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如果房屋着火十分危险,其实五脏“着火”也一样不可大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容易着火的五脏有哪些,以及该如何灭火?
一、胃火。
胃虚火最主要的症状是口渴,大便有的时候也会干。另外最最典型的特点,是出现胃疼,有时候胃会不舒服。这个疼是什么呢?不是胃疼得直不起腰来了,而是胃总有饿的感觉,总是像没吃饱一样,可是吃饭的时候又不想吃,吃不进去,这就是典型的胃阴虚,就是胃的虚火旺。
胃的实火,除了牙疼、牙龈肿、有时会起溃疡以外,还会口渴,特别喜欢吃凉的,另外就是大便干燥。
注意事项:胃火,通常是由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胃火调节应当遵循清热、清滞的原则,要饮食节制,太过热气的东西少吃,甜腻的食物少吃,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并且适当注意口腔卫生。
艾灸去胃火——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它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泻胃火。艾灸或按摩内庭穴可去胃火,饕餮美食引起的消化不良、便秘、牙龈肿痛、口臭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按揉内庭穴来缓解。
二、肝火。
肝虚火主要症状为眼睛干涩、手脚心发热,烦躁。晚上有的时候会出汗,尤其是后半夜睡着的时候出汗。
肝实火主要症状为眼睛红、肿、疼以外,还会烦躁,容易发火。肋部胀痛,口苦,口渴,大便干燥。
调节方法: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调整情志、稳定情绪非常重要,焦躁情绪会火上浇油,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火气。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肝火上升。肝虚火者可用枸杞菊花茶(除了野菊花其他菊花也可),或者服用杞菊地黄丸。
肝实火旺者可用炒熟的决明子泡茶或者野菊花泡茶,也可服用知伯地黄丸。不宜吃辛辣、海腥、过腻过酸、煎炸食品,以免火上浇油。
艾灸去肝火——太冲穴!
太冲穴属于足厥阴肝经,有平肝清热、清利头目之效,艾灸或按摩太冲穴,能让人的心情平静,跟喝菊花茶有一样的效果,被人誉为“人体自身的菊花茶”。
三、心火。
表现症状为心烦急躁、面赤口渴、心中烦热,失眠、便干尿血、口舌生疮、肌肤疮疡。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失眠、梦多、舌尖红、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舌尖起泡,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调节方法:对于实火我们可以用莲子芯泡茶,或者食用苦瓜,也可服用牛黄清心丸;对于虚火我们可以用酸枣仁,枸杞,再加上五味子,一起煮水喝,以滋养心阴达到灭火的作用。
虚火上升的人可常喝清心润燥的冰糖莲子汤,对于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具有较好的疗用。百合微寒无毒、补虚清心、除烦安神,用百合、银耳、玉竹煮的甜汤,具有清心养阴的作用。心火旺者还可常喝竹叶、甘草、灯心草、生地、麦冬煮成的茶饮,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
艾灸去心火——少府穴!
少府穴是心经的荥穴,荥穴主身热,可以为身体滋阴降火,所以它清心泻火的功能特别强,对心火过旺所引起的口舌生疮、夜不能寐、面红目赤、小便赤黄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四、肺火。
表现症状为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鼻干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不妨适当吃一点属性偏凉的食物,如白萝卜、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笋、香蕉、梨、苹果、百合、杨桃、枇杷,同时多饮水,少吃肉类及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品。
除肺火,也可用呼吸咳嗽洗肺法,通过深呼吸和主动咳嗽,帮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增强免疫力。可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反复进行吸气呼气,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另外每天主动咳嗽几下,也是积极的保护性反射动作,能有效清洁肺部。
艾灸去肺火——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艾灸或按摩合谷穴有清热解表的作用,可缓解牙龈肿痛、便秘、咽喉痛、流鼻血等上火症状。
如果上火了,可以按以上方法对应去火。
预防上火的话,记住要养成科学的生活规律、合理的作息习惯,按时定量吃饭,规律饮食,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防过度疲劳,身体抵抗力下降。
怎样用经络拍打去除五火,首先国人终于明白经络可以调病了,为什么说经络通百病不生呢,中医,世上本无癌,只是瘀和堵,只有打通经络气血才能畅通无阻,不过传统的手法是不能打通经络的,只有我们DDS技术才能真正的打通,任督二脉
题目中所说的五火即指的是五脏火,包括 心火、肝火、脾火、肺火、肾火 ,而除五火只是就是清五脏火。从中医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结合穴位分布、经络走向拍打穴位,可以在减少药物依赖的情况下去除五火。
所以,要想去除五火,一定要记好拍打这几个对应的穴位,疏通经络让气血运行,体内火毒壅盛不再聚集!
