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穴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艾灸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在找穴不精准的情况下实现艾灸效果的最大化呢?
事实上,因为艾灸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炎止痛,具有很多中西药不能替代的功能。而当我们穴位找不准,并且不懂得配穴灸什么穴位的时候,其实可以多灸患处!
艾灸患处的重要性 关于艾灸,我们的误区之一是:常常觉得取穴治疗应该是最佳的治疗方式,但其实患处艾灸往往比取穴治疗效果还要好几倍。因为这相当于患处直接给药,患处直接受益。
艾灸很简单,用艾灸治疗疾病,穴位并不是最最重要的,而是你要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疾病,知道了生病的位置,那么这里就应该是你艾灸的重点。
我想生病的位置,大家一定不陌生。就像网友说的,她咳嗽的非常厉害,于是马上艾灸喉咙的位置,艾灸20多分钟吧,马上见效不咳嗽了。
其实,当我们咳嗽的时候,大椎、颈夹脊穴和天突的位置,加上喉咙这一片,都应该是艾灸的位置。围绕着一片艾灸后,您就会觉得呼吸顺畅。
这些位置,不仅仅是治疗咳嗽,像咽炎也可以这样来治疗。
所以说艾灸很简单,只要你知道患病的位置,基本上对着病灶艾灸,或把病灶包起来艾灸,就是前后夹击艾灸,只有这样治疗效果才会显著。
还是那句话,治疗疾病“不求孔穴,但求方寸”。就是说,你可以找不准穴位,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你患病的位置。
艾灸在古代应用就很普遍,它应该被作为一种百姓人人皆知的养生祛病疗法,容易操作,但你千万不要死啃书本,照本宣科。艾灸的时候,一定要跟着感觉走,这点很重要。
例如,如果坐着艾灸,一定会熏到你的眼睛。就可以选择躺下,完全暴露喉咙位置,然后手持艾条熏灸,这时候烟往上冒,是不会熏到眼睛的。
包括我们给宝宝艾灸,很多人是艾灸不到喉咙的位置,因为宝宝不配合。除了给宝宝熏灸大椎、肺俞外,可以同时让他躺下灸喉咙和天突的位置。
找不准穴位,无需多顾虑。艾灸通过燃烧艾条,会产生短红外波,借助这种红外波的良性刺激,艾灸才会有效。因为这种短红外波的发散性的,所以艾灸是对一片区域进行的能量覆盖,而不是一个点。
如何找穴位?——离穴不离经! 人身上的穴位,并不是在固定的地方。比如关元穴,就肯定在人身上肚脐以下三寸,然后你用手量出那个位置就肯定是关元穴。
其实这是现在人的误区!这是把书给“读死”了!
每个人的穴位都被黄帝内经标注好了,其实是很精确的,只不过每个人的具体穴位可能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的成长经历,个体不同,所以穴位可能不会一模一样。
1、穴位常常更加敏感!
除了利用身体的标志物、手指测量距离的方法来采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寻找、探测感觉。一般来说,穴位所在之处,更为敏感,当身体出现异常时,穴位区域也会出现异常。
2、用手指按压,感觉异常的地方就是了
①用手抚摸有刺痒的感觉。
②用手指按压会觉得酸麻胀疼。
③手指按下去感觉有一个硬结。
④穴位上有斑点或者此处皮肤的颜色与其他处不一样。
⑤摸上去跟周围皮肤有温度上的差别,这种差别有的时候会特别明显。
⑥按下去,手指的感觉很空,好像里边没有东西存在.也没有弹性。
穴位都在肌肉和肌肉、肌肉和筋、筋和筋、肌肉和骨之间的凹陷中。穴位不在肌肉、筋、骨上。
1、首先要清楚经脉的循行,这没有捷径,就是要有一定的解剖学基础了。
2、其次掌握骨度分寸。
3、然后以上两点为基础,只要找肌肉边、骨边、筋边的凹陷就可以了。
4、另外,穴位有时是会移动的,找到穴位后不确定的话,可以用手压一压,如果有酸、胀或有压痛就算找对了。
针刺的效果:
就算你选对穴位,手法功力不到,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效果跟几个方面有关:
1、诊断正确。
2、针刺到正确的穴位。包括穴位定位、针刺的角度、深度都要正确。
3、施用正确的补泻手法。
4、手法刺激的时间要够。
5、留针的时间要合适。
