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喉痹病例中,手太阴经的灸感常是通过手阳明经的途径而上达喉头。
【例1】杨×平,女,成年。双侧化脓性扁桃腺炎,体温38.3℃,喉头充血严重,吞咽及呼吸受限。发病已三天,药物未效。吹灸左少商,灸感行过腕后方,即转至手阳明经沿上肢外侧上肩入喉头,喉头有跳动及麻热感。停灸,体温下降0.8℃。共吹灸3次,感传路径相同,症状全消失,感传现象亦不再发生。
于咽喉病时,在胸椎督脉上可有一处或多处压痛反应,特别是在第七胸椎及其上下最为明显。在不少病种与病例中,灸感能有艾的气味透入口中,可见灸效绝非单纯是热的物理作用。
咽喉病,大椎也是有效穴之一。
【例2】邱×安,男,成年。双侧化脓性扁桃腺炎,体温39℃,吞咽及呼吸受阻。第5、6、7、8胸椎均有压痛,尤以7椎为明显。乃取7椎与大椎相比较,两处灸感均能直达喉头,且以大椎为快捷。满口有氤氲感,嗅到艾的气味。3次后体温下降,吞咽轻快,又续灸大椎2次,全消。
【例3】姚×青,男,成年。喉头炎,吹灸大椎,灸感迅即透入喉头,患者有昏沉思睡感。停灸后,吞咽即感轻快。又续灸2次症状消失。
咽喉病古人常推荐照海穴,经检证作用果然良好。在温热的灸感当中,能忽然出现短暂之清凉感者时有发生。
【例4】董×田,男,48岁。双侧化脓性扁桃腺炎,已4天。膈俞、鱼际、合谷、手三里、至阳均有压痛。又特意按压双照海,未见压痛。乃分别熏灸至阳、肺俞、鱼际、合谷及手三里,均各可分别发生一次感应过程。熏灸照海,以观察其是否能发生同样感应。
着灸约10分钟,灸感自内踝直上(未在内踝处绕行)经下肢内侧入腹。当脐旁三指处上行入胸,在乳头外侧(未经内侧)向上进入喉头。在热感旺盛之时,忽然出现一阵清凉感,为时短暂,仅十数秒钟即消失。乃对以上各穴每日交替轮用。第2日患者口中感知有艾的气味。第3日扁桃腺隐窝脓点消失。第4日吞咽自如而停灸。
在咽喉病例中,曾分别对各趾尖与足十井的关系进行检证,结果是两者的感传路径基本一致。
【例5】胡×荣,男,成年。双侧扁桃腺炎,悬雍垂水肿。第1次吹灸右小趾内侧(足太阳少阴连接点),灸感经足底外侧(未斜向足心),向足跟及外踝后缘前进,进入足太阳而抵膝,并在膝盖周围绕行一圈,由股内侧上行入腹,在脐外三指上至乳头外侧而进入喉头。第2次吹灸小趾尖,除未绕膝盖外,其余皆同。第3次吹灸中趾尖,灸感经由足底正中自足跟由外踝后缘进入第1次之路径上行至喉。第4次吹灸右大趾尖,灸感经由第一跖骨上缘与内踝前缘,直上至膝,仍由股内侧入腹,在脐外与乳外侧上入喉头。第5次吹灸隐白,其路径与拇指尖完全一致。共5次,症状逐步减轻而停灸。
在慢性喉炎而有喉头滤泡增殖时,可在背部寻取病理反应物与有效穴挑割或埋藏。亦可采取直接烙治,均可减轻症状。
【例6】任×,男,56岁。慢性喉炎,喉头潮红,滤泡增多增大,有梗塞感。已年余,久治未效。检视背部在第七及第五胸椎左上方各有米粒大小之结节一处,皮色不变,周围界限清楚,高出于表皮之上,压痛。乃分别用三梭针深挑出血。5日后复诊,各症轻减三分之一,滤泡大部萎缩。潮红减轻,梗塞感消失。停治后两个月,症状小有回升,未再治。
【例7】郑妻,52岁。慢性喉炎,喉头滤泡增大增多。特别在舌根部能有绿豆大小,梗塞及妨碍吞咽。用小烙铁直接逐一烙平,不须麻醉,并无疼痛。烙后症状大有改善。一年后又恢复原状,再烙治一次。未获根治,但可保持平静。
悬雍垂及上腭水肿,取用足阳明胃经的压痛穴可收良效。这是因为足阳明的经脉入上齿中,所以悬雍垂及上腭也就属足阳明经的范畴。
【例8】李×民,男,成年。上腭及悬雍垂水肿,口腔分泌旺盛,反复迁延1周以上。神道压痛(±)熏灸3次,效不显。自觉上腹及前胸有钝痛连及喉头,在左膺窗及右梁门处压痛(++)。即分别对之熏灸,感传迅即上达喉头,口中分泌即减少。再用原法一次,两天内全消退。
于悬雍垂及上腭水肿病例,与其他病种一样,也有灸感作用良好,而治疗却归于失败者。
【例9】李×扬,男,成年。悬雍垂及上腭水肿,反复轻重交替,已历4年之久。第1次吹灸少商,灸感自拇指背斜向合谷,进入手阳明经上肩入喉,感应良好。第2次吹灸老商(拇指食指侧爪甲角)其感传路径与少商完全相同,第3次吹灸拇指尖感传路径仍与前2次相同。以后每日各灸2次,每次各种感应均极良好,症状虽有所减轻,但一经停灸,即见回复,共熏灸15次,以失败而停灸。
本文内容选自周楣声老先生的《灸绳》
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症,形成原因多样化。
