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中医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医讲究从多方面对身体进行调理,无论是对疾病的预防还是身体的调养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广大普通人来说,最为熟知的中医理疗非拔罐和艾灸莫属。艾灸跟拔罐都是已经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医疗法,关于艾灸,其实就是针灸中的一种,主要是使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者是艾柱,熏烤穴位达到保健作用。
那么,关于在进行艾灸时,需要对哪些穴位进行艾灸才有用,对应的作用又是什么?
一、艾灸的好处
在了解关于艾灸的具体情况之前,首先要清楚进行艾灸具体有什么好处。一般来说,艾灸的好处主要有三个。
第一,进行艾灸可以通经络驱散湿气和寒气
从中医的角度来比喻,体内的阳气就像太阳,如果阳气充足,就相当于阳光灿烂,天气晴朗,但是如果体内阳气不足,那么湿气和寒气就会“横行霸道”,引起关节炎、腰腿疼痛等不适,进行艾灸可以帮助驱散这些湿气和寒气,加快气血的运行,当气血运行顺畅时,经络就通了,而中医又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正是艾灸可以通经络、祛寒湿达到止痛的效果。
第二,进行艾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疾病
中医将命门比作是一个小火炉,如果火炉中的火很旺盛,那么生命力就很强,相当于人就活得长寿。因此,要经常给小火炉加火,进行艾灸就是一个加火的手段,通过对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火炉中的火一直旺盛,人的精力变得充沛,抵抗力增强,疾病也自然少找不上门。
第三,艾灸还可以提升体内的阳气
体内有充足的阳气的人,精力很充沛,而阳气不足的人,整个人会变得精疲力尽,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而且还可能出现怕冷、遗尿、崩漏等疾病的出现,做艾灸可以激发体内的阳气,通过艾条对特定穴位的熏烤,阳气又会充满体内。
那么,进行艾灸是一门技术活,针对哪些穴位进行艾灸才有作用呢?先给大家2个建议:
首先,艾灸神阙可以激活元气。神阙其实就是人体任脉上的一个穴位名称,也就是肚挤眼,有很多疾病都是因为元气不足引起的,而只要激活元气,疾病也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治疗,要想激活元气,就找到神阙穴位进行艾灸吧,这里是元气“居住”的地方。
其次,艾灸大椎穴可以疏风散寒,消除疲劳。大椎穴在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之间,如果长时间低头工作引起的颈椎不舒服,或者是用脑过度导致的头晕脑胀,都可以艾灸大椎穴,大椎穴还叫百劳穴,可以知道这个穴位是专门掌管各种疲劳的。
虽然做艾灸有很多好处,但是如果是自己在家艾灸的话,一定要注意正确的艾灸手法,找对穴位进行艾灸,在艾灸的时候要认真,防止感染,最重要的是做艾灸要循序渐进。
参考资料:
白云绮 姚洁琼 李晓蔻 崔慧娟,《海盐、砭石热敷与艾灸对于穴位影响的物理学分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2017年02期.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身体有时也是很脆弱的,不小心就会扭伤。一般扭伤后行动起来就会很不便,很久才能修复好,那么这时候也是可以利用艾灸的方法来治疗扭伤的。以下是我推荐扭伤后艾灸的穴位知识,欢迎阅读!
扭伤后艾灸的穴位
1.颈部取风池、天柱、列缺、后溪;
2.肩部取肩髎、肩贼、肩中俞、肩贞、隔俞、条口;
3.肘部取曲池、天井、尺泽,小海;腕部取阳池、阳溪、阳科;
4.指部取阿是穴;
5.腰部取肾俞、腰阳关、后溪;
6.髋部取环跳、秩边、承扶;
7.膝部取膝眼、阴陵泉、梁丘、鹤顶;
8.踝部取昆仓、丘墟、解溪。
扭伤艾灸的方式
①艾炷灸:每穴施灸3~5壮,每日1~2次。
②艾条灸:取所需等穴位,艾条悬灸,每穴5~10分钟
艾条悬灸,每穴5~10分钟,阿是穴可灸至20分钟,每日1~2次。
③隔姜灸:老姜片上置艾炷灸3~5壮,每日1~2次。
④隔姜硫黄灸:老姜片上置预制之硫黄灸料,点燃灸至穴位灼热时压灭,每日1次。
脚扭伤了的治疗方法
1、分清伤势轻重
①如果脚扭伤后能持重站立,勉强走路,说明扭伤为轻度,可自己处置。
②如果脚扭伤后足踝活动时有剧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着疼的地方在骨头上,并逐渐肿起来,说明可能扭伤到骨头,应立即去医院摄片诊治。
2、正确热敷冷敷
①扭伤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时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缩凝血,控制伤势发展。用冰袋或者凉湿毛巾冷敷,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内出血、肿胀、疼痛及痉挛。
有时候身边没有冰袋,那么最简单的办法是用凉水侵湿毛巾敷在扭伤脚的部位,或者直接取来半盆凉水把脚放进去。冷敷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中间停一个小时之后进行第二次冷敷。
扭伤的注意事项
1、要休息,避免被扭伤的脚用力着地,受伤后马上休息,可以促进较快地复原,减少疼痛、出血或肿胀,以防伤势恶化。
2、在扭伤初期,肿胀和疼痛逐渐加重,应停止活动,抬高患肢。待病情趋于稳定后,只要不是很痛,可逐步加大足踝部的活动。
