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谢锡亮从医近60年,总结用灸法治疗8种疾病十分有效之法,供分享:
第一种疾病:滑胎(习惯性流产)
杨某,女25岁,山西襄汾县某医院职工家属。
主诉:月经后期,经量多,血色紫红,时有块。怀孕后,常有头晕心悸,腰膝酸软,小腹冷胀,四肢欠温。
病史:婚后曾孕3次,每次均在4~5个月内流产。此次就诊时,已孕2月余,患者及家属十分担忧,前来求治。
查体: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左寸滑利,右尺沉弱,发育正常,营养欠佳。
治疗:取穴子宫、阴交、府舍三穴,用麦粒大小艾炷直接施灸,每次每穴各灸5壮,隔2日灸1次,连续灸治5次。自觉腰酸乏力、头晕心悸症状好转,面色转润,因而增加了信心。以后每3日灸1次,直至怀孕超过6个月止。后来足月顺产一男婴,至今母子均健,合家欢乐。
评析:患者因冲、任、肾三经气血皆虚,不能摄血养胎,胞宫失养而致滑胎。子宫穴是经外奇穴,位于中极穴旁开3寸,用小艾炷直接施灸,有温暖胞宫之效;阴交穴在脐下1寸,乃冲、任及少阴肾经之会穴;府舍穴在冲门上七分系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及阴维脉之会。此三穴均用小艾炷灸,共起温宫、补血、益气的作用,子宫得血之养,得气之充,则胎元自固。
第二种疾病:眩晕症(美尼尔氏综合征)
李某,女,30岁,农民,河南原阳李庄人。
主诉:于五六日前,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如乘舟船,天地旋转,恶心呕吐,不能进食。
病史:平素健康,经常忙于家务和田间劳动,是一个强壮劳力。发病后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卧床不起。经过输液、注射、吃西药等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
查体:患者双脚软弱,不能独立行走,摇摇欲倒,靠人搀扶步入诊室,面色清瘦,语言无力,呈明显病容。
治疗:用麦粒大小艾炷直接施灸,取穴百会、足三里。灸百会30壮以清头目,治眩晕;灸足三里以健脾胃,每次每穴7~9壮,每日1次。辅以中药清肝热而化痰浊,凡五诊而愈。患者第五日能骑自行车来诊。自觉头目清爽,眩晕消除,能进饮食,百会穴恢复感觉。
评析:湿浊上扰,故头晕目眩,肝胆郁热,木伐脾胃而致呕吐。本病以头晕为主症之一,在百会穴上反应迟钝,这是依据经络学说诊断的特点,就在百会穴上直接施灸有奇效。这是针灸医师的实践经验,己经相传很久了。
第三种疾病:小儿夜尿
王某,男,12岁,山西襄汾县赵曲公社荆村人,学生。
其母代诉:患儿自幼至今,夜夜尿床,从未间断。患者智力、体质发育尚好。但面色苍白,形体羸瘦,脉沉细而弱,苔薄白质淡。乃脾肾气虚,固摄无权所致。
治疗:取穴身柱、关元、三阴交(双),每穴灸5壮,每日1次。当晚遗尿即止,灸至7次,停灸观察。3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蔡某,女,9岁,襄汾县南贾公社人。
其父代诉:自3岁患“流脑”治愈后,一直夜间遗尿,从未间断,虽经多方医治,收效不大。患者面色萎黄,形瘦,手指发凉,少气乏力,苔白质淡,舌有齿痕,脉沉细缓,属气虚形。
治疗:取穴关元、中极、三阴交(双),每穴灸5壮,隔日灸1次。3次后遗尿止,10次后停灸观察。2月后随访,未有复发。其母说:“自灸后至今,脸色好转,精神活泼,食欲增加,腿脚勤快了。”
