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为什么疏通经络穴位后感觉更疲倦?(经络疏通了,负面情绪自然消失)

时间: 2023-06-06 21:41:39

为什么疏通经络穴位后感觉更疲倦?

中医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讲究的是经络疏通的重要性,所谓“经络一通百通”,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做完经络疏通后,为什么感觉比做之前还要累,经络还要酸胀呢?

这就代表您的身体有点虚。经络疏通后,人会出现劳累疲乏,主要是因为内脏供血量的减少,基于以下三种情况。

出现劳累疲乏的三种情况:

1、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会出大量的汗, 心主血脉,在液为汗,出汗过多,其实耗费的是我们的心血。运动时,大量的气血会分散到四肢,而内脏的血量就会减少。心主神明,当心脏供血减少时,我们就会感觉到神情疲倦,四肢酸懒;同时,中医认为,肝藏血,卧则血归于肝。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累的时候,喜欢躺下,这样,分散在四肢的气血,就会回流到肝脏,以便肝解毒。因此,如果我们是因为运动过度了,就会感觉累和乏。

2、过度思虑

由于过度的思虑,比如,学生玩命看书,工作上过度思考问题,都会导致我们累和乏。因为,我们的气血都供应到大脑上去了,内脏又出现了缺血的情况,因而过度思虑,也会导致我们累和乏,这就是中医的理论,思伤脾,脾主肌肉。当我们出现浑身上下肌肉酸痛劳累时,这都与思虑过度有关。

3、供血不足

在疏通经络后,会觉得疲倦,是因为我们的供血不足;酸痛是因为体质太差,经络淤堵。其实主要原理和第一种运动是一样的,只不过将运动改为了“被动式运动”。当温热理疗时,作用于患者身体的某个部位时,患者的气血就会从身体的其他的部位向这里集中。同时,由于患者的身体较弱,身体无法快速生成新的气血补充,这就使得原本供应脏器的气血量一时减少,人就会感觉到累和乏了。

劳累疲乏与经络疏通有什么关联? 给大家打个比方,家里客厅有台空调制热供暖。当其它房间的门都关闭时,这台空调工作起来会很轻松。可是,其它房间的门都打开时,这台空调工作起来就会很有累,它再怎么拼命工作,家里也热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它供热的面积被突然增大了。

从空调制热联系到我们人体,我们人体通经络的道理和这个相似。身体某部分的经络关闭时,那部分身体就处于低水平维持运作当中,有时你会感觉胳膊酸,腿痛,脖子硬,这都是低水平运作的结果;而当我们把经络疏通后,人体需要大量的气血去供应新打开的区域。此时,人体一时无法制造出大量的新的气血去满足,就会造成我们脏器的供血不足,人就会感觉劳累和疲乏。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坚持温热疏通经络,就像别人坚持健身,慢慢的经络不堵了,会觉得身体很通气,人体排毒功能得到改善,一些湿气等不好的东西排出体外,好的东西才能进入人体。

2、可以在疏通经络前,食补一些补气血的,但这也只能临时解决气血不足的问题。

既然疏通经络对人体活动如此重要,疏通经络的方式也有很多,刮痧、拔罐、艾灸等都可以调动气血疏通经络,那为什么要选择艾灸呢?

刮痧和拔罐虽然能够疏通经络,但并非所有人都适用,医学百科有记录说:少儿患者,身体瘦弱者,老年体弱多病者,不可用刮痧;体弱、紧张、年老、儿童与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不宜用正常的拔罐之法。故体虚的人不宜刮痧或拔罐,因为这类人群原本就气血不足,刮痧或拔罐往往会出血、出痧,从而加剧气血不足。

跟刮痧、拔罐最大的区别在于,艾灸本身就具有培补人体阳气,活血通经的作用!仅这一点就决定了艾灸的不可替代性,所以艾灸可以说是疏通经络的理想选择。

艾灸几大穴,打通经络气血通畅!

艾灸,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温散寒邪、活血止痛、补中益气、温阳补虚、排毒邪热、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功能。

取穴: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大椎、局部阿是穴(即哪痛灸哪)这些穴位可以算是一个整体的调整,提高正气,祛寒湿,补气血。

1、中脘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是健胃大穴,因此对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2、神阙

古人曰:“常灸神阙穴,万病会自灭”。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儿,在腹中部,脐中央。阙,是君主所居住的宫城的门,“神阙”就是元神的门户。古人一直非常推崇神阙穴,利用它进行疾病的治疗。

3、关元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过去也叫玄关,就像人体腹部的一个阀门,有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的意思,历来为修炼家所重视。

4、命门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

5、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涌泉是个强身健体的大穴,此穴多气多血,主人后天之气。

6、大椎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又名阎王夺命锁,是人体的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椎的不通,会堵塞七条经络!