3、要定期到医院去做X光检查,脚部扭伤一般不会骨折,常见的是软组织损伤和韧带拉伤,拍片子是为了排除骨折或者关节错位。
4、观察露出脚趾或手指的颜色,若有疼痛、皮肤变色、麻痹、刺痛等症状,表示包得太紧,应解开重包。
5、可以外用跌打损伤药物,比如外涂红花油,活络油,云南白药喷雾剂,活血止疼酊之类的外用药物。外用药物最好是在受伤一到两天之后使用。
6、受伤后平时要把伤处抬高于患者心脏高度,可以止血止肿。坐在沙发上时用一个凳子把扭伤的脚放在凳子上。
②24小时后,破裂血管流血停止,这时可用热敷,促使扭伤处周围的淤血消散。确诊没有骨折和关节错位之后,接下来等扭伤过24小时之后才可以热敷。
热敷之后还可以加压,先用干净敷料盖住伤口,用手、绷带等压迫患处,可减缓伤势恶化,包扎时,从伤处几寸之下开始往上包,大约以一半左右做螺旋状重叠,以平均且稍加压力的方式逐渐包上,但经伤处时要松些,保证伤肢血液循环畅通。
3、正确按揉扭伤
扭伤初期,以在血肿处做持续的按法为好。24小时后做揉法,以肿处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擦揉。
4、合理正确用药
①扭伤初期,不需内服药,不宜外敷活血的药物,以免血流更多,肿胀更大,必要时用点“好得快”喷洒伤处,会感到舒服点。
②24小时后,内服些云南白药、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消肿后就不必内服和外敷药物了。
5、石膏纠正骨头
①刚上石膏约10、20分钟内,不能随便移动患足。因为此时石膏还未发硬,易变形。
②上好石膏的最初24小时内,应注意石膏的松紧。
③足部上石膏后,一般不宜着地行走。
④夏天上石膏,足应放在凉爽处,防止足汗过多而积聚在石膏内。
⑤冬天上石膏,就注意患肢保暖,在石膏外的足端不能冻伤。
⑥如上石膏后疼痛加剧应及时请医生检查。
猜你感兴趣:
1. 艾灸穴位顺口溜
2. 中医艾灸最常用的穴位
3. 艾灸熏穴位的的正确方法介绍
4.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
5. 艾灸防病治病的穴位和灸法
6. 艾灸哪个穴位可以补气
7. 艾灸养生穴位
中脘穴位于腹部,在肚脐正上方四寸的地方,艾灸中脘穴对于治疗腹胀、腹泻、呕吐、便秘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有不错的功效。另外,中脘穴对也能缓解人们精神不济、神经衰弱等病症。
命门穴位于后腰,有人说艾灸命门穴可以治疗肾虚,起到养肾固肾的功效,其实艾灸命门穴对女性来讲也有不少好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妇科病也能灸一灸此穴。
关元穴是人体的一个养生穴位,经常艾灸关元穴可以很好的帮助人们调理气血,改善气血不足、气血两虚等症状。男性若是出现性能力问题,也可以坚持温灸关元穴,灸一段时间就能得到效果。
足三里穴能调和气血、补益脾胃,艾灸这个穴位不仅能治疗肠胃系统疾病,还可以缓解干咳、久咳,改善长期失眠、头晕的症状。
因为现在的人们常常处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当中,时间久了的话,身体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就有很多朋友感觉身体湿气比较比较来重了好多,要是湿气大的话,尤其是我们女性朋友,就会出现痛经等一些现象。艾灸是我们祛湿的一种很常用的办法,下面我们来看看艾灸祛湿穴位有哪些,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灸的作用
艾灸是我们中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艾灸这种方法,所以对于艾灸的作用其实并不了解。超出我们很多朋友的预料,艾灸的作用是很大的,尤其是在祛湿方面的效果更是不错。所以艾灸其实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治病养生的法子。如果我们能够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因此我们可以在平时多多尝试一下中医的办法来进行治疗,有时候效果会超乎你的想象。
艾灸祛湿的穴位有哪些
艾灸在祛湿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关元穴,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的话,是有着很好的养生功效的。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说我们大家身体湿气比较重的话,就可以经常艾灸这个穴位。第二是中脘穴,这个穴道的位置在腹部的正中线,也就是肚脐上面大约四寸左右的位置。常艾灸这个穴位不止是能够对我们去除体内湿气,而且可以缓解我们很多的胃部疾病,所以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以多多注意这个穴位。
上面有关于艾灸祛湿的穴位的介绍已经很清楚了,所以说大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如果有想通过艾灸来祛湿的朋友千万不要犹豫,艾灸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其实在除了艾灸之外,我们还可以从饮食上来改善我们身体内的湿气,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并且对于我们的身体是不会产生副作用的。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艾灸哪些穴位,效果会更好?中医有2个建议,请你听入耳”,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