评析:遗尿一证,多因下元虚冷或脾肺气虚所致。肾主闭藏,开窍于二阴,主司二便。若肾气不足,下元虚冷,则膀胱不约,不能制约水道而致小便自遗。“肺为水之上源”,对通调水道,制约水道有重要作用,它具有调节水道、摄纳与排泄之作用,肺气不足则上虚不能制下,膀胱摄制无权而致遗尿。中医治疗遗尿一证,多以培元固肾、健脾益气、敛肺缩尿为法。运用麦粒大小之艾炷,将温热刺激直接作用于经穴,辨证施治,做到切合病机,施灸得当,自能收到良好效果。本组身柱穴,为治小儿百病之要穴,长期施灸可以强壮身体,增强体质,防病御邪,旺盛机体新陈代谢;关元、中极属任脉经之要穴,用于泌尿生殖系统及腹部诸疾,对遗尿一证,尤有良效;三阴交具有滋补脾胃,强壮身体之功,属足太阴脾经,为妇科及泌尿系之要穴。诸穴配伍,直接施灸,治疗遗尿,效果显著。
第四种疾病:灸身柱穴治小儿诸病
刘某,男,7岁,山西襄汾县南贾公社人。
查体:萎钝,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夜间多汗,睡觉磨牙,午后潮热,在38~39℃之间,腹胀便溏,性情急躁,易怒易哭,长期服药打针效果不著。经检查,血沉38毫米/小时,X光显示肺门淋巴结核。
治疗:经用麦粒大小之艾炷灸身柱穴,每日7壮,5日后体温正常,饮食增加,精神好转。连灸10余日,上述症状显著改善。嘱家长回去自灸。1年后随访,一如常人,已经上学了。
评析:身柱之灸,自古以来就是作为治疗小儿病的常用方法,是名灸穴位,在日本很久以前就盛行。此法用于治小儿百病之功效,倍于成人。凡小儿眉间发现青筋,鼻下发红、溃烂、面黄肌瘦、神色异常,没精神,夜尿床,流口水,睡磨牙,用手搔下的头发带血等等,都是病的表现,均可以灸身柱穴。艾灸本穴对于癫、狂、痫、肺结核、肺门淋巴结核、小儿惊悸、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呕吐、发育迟缓等等均为适应证。
第五种疾病:肾阳虚弱,久婚不育(男性不育症)
陈某,男,26岁,山西襄汾县陈郭村人。
主诉:身体日见衰弱,不能劳动,耳鸣,头晕,消瘦,精神不振,郁闷不乐。
病史:患者与24岁的李某结婚,3年余不孕。原以为女方有病,后经检查,得知男方有病,精液稀薄,精虫很少。先后去过西安、太原、北京,用药200余剂;以及其它方法治疗,化验结果均不理想。
查体:精神不振,寡言少语,发育营养一般,腹诊无发现异常,精液化验不正常。
治疗:温补肾阳,益气涩精。取穴关元,用麦粒大小艾炷直接灸。每次20~30壮,每日1次,连灸10日,以后间日1次。1个月后,自觉精力增长,性交时间延长了,又继续施灸1个月,女方停经,50天以后妊娠试验阳性,终止治疗。当年生一子甚壮,合家欢乐,夫妇携子前来面谢。
评析:关元穴主一身之元气,系小肠经之募穴,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又称十二经之海,为益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之要穴。用小艾炷直接灸强壮肾气,从而改变精液质量,使不育症在短期内获愈,实为关元穴之功。灸法之效验,治疗此病胜过药物,值得推广。
第六种疾病: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
张某,男,46岁,农民,河南省原阳县路寨乡曹庄村人。
主诉:患胃病1年多,近3个月来症状加重。
病史:过去身体很好,是一个强劳力。自前年发现食后不舒,饮食减少,一直按胃病治疗,吃了很多胃药无效。现右胁胀痛,夜间尤甚,全身乏力,不能劳动。食量减少,时有恶心、呕吐。
