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盲目艾灸不可取!艾灸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时间: 2023-03-27 16:36:49

盲目艾灸不可取艾灸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艾灸是一种可以祛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中医传统疗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艾灸强调由内而外的调理,“艾灸则通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艾灸的功效及其应用


1、温经散寒:艾灸通过燃烧产生的热气渗透,温通经络,透达脏腑,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胃脘痛、腹泻等疾病。


2、扶阳固脱:艾火纯阳,益气温阳,升阳举陷。《灵枢·经脉》:“陷下则灸之”。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



3、活血散结:灸法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合,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瘿瘤、瘰疬等。


4、防病保健:艾灸可激发人体正气,调节阴阳平衡,阴平阳秘,可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有助于长寿。


5、引热外行:艾火的温热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使热有去路,从而引热外行。对一些实热病证如带状疱疹、丹毒等,可以达到”引郁热之气外发”的效果。




艾灸备受各类人群的推崇,随着对艾灸认识的加深,艾灸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但是艾灸并不是人人都适用。



不宜艾灸的人群


1、外感热病及邪热炽盛的病人属于实热人群,一般不宜施灸。阴虚热证也可使用灸法,但应把握施灸量不宜过大。


2、极度疲劳,过饥、过饱、大汗淋漓者忌灸,避免太过虚弱导致晕灸;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或钢钉植入者应当谨慎艾灸。


3、妊娠期女性不能艾灸,尤其是在腹部及腰骶部,因艾灸的通络活血及其热刺激作用,容易导致孕妇滑元不稳、甚至滑胎。


4、经期妇女不建议艾灸,尤其是月经过多的女性(月经量特别少的可以艾灸)。若艾灸的话应在月经前5-7天艾灸或者经期结束后艾灸。


5、5岁以下儿童慎用艾灸,中医认为小儿生长发育迅速,生机蓬勃,为“纯阳之体”,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得病后易从热化,临床小儿热性病最多,且传变迅速。因此给孩子艾灸应当慎重。


6、患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或在高热、昏迷、抽风期间不能艾灸;情绪不稳定、无自制能力的人,例如醉酒、精神疾病的患者等,也不建议艾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艾灸时应当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不宜同时开空调或对着吹风扇;施灸过程要感受体表温度,避免烫伤,且需要防止燃烧的艾绒脱落,烧伤皮肤和衣物。


2、艾灸使体表毛孔腠理打开,因此灸后应当注意防风保暖,2~3小时才可以洗澡和游泳,避免造成风寒湿邪入侵。


3、艾灸前后均可适量喝温开水(绝对不能喝冷水或冰水)。


4、艾灸周期内不宜吃生冷的食物水果、冷饮等,如同把火苗浇熄,不利于起到温经扶阳的作用。




如果你对推拿、针灸有兴趣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中医

如果你想改善自己与家人的健康

关注并私信“666”,领取21节中医入门视频课

艾灸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艾灸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 体热者不宜艾灸灸法本身就是热灼的刺激,火为阳,热能伤阴,古人认为阳证、实证、热证及阴虚阳亢之症,像高热惊厥、神昏、中暑、中风闭证、吐血、咯血等均不能使用艾灸。

2 过饱过饥者不宜艾灸生活中对于过饱过饥者来说,是不宜进行艾灸的,其中过饱者进行艾灸,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过饥者进行艾灸,则很容易出现疲劳、体虚等不适情况。

3 面部不宜进行艾灸艾灸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热能,人体肌肤敏感的部位,例如五官、心脏部位、表浅的血管部位、重要的筋腱等部位,是不能艾灸的,否则很容易导致人体皮肤损伤。

4 时间不宜过长进行时,艾绒一定要用陈艾制作,艾绒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64度以下,防止火力猛烈,疼痛剧烈,时间过长很容易对人体的肌肤造成刺激,不利于人体肌肤健康。

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提到艾灸应该注意什么,或者有什么禁忌,这些有的是先人总结的,但是更多的是我的经验。
1.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我们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
3.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4.如果你想怀孕,刚刚灸后就马上同房,这时的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你在同房,这个时候,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已经适合精子的着床和存活生存。当然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有的男性精子成活率很高,往往环境不利也能生根发芽,而有的种子质量不高,即使放在宽松的,高质量的土地里照样长不出好庄稼。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5.大悲,大喜,大怒,这样情绪不稳定,艾灸的效果会打折扣。太肌.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
6.要注重灸料的质量,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不燥,比较柔和,便于点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
7.施灸的程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这里说的是施灸的程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次序不乱,不会遗忘。
8.施灸时间,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9.很多人问,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如果是热水,可以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钟后,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此时在用热水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10.施灸的反应,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11.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么性质的?属寒还是属温,如果艾灸过程中,你边吃边艾灸,对于胃气也是一个挑战。有胃肠疾病的人千万不要这么盲目施救。
12.艾灸的返病现象,在艾灸的过程中,往往有的人很快见效,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这要看是什么疾病?病长多久?另外人与人也不同,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同一个症状,同一种表现。
有返病现象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现象。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拨争状态,也体现正气在一点点积累。

艾灸的七个禁忌不可不知

相信大家对于艾灸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盛行的一种养生方式,也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来缓解一些病症,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但是艾灸也是存在一些禁忌,需要大家知道的,接下来将为大家讲解艾灸的七个禁忌,希望能给各位提供正确参考。

禁忌一

艾灸要选对部位,人体很多部位是不可以进行艾灸的,只要是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因为会容易形成瘢痕,会对自己的外观造成损伤。

禁忌二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部位不要进行艾灸,除此之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这些部位比较敏感薄弱不可以进行艾灸。

禁忌三

在进行艾灸后半小时内要避免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需要自己多喝一些温开水,这样可以有助于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

在进行艾灸时一定要集中思想,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

艾灸一定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这也是很重要的,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好确保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

艾灸是需要做好防火措施的,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

冬季艾灸要注意暴露部分体表部位,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以上为大家讲解的关于艾灸的这七个禁忌我不能够忽视,虽然说艾灸确实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对于改善健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是需要讲究合理正确的方法才行的,如果盲目乱行的话,那么有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一些损伤,希望大家都能够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盲目艾灸不可取!艾灸的禁忌与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