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来例假前腰酸,该怎么办?

时间: 2023-06-06 20:57:30

来例假前腰酸,该怎么办?

今天给大分享一个对治经前腰酸的独家秘诀:艾灸两侧至阴穴,用过的朋友都说很灵。

位置:至阴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方法:艾灸两侧至阴穴,持续艾灸一个小时就消失了。

这个方法其实是从古人治疗胎位不正的方法推知的。

原理:古人早就说过,艾灸至阴穴可以治疗胎位不正,这说明艾灸至阴穴肯定与子宫有关联;而女人生孩子时,大多会腰部酸痛,这说明腰酸也与子宫有关。

由此,推知经前和经期的腰酸都和子宫有关。既然如此,就用艾灸至阴穴的方法来治疗,好多女性患者使用后,效果都很好,一般持续艾灸一个小时,腰酸就会消失。

说明一点就是孕妇胎位不正艾灸至阴穴很见效。正常情况下孕妇不建议艾灸,有问题遵医嘱调理自己的身体。

这个方法的起效原理并不复杂,就是艾灸至阴穴调整了足太阳膀胱经的经气运行。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无论是孕期还是经期,子宫的气血情况都会有变化,作为子宫的近邻,膀胱自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正常运行。而艾灸至阴穴刚好能够调整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运行,从而缓解由它导致的腰酸。

艾灸至阴穴治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在古代算作难产,也叫横产,逆产,古代只有在生产的时候才能发现胎位不正。所以《太平圣惠方》《千金翼方》曰:“妇人逆产足出,诸药不效,灸小趾尖三壮,柱如小麦大…。” 都可以见到手足先出等胎位不正的逆产,但是需要注意是古籍记载的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逆产,而不是现在在生产前通过B超等检查到。咱们现在所说的艾灸至阴穴可以转胎,都是在怀孕期间或者生产前在影像学上发现的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的机理

有很多研究论文都在说,艾灸至阴穴可以转胎。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的转胎不是百分百,胎位不正的产生通常有两种情况:

1、气血虚弱;2、怀孕期间情志不调,气机瘀滞。

古代在遇到胎位不正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轮不到补养气血,很有可能孩子的一只脚已经出来了,这个时候就给他一个信号,让孩子在女性的肚子里扭转一下,而这个信号就是艾灸至阴穴。

这种情况在生产的时候也不是百试百灵,只能算是最后一个方法。但是在很多医案里记载这种方法的确帮助了很多人,那在彩超下面观察的胎位不正,据我的感觉而言,属于气滞的人,艾灸至阴穴效果都比较理想。

如果这个病人在怀孕之前就脾胃比较弱,气血虚的话,那艾灸至阴穴的效果就不是太理想,尤其是这个病人气血虚弱,艾灸太过的话,很有可能在艾灸的过程中出现胸闷恶心头晕等这种晕灸的现象。

《灵枢·经脉》说:“膀胱经主筋所生病者”,胎位不正就是因为气血不足,筋经失养,而筋的主要作用就是约束形体,所以当太阳经出现问题时,太阳经筋无力,对于胎儿的束缚不够,所以才有胎位不正的现象。有很多人在灸完至阴穴之后,在彩超下可以看到已经转过来了,然后没过多长时间,甚至在生产之前发现又回到了胎位不正的情况。

参考案例

上周四出诊还有个胎位不正的女性,在一诊脉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脉特别的弱,血特别不足,女性产前一盆火,那么她这种阴血不足一定会有五心烦热的现象,她就说从她怀孕刚开始就一直手心脚心胸口发热,有时晚上睡眠都会受到影响。并且她怀孕之前就脾胃弱,经常觉得浑身乏力,头晕。然后可以发现看她皮肤特别白,特别嫩,那这样很有可能她在怀孕之前就处于气血非常虚弱的状态,在怀孕七八月,口唇颜色还很淡,有明显的血虚症状。当时用的办法就是给她艾灸至阴穴,但是在艾灸的过程中她出现了晕灸,也就是胸闷、恶心的感觉。这就是因为艾灸至阴穴,导致其他的经脉出现了气血不足,尤其是头部出现气血不足的反应。

