动也可以,能很快的让气血流通到四肢。


但如果卫气一直没有“固”住,身体内本身阳气又不足,霜降之后,寒气就很容易入侵到我们身体内部,“寒则血凝”,紧接着,连血液也冻住,瘀滞了。这些姑娘,不仅容易感觉到手脚冰凉,连皮肤颜色也是带着点青紫,严重点的还有疼痛感。

这种情况,一定要记得先活血,再补气血。因为在气血瘀滞的情况下,单单只是补气血,只会让瘀滞的情况更严重,不仅补不进去,还容易补上火,反而是得不偿失了。




如果你已经开始感觉到自己手脚发凉了,就可以喝这碗霜降羹,它不仅补气,还能活血,可以从身体内部来帮我们“固”卫气,一直喝到立冬的时候,手脚冰凉的情况会缓解很多。

霜降羹的主要食材有醪糟、山药、桂花、藕粉,几乎都是属于秋天独有的风物,天寒之后,热乎乎的煮一碗这样的霜降羹饮下,再哈一口带着酒香的热气,会感觉全身都是暖烘烘的~


醪糟,古人称之为醴,不少人还会叫它酒酿、甜米酒、江米酒……,制作方法虽然南北间会有些许差异,但大体都是以糯米为底。

醪糟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补气,还可以活血。

糯米本身就能补气、补血,把糯米酿成醪糟后,糯米就带上了酒性,酒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流窜,能走全身经络,把气血带动到身体各处。醪糟这个特性,对姑娘们太重要了。


因为很多时候,只有把旧的血液排出去,身体才会源源不断的生出新血。如果有多余的淤血,身体是不会再生出新血的。而醪糟就很好的权衡了这点,所以,产后的妈妈,平时比较容易痛经的姑娘们尤其适合多吃一点。


除此之外,我还会添加一些桂花,它性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熟悉桂花的都知道,它的香味穿透能力是很强的,这股穿透力也能够打通我们身体瘀滞的气血。

而其他食材,山药和藕粉都是健脾的,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脾胃补好了,气血也可以源源不断的生出,温养我们的身体。


醪糟可以自己做,也可以直接在市场里买,一般来说,汤汁比较清澈的,碗底会有少许淀粉沉淀的会比较好。山药我一般用的是铁棍山药,它做出来的甜羹会有种自然的粘稠感,比较顺滑。

藕粉的话,带着点微红色是最好的。在挑桂花时尤其需要注意,一般熏硫的桂花香味都会比较刺鼻,好的桂花,味道带着清香,闻起来也是神清气爽的。

食材:醪糟 100g / 山药 50g / 藕粉 适量 / 桂花 适量

做法:

1、将山药削皮,切成小块。烧一锅水,等煮开后倒入山药煮10分钟左右,再捞出来。

2、如果锅里的水不够了,可以再加一点水,烧开后,放入醪糟搅散。煮10分钟后再放入山药,熬煮20分钟左右。

3、取一个小碗,倒入一点点热水,把藕粉化开。然后把藕粉汁倒入锅中搅拌,等到汤汁变得浓稠就可以起锅了。

4、取出放到碗里,撒上一点桂花。就可以吃了~



这碗霜降羹的味道是甜丝丝的,有点滑软,本身是不需要额外加糖的。吃的时候可以多搅拌一下,让桂花的香气融入到甜羹里,这样吃起来还会觉得唇齿之前全是香香的~




对于手脚冰凉的姑娘们来说,在秋冬时艾灸是很重要的事。一是能帮身体驱散寒气,二是这些姑娘本身阳气不足,艾灸能补充一点阳气,对她们来说反而是件好事,能够顺利的在冬天时进行“收藏”,滋养我们的五脏六腑。

这时候艾灸,我会比较建议灸劳宫穴、涌泉穴、关元穴、足三里穴这四个穴位。

劳宫穴、涌泉穴,调动全身气血,活跃卫气

当你感觉自己手脚冰凉时,可以艾灸劳宫穴和涌泉穴,快速的调动全身气血,让卫气活跃起来。它们分别在我们的手以及脚上,有行气调血的作用,平时按摩一下也很管用。


关元穴、足三里穴,补阳气,充盈卫气如果你想在日常中为身体填补阳气,让卫气充盈起来活络气血,那么可以艾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关元在我们的肚脐下方,是温补阳气最强大的穴位,而足三里穴则是在膝盖上,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秋天艾灸一定要注意保暖,刚刚灸完也不要立刻洗澡。艾灸时我们的毛孔是打开的,很容易被各种寒邪、风邪入侵身体,最好是等一个小时之后再用温水洗澡。




霜降,对古人来说,是一场美景。不管是树木,还是花朵,当它们凝结成一颗颗白霜时,世间万物都变得风雅、出尘了。

1.吃柿子

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道也会更鲜美,《随息居饮食谱》里说:“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深秋燥气重,很多姑娘会觉得整个人干干的,喉咙干痒,吃点柿子就不错。但柿子性凉,每天不要吃太多,1~2个就可以了。


2.赏芙蓉

霜降时节,百花都已经凋谢了,唯独芙蓉傲然挺立在枝头。古人称它为“拒霜花”,就像一位高洁的文人,一身正气,凌霜不惧。芙蓉入肺经,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肺火重、时常咳嗽的姑娘们尤其好。


3.《遵生八笺》云:“八月望后少寒,即用微火暖足,勿令下冷。”

霜降之后,地气越发寒冷,不适合穿过于单薄的鞋子了。每天晚上睡觉时,可以用热水泡泡脚,如果觉得自己寒气比较重,可以加一点艾草,水的温度不要太高,40度左右就好,可以帮助我们加速血液循环,驱除寒冷。


-END-

霜降之后,冬天就真的快来了,寒气逐渐占据主导位置。这时候,不管是喝一碗热羹,还是早早的穿上厚衣,都是对当下时节最好的回应,也是对身体的一种细心呵护。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霜降|秋冬手脚冰凉,其实是卫气不“固”了”,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