1.心火—— 心火旺盛会有舌赤苔黄、心烦神乱、失眠多梦、口干口苦,上炎口舌可至口舌生疮,移于小肠则有小便短赤、尿热灼痛。
心经始于 腋下,止于小拇指指尖,贯穿上臂内侧。
拍打心经可清心火,是不可不试的“穴位保健操”。
2.肝火—— 肝火旺盛常表现为头痛头晕、目赤面红、口干口苦、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急躁易怒等。
肝经始于 脚部大拇指丛毛之际,上循沿足上部、脚内踝、腿内侧至阴部到达小腹、胃、肝、胸肋、喉咙、口目至头顶处。
想清肝火,可沿肝经所处范围从大腿根内侧向下循经拍打。
3.脾火—— 脾火旺盛表现为口干口渴伴有口臭、上腹不适、大便秘结、牙龈糜烂、饮食量少等。
脾经起于 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至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向上连至舌下。
清脾火可以从大腿根内侧前缘向下循经拍打。
4.肺火—— 肺火无论实火还是虚火,均可见干咳无痰或痰少、口燥咽干、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尿黄等。
肺经从肩胛骨凹陷处连出一条直线,沿着手臂内侧至拇指内侧端止。
清肺热可沿拇指内端寻经络往上拍至肩胛骨凹陷处。
5.肾火—— 肾火旺盛容易颧红面赤、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燥热、梦遗滑精等。
肾经一般指足少阴肾经,起于 小趾之下,斜走足心至内脚踝之后,沿小腿肚子上至股内侧缘。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清肾火可从大腿内侧后缘由大腿根向下循经拍打。
拍打经络去除五火 ,主要是 起到一定的保健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要是症状比较严重,还是建议您去正规的中医院开中药进行调理治疗。
对应经络或者八虚来操作就可以
1.经络
拍心小肠经,去心火。
拍肺大肠经,去肺火。
拍肝胆经,去肝火。
拍脾胃经,去胃火。
拍肾膀胱经,去肾火。
2.八虚
拍打腋窝,去肝火。
拍打肘窝,去心肺火。
拍打腘窝,去肾火,
拍打腹股沟,去胃火。
中医讲,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 ”上火”。 所谓的「 ”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 ”内热证候”。 天气干燥,容易引起上火,而中医又将上火分为,肝火、心火、胃火、肺火和肾火,即为五脏之火。 01心火 原因:常因七情郁结、气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肥腻厚味,及烟酒辛辣之物、过服温补药物,久而生热化火所致。 症状: 1)皮肤相对粗糙,易干裂。 2)舌苔黄厚,舌尖发红,面红耳赤。 3)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4)寐多噩梦,心烦气躁。 5)口舌生疮、腐烂疼痛。 去火方:莲心+淡竹叶 莲子心、淡竹叶,搭配成莲心竹叶茶,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加盖闷3分钟,饮用即可。 莲子心,味苦,入心经,可以发散心火,是最好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 淡竹叶,则能够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两味同用,能增强莲子芯的去火作用。 所以,心火大,不妨试试这两种搭配放水喝。 02肝火 原因: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熬夜、喜食油腻、辛辣之物亦可导致肝火大。 症状: 1)夜卧不宁,善惊,口渴。 2)月经紊乱,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 3)脾气暴躁、容易心烦意乱、发怒,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4)头痛自汗,目赤、眼部分泌物多。 5)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大便时易便血。 6)口干、口苦、口臭,额头起痘。 去火方:蒲公英根+三花 准备小茶包,取蒲公英根3.3g,菊花0.3g,金银花0.3g,桂花0.1g,碾碎后,做成金桂菊茶,热水冲泡代茶饮,可反复冲泡2-3次。 三花,指的是菊花,金银花,桂花,搭配蒲公英,一起使用,去火效果更佳。 蒲公英,善清肝热,即可清肝又可疏肝,凡肝中郁热所见的,红肿痘痘,口苦口干口臭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菊花,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对肝火旺引起的眼睛不适,效果显著,常与蒲公英搭配。 金银花,疏热散邪,对于火气大,引起的口干、口苦等有效,常和菊花搭配。 桂花,性质温和,味道清香,起到中和寒性之效,还可以改善口气。 所以,肝火大的人,可以用这个方子,泡水喝,可快速降肝火,还可以促进肝脏排毒。 03胃火 原因: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火。 症状: 1)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2)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口气秽浊。 3)胃部灼痛、腹胀。 去火方:荷叶+苦丁叶+蒲公英叶 取蒲公英叶、荷叶、小叶苦丁,按照2:1:1的比例,做成荷叶苦丁茶,泡水代茶饮。 蒲公英,补脾和胃,亦泻胃火,对食滞化热、脾胃湿热及胃火炽盛等所致的胃脘痛、胀满、呕吐吞酸等皆可应用。 小叶苦丁,擅清胃火,消暑热,健胃消积。荷叶,有清热、去火、利湿、开胃之效,有助于改善便秘。 所以,胃火大的人,可以用三者搭配泡水喝,可以很好降胃火,改善各种不适。 04肺火 原因:肺火与饮食有关,肺胃郁热,吃的油腻、辛辣所致。 肺火和过度的劳累、紧张、压力有关,会导致肺火肝疼、嗓干。肺火与休息有关,不充分的睡眠可以产生肺火。肺火与环境有关,如气候干燥,会出现呼吸道上火的症状。 症状: 1)肺部症状:咳嗽、吐黄痰、气喘。 2)咽喉症状:咽干发痒、疼痛、有异物感。 3)皮肤症状:各种皮炎、皮疹、面部痤疮。 4)鼻部症状:各种鼻炎表现。 去火方:雪梨+荸荠 取雪梨、荸荠,切块,一起榨汁,饮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梨可「 ”润肺良心、消痰降火”。雪梨,可润肺生津、止咳化痰,降火。荸荠,归肺经,清热,化痰,消积,清心降火。 二者一起榨汁饮用,可很好的去肺火。 提醒注意:用药因人而异,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内容仅供参考!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