上述穴位有效结合,可以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

在艾灸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返病的现象和一些艾灸的反应,比如口干舌燥、嗜睡、乏力、排尿多、拉稀、发烧等现象,轻则不用处理,喝点热水,如果上火严重,可以艾灸太溪穴、涌泉穴去火。

经络疏通了,负面情绪自然消失

每个脏器都主一种自然的正向能量,如果外界环境打破了身心平衡,就会产生相对应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过多,就会堵塞本脏器的经络。通过疏通这些堵塞的经络,就可以消除由于不良情绪对人体产生的垃圾,进而改善或消除不良情绪。

胆:正向能量是主中正、决断;负面情绪主焦虑。胆的功能强健,决断力强,中正无私;若胆经淤堵,就会出现焦虑不安,优柔寡断,左右摇摆。

肝:肝的正向能量是主计谋、谋虑。负面情绪主愤怒、指责。肝经淤堵的人,容易愤怒,好攻击指责。疏通肝经,可以降肝火、平和情绪。

肺:正向能量是主一身之气。负面情绪主悲伤。肺经淤堵的人容易悲伤。疏通此经络,可以减低悲伤情绪,找回正向能量。

大肠经:正向能量主传导、排毒、存污。负面情绪主懊恼(懊悔、烦恼)。大肠不通容易烦恼、无名火;大肠泻下容易对过去的事情懊悔不已。疏通大肠经、改善大肠功能,可以消除这类负面情绪。

胃:正向能量主接纳、豁达。负面情绪主急躁。胃经淤堵的人做事容易着急,容易躁动,语言、行为均容易急躁。容易面部痤疮、粉刺、或身体容易出现痈脓。疏通胃经,可以缓和急躁的情绪,排出体内的毒素。

脾:正向能量主思考、思维。负面情绪主抱怨、委屈。五行当中,脾主土,属于大地坤土之性,能承载一切的好与坏。若脾的功能正常,可以接纳一切寒热温良、酸苦甘辛。若脾的经络淤堵,就会对它的无私接纳产生抱怨、委屈。

心:正向能量主欢喜、喜欢。负面情绪主怨恨、仇恨。怨恨比抱怨更强烈,,有恨之入骨的势头,恨是由内心的最深处升起来的。生恨日久,耗伤心气、心血,导致心经淤堵。心脑血管问题及爆死,多来源于心经淤堵。

小肠:正向能量主悲悯、怜悯。负面情绪主哀愍。怜悯之心人皆该有,若怜悯过度及成哀愍。哀愍过度及成哀伤。容易出现消化道溃疡的人多数怜悯心过重。哀愍过度及容易产生溃疡,容易堵塞小肠经。疏通小肠经,纠正偏颇,可以平和的对待一切哀伤之事。

膀胱:正向能量主积极、向上、阳光,微笑。负面情绪主消沉。膀胱经为一身阳气之所,为阳中之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膀胱经的位置正好迎向太阳。若膀胱经不通,人体阳气就无法升腾、部散;人体缺少阳气,就像天上缺少太阳,晴天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会积极向上,阴雨天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容易郁闷、消极。

肾:正向能量主智慧;负面情绪主恐惧。肾精充沛,智慧、勇敢。若肾精亏损、肾经淤堵,就容易生不出智慧,遇事恐惧、恐慌、害怕、惊恐。孩子经常看恐怖电影,玩一些血腥的电子游戏,均容易损耗肾精,影响智慧。

心包:正向能量主欢乐,愉快。负面情绪主压抑。心包经为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是帮助君主(心)传达快乐心情的,若心包经堵塞,心的快乐的信号就无法传达出来。有些人没有快乐细胞,或别人一说笑,他就烦,或自己内心高兴却不能从面部表达出来,都有可能是心包经淤堵。因此经常疏通心包经是可以有效排解压抑,提高快乐指数。

三焦:正向能量主轻松、心乐;负面情绪主紧张。若三焦功能不够协调就会生出紧张的情绪。学生考试前的紧张、员工面试前的紧张等都有可能是三焦功能不相协调所致。通过疏通三焦经,协调三焦的功能,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情绪。