检查:精神不振,面色污秽,青暗无光泽,呈慢性肝病重病容,活动则气短头晕,不能支持。贫血明显,皮肤巩膜无黄染,见肝掌及蜘蛛痣,上腹部静脉明显,双下肢有可凹性浮肿。
治法:
(1)直接灸法,主穴为肝俞、脾俞、足三里(化脓灸);配穴为中脘、关元(化脓灸)。每日1次,每次7~9壮,前10天每天1次,以后间日,长期坚持施灸。
(2)配合中药: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泽泻10g,熟地20g,山萸肉10g,枸杞子15g,五味子10g,当归10g,川芎9g,阿胶(烊化)9g,大腹皮15g,车前子12g,大枣为引,水煎服。
嘱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食豆类、蛋类、蔬菜、水果,肉类随意,少吃盐,忌烟酒。
经过80多天施灸,服中药20余剂,疗效甚好,食量增大,腹水及浮肿消失,体力充沛,精神愉快,面色红润。体重增加8公斤,外表一如常人,热爱劳动,常自找活干。
评析:本例从病史症状、体征、血象、肝功、乙肝六项、B超等,诊断为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经灸后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疗效之速,出乎意料。
第七种疾病:慢性乙型肝炎
田某,男,27岁,农民,河南省原阳县城关人。
主诉:吃饭很少,无力,不能干活。
病史:肝功能异常,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曾用中西医药治疗1年余,终无疗效。
查体:面色灰暗无光泽,神情疲惫,营养不良,肝肿大二指,叩击痛,脉弦细,舌质绛红无苔。做肝功能及乙肝五项检验,证明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用直接灸法。
主穴:阳陵泉、肝俞(化脓灸)。
配穴:太冲、期门(非化脓灸),每日1次,每穴各灸7壮,长期施灸。
经过3个月灸治,食欲大增,体重增加,肝区叩痛减轻,精力充沛,面色好转。经检查,虽然乙肝五项仍如既往没有改变,但病人对治疗却充满信心。又坚持施灸5个月,第三次做乙肝五项化验,证明可以停止治疗,但为了巩固疗效,仍嘱其坚持施灸,不过可以减少壮数及次数,以后每周灸2次即可。患者感叹地说:“艾火真乃神火”,一场大病就此告愈。
评析:本例经中西医药长期治疗无效才改用灸法,灸治3个月症状明显改善,化验结果除转氨酶至正常外,其它五项指标没有改变;又灸5个月才出现表面抗体阳性。e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阴性,说明乙肝病毒已停止复制,机体免疫能力增加,是疾病康复的好现象,可见灸法非长期坚持不可。
第八种疾病:小儿乙型肝炎
金某,男,6岁,河南原阳县人。
其母代诉:近几个月来食少,厌油,恶心,不爱玩。
病史:既往健康,后发现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疲乏无力,失去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经原阳县及新乡几家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后又赴省城求医,效果仍不理想。治疗期间服中西药物多种,久医不愈。
查体:面色少华,呈慢性病容,肝脾略大,叩击痛,脉稍弦,舌边尖红。
治疗:补正气,健脾胃,因患儿服药过多不愿接受药物治疗,故改用灸法。
取穴:阳陵泉、肝俞(化脓灸)。