感冒是感受风邪病毒而致鼻、鼻咽、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并可蔓延累及眼结膜、鼻窦、中耳、喉、支气管、肺等器官,也可引起咽喉扁桃体周围肿胀。感冒有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之分。
普通感冒,又称伤风,轻者称为“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是由感受风邪所致。
流行性感冒,又称时行感冒,是由感受时邪而得,发病率较高,并呈地区性流行。临床常见证侯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外感症状为特征。感冒之症,四时皆可发生,而以春冬季节更为多见。在易感季节,发病率甚高,尤其是流感,每因病毒变异,人群抵抗力低下时更有强烈的传染性,常可引起广泛流行。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用于感冒的方法
探查穴位:
上印堂,太阳,风池,风府,大椎,至阳,腰阳关
。
上印堂,太阳,风池,风府,大椎,至阳,腰阳关
1.风寒感冒A(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单点温和灸上印堂,再太阳穴双点温和灸。直至热敏灸感消失。
2.风寒感冒B(头项强痛),大椎,风池穴三角温和灸,直至热敏灸感消失。
3.风寒感冒C(恶风,恶寒,全身乏力)风府,大椎,至阳,腰阳关穴循经往返接力灸,振奋督脉,祛寒解表,直至热敏灸感消失。
4.灸疗疗程:每天2次,一般1—2天即可。
关于热敏灸的相关知识,可以关注公众号:热敏灸家庭健康养护
1 艾灸对慢性咽炎有用吗有用。
艾灸治疗慢性咽炎主要选取的穴位是位于咽部的穴位,比如大椎穴对应咽后壁,天突穴位于咽部前,艾灸时热力很好的渗透咽部,一前一后对炎症进行夹击,从而能有力驱赶病邪。
2 慢性咽炎的发病原因慢性咽炎为眼部粘膜,粘膜下即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因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他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降低引起。
3 慢性咽炎的症状表现长期低热,吞咽困难,咽痛,头晕,口臭及嗅觉不灵,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头痛,呼吸异常。
4 慢性咽炎艾灸哪里
艾灸功效:固表屏风。
主治:咳嗽,喘逆,咽喉肿痛,恶寒发热,自汗,盗汗,感冒等症。
艾灸功效:止咳,平喘,化痰。
主治: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打嗝,呕吐,神经性呕吐等症。
艾灸功效:利咽通便。
主治:咽喉干燥,失眠,惊恐不宁,目赤肿痛等症。
一、感冒 发烧 头晕 头痛
艾灸灸贴大椎穴,多喝温水,保持足够的睡眠。
孩子贴敷时请加上温控贴,并配合“推天河水”手法:用食指与中指并拢由下往上;“退六腑”手法:用食指与中指并拢由上往下。推拿时手指可沾酒精或清水,有助保护孩子皮肤,推拿更顺滑,每只手持续推拿300-500下,用力适中,此方法用于小儿退烧效果显著。
二、咳嗽 肺结核 咽喉炎 扁桃体炎 鼻炎 痰湿等呼吸道系统问题
艾灸灸贴敷穴位:肺腧穴、天突穴、丰隆穴
孩子体型小,贴肺腧穴一个艾灸灸就可以覆盖
大人贴肺腧穴需要左右分别贴,可每天轮换着贴敷。
喉咙有痰时,请加贴丰隆穴,祛痰效果显著。
三、肩周炎? 手麻? 手痛
艾灸灸贴敷穴位:肩井穴、阿是穴(痛点)
肩井穴位置:乳头与肩膀的交汇点
也可直接贴痛点上,平时可多多按摩 “二间穴”
四、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
艾灸灸贴敷穴位:命门、委中、承山
命门穴的位置:肚脐眼正对方,腰部凹陷处。
命门穴或腰部痛点需要每天贴,其余穴位每天轮换贴。请放松心态,坚持使用,疗效与用量成正比。
五、坐骨神经痛
艾灸灸贴敷穴位:命门、环跳、承山
尽可能4个穴位每天都要贴到,贵在坚持,早贴早好!