艾灸怎么转胎呢?就是把气血聚集到膀胱经上,经脉为气血之大道,经脉气血足了就可以汝养筋经,这样筋经的力量恢复了,胎儿自然就会被推转过来了。

提示:以上文章仅供同道参考,患者如有所需,还需中医辩证而治,切勿盲目操作。

文:灸郎中

来月经前浑身酸痛,怎么办

青春期的女子由于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每月脱落一次,脱落的粘膜和血液经阴道排出体外,这种流血现象,就是月经。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1次而称为月经。个别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
虽然经期容易发生腰背酸痛等现象,但不可随意自行敲打,这样会使骨盆腔进一步充血,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 月经期小心事项
1、不适宜有性生活:月经期因子宫腔内膜剥落,表面形成创伤面,如果发生性生活,容易将细菌引入,使其逆行而上,进入子宫腔内,引起子宫内的感染。
2、不适宜食用太咸:过咸的食物,会使内的盐分和水分贮留增多,在月经来前,很容易发生头痛、情绪激动和容易生气等症状。
3、不适宜喝浓茶、咖啡:这类饮料中咖啡因含量很高,容易刺激神经和心血管,以致产生月经疼痛、经期延长和经血过多等不适症状。
4、不宜食用生冷的蔬菜水果和冰冷的饮料:生冷的食物,会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进而影响子宫的收缩及经血的排出,致经血排出不利,引起月经痛。
5、不宜采取坐浴、盆浴:月经期子宫颈口微开,坐浴和盆浴很容易使污水进入子宫腔内腔导致炎症。
6、不宜穿紧身衣裤:臀围小的紧身裤会使局部微血管受到压力,从而影响血液循环,造成阴部充血水肿。
7、不宜高声唱歌:月经期,呼吸道粘膜和声带充血,高声唱歌或大声说话,声带肌肉容易疲劳,导致声音沙哑。

8、不可过度捶打腰背:虽然经期容易发生腰背酸痛等现象,但不可随意自行敲打,这样会使骨盆腔进一步充血,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 9、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如跳高、跳远、赛跑、踢足球等会诱发或加重月经期间的全身不适,甚至引起痛经和月经失调。一些增加腹压的力量性锻炼,如举重、哑铃等也应尽量避免,否则会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另外,由于经期子宫口处于微开状态,细菌易侵入宫腔,增加感染的机会,引起各种妇科炎症,因此月经期间不宜游泳。经期也不宜参加比赛,以免因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内分泌失调而出现月经紊乱。
10、不宜拔牙。恐怕很少有牙医在拨牙前,会询问你是不是在经期,但你自己一定要清楚,不能在经期拨牙!否则,不仅拨牙时出血量增多,拨牙后嘴里也会长时间留有血腥味,影响食欲,导致经期营养不良。这是因为月经期间,子宫内膜释放出较多的组织激活物质,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质溶解酶原激活为具有抗凝血作用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同时体内的血小板数目也减少,因此身体凝血能力降低,止血时间延长
当MC快要来时,女人的身心会出现或轻或重的「经前症候群」,包括躁动、情绪不稳、容易与人冲突、胸部或腹部肿胀、体重增加、全身浮肿、食欲改变、口腔溃疡、长青春痘、头痛等。这些情况通常在月经前十至十四天出现,月经开始后的24小时内结束,情况严重程度及好发时间因然人而异。

除此,女性在月经期还可能有下腹部胀痛、腰酸背痛、量不正常或周期难以掌握等异常情形。事实上,欲改善这些症状,除了生活正常、养成运动习惯外,依不同体质、状况摄取适当的饮食,也可以让经期「月月顺」!

月经前几天腰酸背痛、小腹胀痛怎么办?

其实,月经之前三天和经期最后三天称为“重点保护期”。这个时间段往往容易被忽视,但事实上,此时不当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到经期的疼痛情况。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来月经之前的三天避免过度疲劳、淋雨、受凉;
经期的最后三天饮食还应当以清淡食物和温开水为主;
减少剧烈运动;
避免情绪波动和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
可以适当应用止痛药物如芬必得。

例假前腰酸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期间,妇女由于盆腔充血,会使人感到轻微的不适,比如腰酸,小腿或下腹部发胀,乳房胀痛,大小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等。还有些妇女则伴有容易疲倦、嗜睡、面部浮肿、情绪不稳定等全身症状,这些都是月经期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
有些姐妹们碰到经前腰酸痛时喜欢捶打腰部,这是不科学的。如果因为腰部酸痛而用力捶打,可使盆腔进一步充血,血流加快,致使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另一方面,妇女在月经期,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降低,子宫内膜剥脱形成创面,宫颈口松弛,如果经常捶打刺激,既不利于创面的修复,也易受感染而患急慢性妇科病,不利于身心保健。因此,经期腰酸忌捶打。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