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膻中穴,列缺穴,肺俞穴,风门穴,
风寒哮喘
风寒外袭导致的哮喘,症见咳嗽、咯吐稀痰、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苔薄白等。治疗当以祛邪利肺为原则,可酌用灸法。
特效穴位:
方法一:隔姜灸膻中穴
快速取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隙。
艾灸方法:艾炷隔姜灸膻中穴3〜5壮,每天1次。
方法二:温和灸列缺穴
快速取穴:自己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在食指尖到达之处即列缺穴。
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列缺穴5〜10分钟,或艾炷灸3〜5壮,每天1次。
方法三:隔姜灸肺俞穴、风门穴
快速取穴:由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第7颈椎)向下数3个椎骨(第3胸椎),在其下向左右两侧分别量取2指宽 (食指、中指并拢)即为肺俞穴。
艾灸方法:艾炷隔姜灸肺俞穴、风门穴各5〜7壮,两侧穴位同时灸,每天1次。
中医提示:
痰热哮喘不宜灸,其症状多见咯痰黏腻色黄、咯痰不爽、胸中烦满、咳引胸痛,或见身热口渴、大便秘结、苔黄腻。
体虚哮喘
体虚哮喘由病久肺气不足所致,症见气息短促、语言无力、动则汗出、舌质淡或微红。如喘促日久,以致肾虚不能纳气,则神疲气不得续,动则喘息、汗出、肢冷。治疗以调补肺肾之气为主,可酌情用灸。
特效穴位:
方法一:隔姜灸肺俞穴、膏肓穴
快速取穴:由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第7颈椎)向下数3个椎体(第3胸椎),在其下向左右两侧分别量取2指宽 (食指、中指并拢)即为肺俞穴。
第3胸椎向下数1个椎体(第4胸椎),在其下向左右两侧分别量取4指宽(除拇指外)即为膏肓穴。
艾灸方法:艾炷隔姜灸肺俞穴、膏肓穴各5〜7壮,可两侧穴位同时灸,每天1次。
方法二:温和灸太渊穴
快速取穴:伸臂侧掌,在腕横纹桡侧轻触挠动脉,从感觉到搏动处稍往桡侧移动至凹陷处即太渊穴。
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5〜10分钟,或艾炷无瘢痕灸1〜3壮。
中医提示:哮喘伴有支气管炎者,应在哮喘发作缓解后,积极治疗支气管炎。发作严重或持续不解者,应配合药物治疗。
哮喘须注意预防。天气转冷及时添衣;过敏体质应注意避免接触致敏原。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