调理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加重的现象,请不要放弃,这是药效在起作用,等到将淤堵经脉畅通,疼痛自然消除。
六、失眠多梦
艾灸灸贴敷穴位:大椎穴、涌泉穴
失眠很多都是由颈椎不舒服引起的,也有工作压力大、思想包袱重等原因引起的一种亚健康。可通过艾灸灸贴大椎穴、涌泉穴,配合按摩神门穴、安眠穴、三阴交,睡前用艾灸灸药包泡脚,也可将药包放枕边,都可起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七、胃寒胃胀? 胃痛? 胃出血? 脾胃虚弱等
艾灸灸贴敷穴位:中腕穴、神阙穴、足三里
神阙穴即肚脐眼哦。
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少喝酒,不吃冰冷、生冷、辛辣食物。
八、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炎? 肌键炎
艾灸灸贴敷穴位:阿是穴(即痛点)
哪里痛贴哪里,尽可能避免痛肢负重。
九、尿频? 尿急? 尿不尽
艾灸灸贴敷穴位:关元穴、肾俞穴
十、牙痛? 三叉神经痛? 面瘫等
艾灸灸贴敷穴位:颊车穴、神阙穴、合谷穴
左边牙痛贴右边,右边牙痛贴左边,配合按压合谷穴。
十一、拉肚子? 腹痛? 肛脱? 美容
艾灸灸贴敷穴位:神阙穴(即肚脐)
艾灸灸对付拉肚子,几乎都是一贴见效,百试百灵。
十二、艾灸灸助长高
艾灸灸贴敷穴位:身柱穴
[身柱穴]? 是人体的 “顶梁柱” ,要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能健康健康不出问题,一定要艾灸身柱穴,该穴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还可以助长身高的大穴。
十三、痔疮
艾灸灸贴敷穴位:长强穴、承山穴
艾灸灸帮您灸除难言之隐!!
艾灸灸贴长强穴时,可以将胶布反方向粘在内裤上,效果非常好,记得坚持使用哦。
十四、宫寒痛经? 子宫肌瘤? 阴道炎? 各种妇科疾病
艾灸灸贴敷穴位:关元穴、八髎穴、三阴交
艾灸灸帮您驱除寒邪,做个清爽温暖的小女神。记得坚持按疗程使用,用过的艾灸灸药包泡脚,泡脚的水位最好没过三阴交。
十五、脑梗? 胸闷
艾灸灸贴敷穴位:大椎穴、足三里、涌泉穴
温馨提醒:此类病症请及时去医院治疗,艾灸灸只能作为配合辅助调理。
十六、小叶增生? 乳腺结节? 丰胸等
艾灸灸贴敷穴位:关元穴、膻中穴、乳根穴、肝腧穴、阿是穴(痛点)
蔓洁艾灸灸,温经通络,小叶增生如同寒冰遇火,渐渐融化!
十七、滋阴壮阳
艾灸灸贴敷穴位:命门、肾腧、关元
艾灸灸是您最贴心的护理专家,可以让您腰板直直的,精气神足足的,生活幸福,家庭美满。
艾灸灸是全身通用型理疗贴,所以可以调理的病症远远不止以上这些,具体问题灵活应用,希望您通过艾灸灸的温度,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寒气、病气和所有不良之气。艾灸灸促进血液循环,畅通全身经脉,达到通不痛的理想效果。
艾灸灸受益者,也是推广者。期待与您结缘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