用极细之艾绒,麦粒大小之艾炷直接灸,每穴3壮,每日1次,用轻灸法,介于化脓灸与非化脓灸之间,开始患儿难以接受,哭闹不休,勉强灸几壮,不太热就去掉,经过20余日之后灸疮如小黄豆大,改成间日1次,每次每穴灸7壮,施灸期间兼服鸡内金少许。患儿食欲渐增,精神好转,活泼贪玩。
评析:本例临床症状明显,久治无效,改用灸法,疗效迅速,仅仅2个月表面抗原即转为阴性,可能与小儿正在发育、生机旺盛、易于康复有关。
不能。
治疗
1、要减少久躺、久坐的坏习惯、多运动,锻炼腰肌。
2、注意风湿,根据季节,适时的添加衣服、保暖好腰部,防止受寒、受风。
3、注意睡眠的姿势,睡觉时,平躺时,用毛巾类的东西,垫在腰部,使腰部稍微抬起,这样会保护腰椎的生理曲线。
4、在学习、工作时的坐姿,尽量的常做到挺胸收腹,坐姿挺拔,(这个姿势一般人,很难持续下去,可以坐直一会儿、歇一会,在做,再休息)。
5、减缓腰酸痛的生活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脊椎炎在最初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患病中期采取药物调理方式,中医对于脊椎炎治疗的传统理论认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中药治疗一般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
脊柱炎并不仅局限于脊柱关节病变。绝大多数可有全身各大关节受到侵犯。不同关节受累产生与该关节部位有关的疼痛与症状。
髋关节受累时患者可述说髋部疼痛,但有的患者通常诉说病侧的腹股沟疼痛,早期可出现髋关节曲屈和活动功能受限,膝关节可发生屈曲挛缩畸形,虽然少见,但也是此病致残的原因之一。其他足趾关节可发生红肿疼痛,但遗有畸形者少见,指关节肿胀疼痛为最少见。
本针灸书单涵盖246(篇)本,覆盖古典针灸医籍、歌赋,针灸基础理论、各家临床经验集、理论与临床进阶篇、解剖书籍、针灸简史等内容,适合针灸专业学生、规培医师,针灸医师。
注意看图中右下角红色标记,此目录中的所有中医针灸书籍均出自于此,其中还有很多其它中医书籍资料
针灸书籍目录:
[天元针刺术:旋转补泻古法].李建宁.李建静.扫描版
超高清人体穴位经络大图
近世针灸医学全书(杨医亚)
近四十年来中国针灸研究精要(杨顺益)
邬品嘉针灸精义(超清版)
金针再传(钮韵铎)
金针梅花诗钞 周楣声整理
金针王乐亭经验集(超清版)
针法灸法图解(高清版)
针灸秘验
针灸秘验(彭静山)
针灸穴位全真图解(超清版)
针灸穴位层次解剖图谱(高华龄)
针灸穴名解(高式国)
针灸穴名释义(周楣声)
针灸简易取穴法(黎文献)
针灸精蕴(针灸治疗手术学)-中国古法针灸
针灸精蕴(针灸治疗手术学)针灸撷英
针灸精蕴(针灸治疗手术学)针灸谈
针灸精要(王晓红)
针灸组合穴(徐宗)
针灸经典处方别裁(周楣声)
针灸经典处方释义(超清版)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郝金凯)
针灸经穴 触诊定位图谱(陈以国)
针灸经穴与原气——黄帝明堂经穴体例辨
针灸经穴概要(董德懋)
针灸经穴触诊定位图谱(超清版)
针灸经纬(杨维杰)
针灸经络取穴全真图解(超清全彩版)
针灸经络图解(李爱芳)
针灸经络穴位速记手册
针灸经论选(李锄)
针灸美容美体(全真图解超清版)
针灸耳鼻咽喉口齿科学(李复峰)
针灸耳鼻咽喉科学研究进展(李复峰)
针灸聚英(明)高武
针灸腧穴与刺法发挥(超清版)
针灸腧穴主治歌(褚成炎)
针具针法(第二版)【贺普仁】
针刀医学临床实践(吴富林)
针到病除——独特针灸治病绝招(杨光)