人体百分之八十的疾病都来源于负面情绪,它以一种负能量的形式,变成有形之物,堵塞我们的经络。如果疏通了经络,那么堵塞的能量就会重新流动,此时负面情绪就会自然的消失。如何疏通经络呢?这里推荐给大家经络上重要的四个穴位,供大家实操。

1、 调理心包经可缓解心累

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条每个穴位以痛为标准,平均每个穴位调理20分钟。

对疏通气机非常有作用。

2、 调理膻中穴可宁心解闷

膻中穴(两乳之间)有宁心神,开胸除闷等作用。

按摩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约五秒,休息三秒。生气时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达到顺气的作用。

3、 调理风池穴穴可缓解紧张情绪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叩压这个穴位能起明目醒脑的作用。只要感觉疲劳、紧张或者焦虑时可随时轻叩。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就行。

4、 调理合谷穴可保健头痛失眠

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按摩此穴对于神经性头痛、失眠和神经衰弱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5、 调理足底可缓解焦虑

足底集结着五大脏腑的经络,调理足底可以温通气血,解郁疏肝。焦虑抑郁往往是肝气不疏、气滞血凝所致,而脚底经络集结,每次可用调理20分钟,特别是太冲穴,即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经络 | 为什么你总感觉疲惫?

前言

「目倦神疲,看东西模糊,思维不清,四肢乏力,工作没精力,睡眠障碍,哪怕刚睡醒也无精打采,我的累谁能懂呢?」

这种累,叫作「肝不藏血」。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可以找肝经帮忙:

肝胆问题:目倦神疲,烦躁易怒,胸胁胀痛,疝气,睡眠障碍,肝风所致的头部不适、眩晕

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尿

其他循行部位问题:肚子痛,下肢麻木,小腿抽筋


遇到上述问题,首先可以探查肝经的三个易堵穴位,在痛感强烈的穴位坚持按揉和敲击。一周后痛感减轻,症状也往往能改善。

除了日常疏通易堵穴位之外,我们还可以去找肝经的五腧穴,做更有针对性的调理。

肝经五腧穴歌诀云: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 井穴-大敦(木)

定位:足拇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角外侧0.1寸

「大」 ,与小相对; 「敦」 ,意为厚,如形容男子的词语「温柔敦厚」。

这个穴名,意指脚大趾与其他四趾相较,既大且厚。穴位在脚大趾上,所以叫作大敦。

大敦属木,是肝经的本穴,所以很多典型的脏腑问题和循行线路问题,都与大敦穴有关。如遗尿、阳痿、尿路感染等前阴病,月经不调、崩漏等妇科病,疝气,肚子痛等。

路老师在课程中讲道:「大敦穴有一个独特的作用——缓解疝气。古代歌诀《百症赋》里说,‘大敦照海,患寒疝而善蠲(juān,疏通)。’」

大敦可以做刺血、掐按、艾灸,照海可以按揉、艾灸。两穴一起用,对调理寒疝很有效。

《黄帝内经》记疝气有七种,寒疝是常见的一种。但无论是哪种疝气,在结果上都是肝气的冲乱,与肝经脱不了干系。

用肝经的大敦穴调理疝气,其道理就像拉绳解结:

假如一根绳子中间有弯折,出现一个节结不好理直,与其费很大功夫去梳理那个节,不如拉住绳子的一头拉一下、抖一下,弯折处自然就伸直了。

刺激肝经末端的大敦穴,就起到拉绳解结的作用。

? 荥穴-行间(火)

定位:在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行」 ,行走,与「荥」同音; 「间」 ,和手上大肠经的二间穴、三间穴一样,都是指穴位在两趾(指)之间。

路老师的新书 《徒手祛百病》 里有这样一句话: 「经络就是脏腑的一面镜子,当脏腑机能紊乱的时候,经络也会出现各种拥堵,反之亦然。」

很多人因为有眼睛干涩、睡眠障碍等症状,疑心自己肝火过旺。不妨探查一下肝胆经的火穴(行间、阳辅)。如果有疼痛、结节,则说明肝火的确有异常。

调理也好办,一可以在肝胆两经的火穴、土穴、水穴上探查,认准有疼痛、结节的穴位,坚持敲、揉(平补平泻); 第二可以在火穴、土穴上用较重的手法刮痧(泻),水穴上用较轻的手法艾灸、点揉(补)。

补泻的原理如下:肝火有余,为实,「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所以在土穴上用泻法;水能克火,补水可以缓解火旺,所以在水穴上用补法。