归纳讲,效果的决定因素是针刺的刺激量加刺激的时间。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现在,有艾灸 养生 习惯的人越来越多,在家用艾烟熏熏房间杀菌消毒,晚上用艾草包泡泡脚,或者在家来个温和灸,渐渐成为了许多人的 养生 日常。但是,很多人做艾灸的时候,怎么取穴有点摸不着头脑。
一般都是哪里痛灸哪里 ,在中医范畴里,取痛处就是直接取的 “阿是穴” ,有利于疏通局部经络。还有的人在做艾灸时,习惯性单独艾灸某一些固定部位,这样其实艾灸效果会大打折扣。
艾灸时灵活取穴是艾灸成功的第一步。俗话说 “穴有穴性,药有药性” ,穴位好比中药,配穴就像是药方。穴位取对了就像是你抓准了药方,能够给自己辩证调理,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实际上配穴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只要掌握好规律,很大一部分我们可以轻松掌握,日常保健更不在话下。 掌握好这五步取穴方法,做艾灸也没有那么难了。
判断有没有阿是穴
任何人学习艾灸,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阿是穴,你按身体某个地方,有明确的反应点就是阿是穴,比如 疼痛、酸胀、麻木 等反应,也包括 斑点,湿疹,红肿 等肉眼可见的变化,只要出现了统称为阿是穴。
取阿是穴的原理是“有诸行与内,必行于外”,身体不舒服,受热受寒,气血瘀滞等,最常见的就是通过阿是穴反应出来。 取阿是穴进行艾灸,可由表及里调理疾病哦。
遵循就近取穴原则
就近原则是指在身体病灶处附近取穴,在艾灸时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胃痛的时候,除了艾灸阿是穴,可取附近的 天枢穴,中脘穴 等,通常会很管用。
(天枢穴)
(中脘穴)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个别敏感重要部位,如心脏部位,因为本身不推荐直接艾灸,所以并不适合就近取穴了,而要取一些养心大穴,如 内关穴、神门穴、曲泽穴 等。这又跟另外一个取穴原则挂钩了,那就是循经取穴。
(内关穴)
(神门穴)
(曲泽穴)
循经取穴很重要
你发现日常艾灸调养时,明明脚有问题,但取穴却在腰上,明明是头痛,穴位却在手上。 这主要就是通过经络 在 配穴。
人的身上有十二经络,还有奇经八脉贯穿全身,而艾灸是通过艾绒的热力刺激穴位,传导至整条经络,所以循经取穴,可以有效调理身体相关症状。
例如腿上的 足三里穴 ,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当胃不舒服时,常取足三里艾灸;
(足三里穴)
还有痛经症状的,常取腿上的 三阴交 来调理,肾经上的 太溪穴 ,时常拿来调理肾虚等症状。这些都是循经取穴的例子。
(三阴交穴)
(太溪穴)
所以日常生活中,你身体某处不舒服时, 可以通过找该经络上的重要穴位进行艾灸 ,从根本上缓解问题。
经验取穴
老祖宗传下来的艾灸疗法经受住了上千年的考验,某些穴位有一些特效显著,成为了口口相传的实用的穴位。
例如崩漏用 八髎穴 、便秘用 手三里 、咽疼用 尺泽穴 、祛湿用 丰隆穴 等等,这些都是在日常艾灸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用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八髎穴)
(手三里穴)
(尺泽穴)
(丰隆穴)
所以,艾灸的时候自己做个有心人,把有用且常用的穴位记在心里,到用的时候就不会慌乱了。
判断是否和脏腑有关系
人有五脏六腑,当身体不舒服时,要确定疾病与某一脏腑有关,每个脏器,都有对应的 俞穴、原穴、募穴 ,可以搭配取穴。
例如:肝的俞穴是 肝俞 、肾的原穴是 太溪 、胃的墓穴叫 中脘 。如果我们经常感到心慌,就可以取 膻中穴 ,搭配 肺俞 或 心俞 来进行艾灸,镇静安神。
(膻中穴)
(肺俞)
(心俞)
我们肠胃不舒服的时候,可以选择 中脘穴 ,搭配 脾俞 或 胃俞 来健脾理胃。
(中脘穴)
(脾俞)
(胃俞)
这个配穴方法简单又易操作,前提就看你能不能找出与疾病相对应的脏腑了,再搭配相应的俞穴即可辩证调理。
艾灸配穴看似难以掌握,但是只要我们长期接触和坚持,我们也会成小白进阶成专家,勤能补拙,用得多了慢慢就会精通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