针到病除(刘仲喜)
针到病除:独特针灸治病绝招.杨光
针刺事故救治与预防(刘玉书)
针刺手法图解手册(邵水金)
针刺手法技巧与应用解剖(孙国杰)
针刺治疗功血病(刘万成)
针刺运动疗法与疼痛治疗(何广新)
针挑疗法(梁庆临)
针术临床实践(陈积祥)
针法灸法图解(蔺云桂)
针灸七字经(黄荣活)
针灸三法的应用——刺血、燔针、发泡灸(南正九)
针灸三绝(高维滨)
针灸三通法临床应用(贺普仁)
针灸与按摩(辽宁中医学院)
针灸临床取穴图解(北京中医学院编)
针灸临床处方速记口袋书(超清版)
针灸临床妙用
针灸临床妙用(郑其伟)
针灸临床学(孙申田)
针灸临床治疗学(胡武光)
针灸临床治疗歌诀(郭效宗)
针灸临床特色疗法(超清版)
针灸临床笔记(超清版)
针灸临床经验汇集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焦国瑞)
针灸临床选要(陈全新)
针灸临床配方手册(于致顺)
针灸临床问答(张学全)
针灸临证精要(阎润茗)
针灸五输穴应用(杨维杰)
中国传统实用针灸学(超清版)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超清版)
中国头皮针(朱明清)
中国实用刺血疗法(谭德福)
中国实用芒针治疗(杨兆钢)
中国微针疗法(郭长青)
中国手针疗法(王富春)
中国新针灸学汇编(张中和)
中国最新针灸疗法--百病神针
中国梅花针 第二版 钟梅泉
中国特种针法临症全书(尹远平)
中国特种针法全书(冯春祥)
中国特种针法(孙启凤)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超清版)
中国足针疗法(李家康)
中国针术临床实践(陈积祥)
中国针灸临床治疗学(臧郁文)
中国针灸全图 使用指南(周立群)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黄龙祥)
中国针灸器械学-看医学网
中国针灸处方大成
中国针灸处方大成(王立早)
中国针灸处方学(肖少卿)
中国针灸复健医学(刘胜敏)
中国针灸大全 上编 针灸学基础(王雪苔)
中国针灸大全 下编·针灸学临床 附编·针灸学文萃(王雪苔)
中国针灸奇术(石学敏)
中国针灸奇桉(申倬彬)
中国针灸学术真(焦顺发)
中国针灸学讲义(承澹安)
中国针灸学辞典(超清版)
中国针灸学(程莘农)
中国针灸对穴疗法(陈德成)
中国针灸急症验桉(周志杰 )
中国针灸推拿集成(周日清)
中国针灸歌诀(周志杰)
中国针灸治疗事典(郭有昌)
中国针灸治疗学(邱茂良)
中国针灸独穴疗法(陈德成)
中国针灸穴位图谱(王玲玲)
中国针灸证治通鉴
中国针灸魂(上册)焦顺发
中国针灸魂(下册)焦顺发
九灵针经 气功针经合璧
人体经络使用手册(超清彩图版)
传统实用针灸学(范其云 编着)
传统针灸辨证处方(张道宗)
元代珍稀针灸三种(高清版)
内经针炙类方与临床讲稿(超清版)
切脉针灸 黄帝内经针法
切脉针灸治癌症
刺灸手法图解(吴富东)
刺灸法汇论(陆瘦燕)
刺疔捷法-1876年首刊版
刺血疗法治百病(程爵棠)
刺血疗法(王秀珍)
十万金方??针灸第一集??内科
历代针灸经典歌赋详注(王晓龙)
口针疗法(刘金荣)
古典针灸入门(超清版)
吴炳煌针灸医案医论(超清版)
图解人体穴位辨认捷径
图解点穴疗法(超清版)
大成水针刀疗法(吴汉卿)
太极六合针法_葛钦甫
奚永江针灸临证验案(超清版)
女性常见病简易针灸推拿(超清彩图版)
孙学全针炙临证集(超清版)
实用针灸临床手册(超清版)
帮你学针灸(徐宏勋)
常用临床针灸配穴与禁忌(侯中伟)
常用穴位层次解剖与针刺要点(邱树华)