(还是很简单的,你一定已经学会了~)

? 输穴、原穴-太冲(土)

定位:足背侧,在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太」 ,即大,至,极; 「冲」 ,冲要,如成语首当其冲。太冲穴作为肝经的输穴和原穴,气血盛大,位居要地。

中医将肝称为「血海」,它应该有盛大之象才对,所以 健康 的肝脏有很大的藏血量。

所谓藏血,并不是关起门来不让血液流走,而是不断有血液经过肝脏,就像河流的中途形成一个湖泊。

藏血干吗呢?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清理血中的垃圾、毒素,然后把干净的血液上传给心系统,这就是人体内的「木生火」环节。

假如因为易生气、晚上11点故意不睡觉等原因,使肝木过于躁动,不能沉静、收藏,人会怎样呢?

目酸目干,视物模糊,腹胀,两肋痛,全身的筋脆弱、紧缩而不柔软,小腿抽筋,下肢发麻,中午易疲劳,晚上难入睡,思维不清,失魂落魄,还可能因为肝风而头部不适、眩晕。 总之,感觉到一种复杂的疲惫。

阳盛则阴病,实证完虚症,与肝有关的问题纷至沓来。再往后发生传病,其他脏腑的问题也来了。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但很难的事情不正是扑灭青萍之末的风?人生在世,脾气难改,积习难返。

病气借助这些坏脾气、坏习惯,会慢慢侵占身体,导致疼痛的穴位越来越多。

怎么办呢?

既然情志难改,就从身体改起,经常按揉太冲,轻敲中封、曲泉,用这三个穴位助肝藏血,预防湖泊面积萎缩,增加全身血液的活力和营养。

改一分身体,就改了一分情志,这也是「从阴引阳」的迂回路线。

如能身心平常,即便有病,也找不到发病的机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真正的 养生 党,一定体会过其中意味。



太冲的操作方法有两个: 一是太冲推行间 ,拇指尖贴紧太冲穴皮肤不要有相对运动,向下发力前推(不必一定推到行间穴)。

第二是用温补的手法艾灸 ,温度不宜烫,艾炷灸3或8壮,悬灸时间宜在15分钟以内。

? 经穴-中封(金)

定位:足内踝前,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前面提到,助肝藏血除了太冲还可以加按中封、曲泉。 这三个穴位的五行属性是土(原)、金、水,都是助阴、助藏的穴位。

中封,从穴名上看,就是一个收藏之力很强的穴位。

「中」 ,在汉字里是一个含义很广的字,这里的意思是内、里,与「外」相对,如词语「情动于中」; 「封」 ,即密闭、封藏。

作为金穴的中封,其封藏之力可以滋补肝阴、收敛肝气,和吃桑椹等药食的作用是一样的。 其他收藏无力的问题,如崩漏、带下、遗尿、遗精,都可以找中封穴帮忙。

中封,其实是「封中」,将肝的精气封到中里。可以艾灸,也可以敲击、按揉。

? 合穴-曲泉(水)

定位:屈膝时,当膝内侧横纹端上方凹陷中

「曲」 ,是一个位置的提示信息,指该穴在腿的弯曲之处; 「泉」 ,指该穴深邃如泉。

曲泉是水穴,水为木之母。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在肝有虚证(阴虚或阳虚)的情况下,我们使用合穴曲泉。

怎么判断肝有虚证? 前文提到的目酸、视物模糊、中午感觉疲劳、晚上难入睡、思维不清、失魂落魄等,都是肝的虚证。

曲泉穴可以按揉,可以艾灸,但它两边都是骨头,不太好敲。艾灸同样是艾炷灸3或8壮,艾条悬灸则温灸15分钟以内。

明代医家李梃(tǐng)咏肝经五腧穴云:

腧穴即景诗 · 迷途


明·李梃


云霞烟锁大敦峰,忘却行间转太冲。

坐望中封无路入,曲泉行水听踪踪。


12经络的易堵穴位、五腧穴都已经讲完了,我们就像有了一把「屠龙刀」。接下来的课程,我们要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跟着路老师学习一些常见病症的经络调理方案。

路老师在课程中讲:

我们用12经络去处理问题的时候,可能某些观念会发生改变。主流医学给我们下了很多定义、断语: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都是治不了的绝症,是要终身服药的。这就让好多人每天活在数字里面:早晨采个血看血糖,控制饮食,或者每天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