常用穴位解剖与针灸指南(超清版)
常用针灸推拿疗法(叶永铭)
常用针灸腧穴速记手册(超清版)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王国瑞.文字版
[承淡安针灸经验集].项平.夏有兵.扫描版
[文王功中医学:基础与针灸].杨启润.扫描版
[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二].贺普仁.扫描版
[活人金丹针灸秘要].张鸿谋.扫描版
[活神仙点穴绝技].邵发明.扫描版
[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一].贺普仁.扫描版
[灸法速成图解].刘乡.诸葛建.扫描版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萧言生.扫描版
[石学敏针灸学].石学敏.扫描版
[肌肉起止点疗法:反阿是穴].张文兵.霍则军.扫描版
[观手治百病].王虹等.扫描版
[针到病除:独特针灸治病绝招].杨光.扫描版
[针灸学释难(增订本)].李鼎.扫描版
[针灸治痛].贺普仁.扫描版
《千金》针灸临床类编(魏稼)
《彭静山针灸秘传十绝招》
一针疗法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灸经穴定位(中英对照超清版)
中医民间灸法绝技林红
中医灸法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超清版)
中医针灸一本通(超清版)
中医针灸健康指南(超清版)
中医针灸证治诀(超清版)
中华奇穴大成-看医学网
中华现代针灸验方荟萃(杜立宽)
中华艺术针灸集(超清版)
中华针灸学(赵尔康)
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刘丕祥)
常见病简易针灸疗法(刘强)
常见病针灸推拿治疗手册(超清版)
常见病针灸治疗法(超清版)
常见病针灸疗法(阮少南)
常见眼病针刺疗法(曹仁方)
常见老年病针灸治疗(靳瑞)
当代针灸医学新论(王启才 )-看医学网
心理针灸篇(超清版)
急症针灸备要(刘冠军)
急症针灸学(吴旭)-看医学网
急症针灸学(吴旭)
急症针灸治疗学(殷克敬)
急症针灸集验(方吉庆)
急症针灸(张仁)
新医疗法与针灸奇穴汇编 附:土、单验方-看医学网
新医疗法与针灸奇穴汇编+附:土、单验方-看医学网
新安医学针灸精华(超清版)
新针灸大成林昭庚
方氏微型针灸(方云鹏)
方氏针灸创新之一??头皮针(方本正)
方氏针灸创新之三??体环针(方本正)
方氏针灸创新之二??手象针与足象针(方本正)
时:针灸子午流注选摘
易学实用—刮痧、拔罐、针灸(超清版)
杜越五临床治疗经验集(杜越五)
民间针灸绝技1959年版
活人金丹针灸秘要(超清版)
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第一辑)
浙江近代针灸学术经验集成(杨楣良)
浙江针灸名家临证录(超清版)
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一(贺普仁)
火针等刺法入门(朱江)
火针(刘保延)
灸具灸法(贺普仁)
灸刺汇通(林竹朋)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应用与研究(周楣声)
灸法(基础 临床 保健)【谢锡亮】
灸疗·拔罐·刮痧(董少萍)
灸疗偏方(赵琼)
灸疗治百病(刘长江)
灸绳(周楣声)
现代针灸学(超清版)
电针基础与临床(张兆发)
电针疗法治百病(温木生)
百病蜂针疗法(房柱)
百症赋__精解
百症针灸用穴指南(全建庭)
神奇指压疗法(高清版)--周华龙+主编-更多医学资源
穴位针灸拔罐疗法(超清版)
简明头针疗法(钟稷民)
简明针灸学(杨明远)
简易针灸疗法(彭静山)
简易针灸疗法(超清版)
精编中医针灸基础(朱凤山)
精编实用针灸学问答(孙远征)
经穴断面解剖图解·上肢·严振国
经穴断面解剖图解·下肢·严振国
经穴断面解剖图解·头颈胸·严振国
经穴断面解剖图解·腹盆·严振国
经穴治病明理(王富春)
经穴纂要(小坂元佑)
经穴辨证运用学(余仲权)
经穴透刺法(刘炎)
经络与腧穴实训指导(超清版)
经络实质与针灸作用机理(周迪湘)
经络穴位与针灸概要(靳士英)
经络穴位诊法(刘正华)
经络腧穴学(超清版)
耳穴效验方(郭长青)
肩周炎一针治疗法(王文远)
背针疗法(刘炳权)
脉诊入门图解(高清)-看医学网
脊椎手疗法大全(图解扫描版)
董氏奇穴处方学
董氏奇穴治疗学(扫描版)
董氏奇穴针灸学--杨维杰
董氏针灸临床精要秘录(超清版)
董氏针灸临床精要秘录-看医学网
董氏针灸临床精要秘录(胡丙权)
董氏针灸全集验证 上
董氏针灸全集验证 下
袖珍针灸(超清版)
超简单针灸疗法(超清版)
针灸从神论治精神疾病(超清版)
针灸保健学(何树槐)
针灸保健防病(张仁)
针灸健身术(梁保义)
针灸六绝——针灸治疗神经疑难病(高维滨)
针灸减肥速成手册(超清版)
针灸助学歌诀(超清版)
针灸医学宝典(王启才)
针灸医学文摘(林昭庚)
针灸医家治病妙法(一)【钟起哲】
针灸医案选读(超清版)
针灸医桉与临症备急(张济民)
针灸医籍选译(王顺)
针灸医经选(张吉)
针灸十四经治病概要(熊修五)
针灸十绝招(彭敏)
针灸取穴图解(汉英对照超清版)
针灸取穴纲要(耿恩广)
针灸名医经典医桉(赵寿毛)
针灸名家医案精选导读(赵建新)
针灸名家:陆瘦燕学术经验集(陆焱垚)
针灸名着集成(黄龙祥)
针灸器械应用百问(杨华元)
针灸图说(高清彩图版)
针灸基础理论及方法(王炫燊)
针灸处方学(王岱)
针灸处方指南(朱玉祥)
针灸处方集(阎洪臣)
针灸大全(1958年版)
针灸大成新编(杨继洲)
针灸大成(明)杨继洲
针灸奇法治病术(符文彬)
针灸妇科学研究进展(李复峰)
针灸妙方治百病(王云凯)
针灸子午流注选摘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池澄清)
针灸学(谷世喆)
针灸学七字歌诀(超清版)
针灸学基础(超清版)
针灸学新论(林昭庚)
针灸学新论(超清版)
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 (上册)【郭长青】
针灸学笔记图解(超清版)
针灸学表解(李瑞)
针灸学释难(增订本)【李鼎】
针灸学(刘冠军)
针灸实验录(申倬彬)
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吕景山)
针灸康复学(唐赤蓉)
针灸心传(高立山)
针灸心悟(高立山)
针灸心扉(高立山)
针灸心语(高立山)
针灸意外桉例选析(伦新)
针灸手册(靳瑞)
针灸探微(谢文志)
针灸推拿全书(李学武)
针灸推拿医籍选(李继福)
针灸推拿及经络实用技术(詹文涛)
针灸推拿基础与临床(张立德)
针灸推拿学(严洁)
针灸推拿学(超清版)
针灸推拿应用解剖与临床(严振国)
针灸推拿技术(超清版)
针灸推拿概要(刘茜)
针灸推拿治疗学(周文新)
针灸推拿疗法(张登部)
针灸撷英(高希言)
针灸数据挖掘与临床决策(超清版)
针灸断病法则
针灸新义(祁越)
针灸新医疗法(遵义医学院)
针灸新穴精选(李红阳)
针灸时间治疗学(李磊)
针灸明理与临证(刘冠军)
针灸易学新法(张崇一)
针灸易学(清)李守先
针灸有效点图解(郭效宗)
针灸有效点理论与临床(郭效宗)
针灸有效病症(方幼安)
针灸枢要(陈克勤)
针灸歌诀800首(董明强)
针灸歌诀歌赋259首(蔡文)
针灸歌诀配彩色图谱(高清彩图版)
针灸歌赋处方集解(施震)
针灸歌赋校释(施土生)
针灸歌赋选读(李磊)
针灸歌赋选(宫艳华)
针灸歌赋集成(张应泰)
针灸歌赋集注(王森)
针灸治法与处方歌诀(文碧玲)
针灸治法与处方(超清版)
针灸治疗五官科常见病(超清版)
针灸治疗失眠(超清版)
针灸治疗学(超清版)
针灸治疗学(高清版)
针灸治疗常见病图解(严振国)
针灸治疗急症(邓春雷 )
针灸治疗捷径(回克义)
针灸治疗百病荟萃(杨庆云)
针灸治疗精要(黄建军)
针灸治疗肥胖病(超清版)
针灸治疗肩周炎(超清版)
针灸治疗腰腿痛(超清版)
针灸治疗阳萎(张洪度)
针灸治疗面瘫(超清版)
针灸治疗面部色素斑(超清版)
针灸治痛 第2版(贺普仁)
针灸治痛(贺普仁)
针灸治痛(高清版)
针灸治要(郭命三)
针灸治验录(杨永璇)
针灸治验汇录(严振国)
针灸流派概论(超清版)
针灸特定穴的理论与临床(赵吉平)
针灸现代研究与临床(张涛)
针灸甲乙经 (第二版)【晋·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校释(上册)
针灸甲乙经校释(下册)
针灸男女科临证精粹(王大生)
针灸疑难奇症医桉荟萃(张登部)
针灸疗法(张善忱)
针灸疗法与临床诊治(超清版)
针灸疗法入门
针灸疗法(穆腊梅)
针灸疗法(陈可冀)
针灸病例综合疗法(颜道铭)
针灸病例验方二万三千个(戴新民)
针灸病例验方二万三千个(戴新民)1978
针灸的基础与临床(超清版)
针灸真髓-1958年版
针灸研究进展
针灸秘开+扬医亚清晰版
针灸秘开(杨医亚)
针灸腧穴图谱(修订版)【朱汝功】
针灸腧穴彩色图谱(李瑞)
针灸腧穴疗法(李平华)
针灸自学指南(甘承铨)
针灸表面解剖学-看医学网
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赵缉庵)
针灸解剖学图谱
针灸解惑 (王启才)
针灸解惑(超清版)
针灸证治歌括(彭述宪)
针灸证治精要(章逢润)
针灸辨证治疗学(章逢润)-看医学网
针灸辨证治疗学(章逢润)
针灸速成临证歌要(杜云喜)
针灸逢源(清)李学川
针灸配穴(刘天成)
针灸金方(杨医亚)
针灸铜人与铜人穴法(马继兴)
针灸锦囊(邵经明)
针灸问对
针灸问对(明)汪机
针灸问答(郑魁山)
针灸防治哮喘(邵经明)
针灸防治老年病(吴绪平)
针灸集锦(修订本)【郑魁山】
针灸验方(张文进)
针灸麻醉(扫描版)-看医学网
针灸(刘森亭)
针灸(河北新医大学编)
针炙推拿技术(超清版)
针炙甲乙经选读(超清版)
针炙疗法(超清版)
针炙真髓(泽田派见闻录)(超清版)
针药并用临证精华(王毅)
针灸能治癌症吗?
第一,用于改善病人的症状,如用于止痛、退烧,用解除便秘、腹胀、尿闷、失眠多梦、月经失调等症状。
第二,对肺癌、胃癌、肠癌等患者,用瘢痕灸的方法,可见病人一般状况改善,免疫功能提高。
第三,正在进行放疗或化疗的病人,使用针灸可改善血象,减少胃肠道的反应。
除选择适宜的病例外,针灸治疗取得疗效的关键是选穴及手法。选穴原则是循经取穴,远隔当先,以调理为主,选择针与灸的原则是实证多用针刺,虚证多用灸法。
针灸治疗如何应用,应由医生根据不同的肿瘤选用,并在其指导下,施行治疗。切勿自己冒然行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