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灸”指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艾灸以温壮元阳、激发经络之气、调动与开发机体潜能、健身防病的传统方法。
“节气灸”以其简、便、验的优势,为我国历代医家及百姓沿用至今在防病保健领域占有特殊的地位。
人体也有春夏秋冬!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中就指出,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节气变化,会出现周期性盛衰,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
一年中节气更迭,人体阳气中有升、浮、沉、降节律。脉搏有春浮,夏洪,秋弦,冬沉。人体形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
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节律统一起来,形成五时应五脏,阴阳消长同步的有机整体。
健康离不开“正气”!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对外界的影响不仅有被动的适应能力,也有主动的调节能力。
人体的这种适应与调节能力称之为“正气”,它是决定疾病是否发生的内在因素,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要想避免人体遭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害,就必须增强机体“正气”。
节气更替正气波动! 中医将疾病的发生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认为机体经络气血的变化规律若与自然四时节令之气不能同步适应,从而造成经络气血紊乱并诱发疾病。
临床上,节气或四时的更替交接之时,是阴阳之气变动剧烈之际,也是年老、体弱、虚衰的人群加重病情、诱发宿疾或易生新病的时期。比如夏至、冬至前后是中风、溃疡及哮喘等高发之时。
节气艾灸事半功倍! 假若能在阴阳之气剧烈变动的时刻,应用某种简便的方法扶助正气,激发机体的潜在的顺应能力或应变能力,则有助于防病保健。因此,“节灸”正是体现中医的这种“因时制宜”加强机体整体机能的有效方法。
“节气灸”施用的目的是使培壮元阳、以扶助正气的效果更佳,提高机体整体调节能力。它并不仅是一种特异性的对某种疾病有单一预防作用的方法。确切地说,它更应是一种兼顾全身整体机能调节的具有广谱性的扶正固本方法。
当机体的元阳充盛,机体的整体调节能力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依“节令”变化而显露的疾病端倪就会依靠机体自身的应变和抵抗能力消灭于萌芽之中。因此,节气艾灸可以起到防患未然、事半功倍的效果。
节气灸”这些要点要谨记! 节气灸是“治未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为我国历代医家及百姓所喜闻乐见,在传统防病保健领域里占有特殊的地位。
今天来系统介绍下节气灸里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知识点:节气灸包含二个要素,一是时令节气,二是灸法。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及天象、气象、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称八位。
“节气灸”的理论根据是“天人相应”。四季寒暑更替是天地阴阳变化的结果,阴阳变化动荡之时,久病、年老、体弱等人群往往不能适应自然变化,而加重病情、诱发宿疾或易生新病,若能在这个关键时刻,使用艾灸养生保健,则能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有助于防病保健。
节气灸历史悠久,在民间运用较为广泛,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个节气,亦称为“二分二至”,是一年中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升降变化及消长的转折时期,人也会表现出阴阳变动更为明显甚至剧烈之势,此时若人体自身不能及时调整机体阴阳,使之与自然界的阴阳节律相适应,就会出现阴阳失衡的疾病状态。故“二分二至”是灸法保健的重要时刻。
【三伏灸】“三伏天”时自然界阳气旺盛、机体阳气相应充沛,正是冬病病气潜伏之时,如哮喘、咳嗽、鼻渊、老寒腿等,若此时进行灸治可以提升阳气,扶助正气,祛除伏邪,治愈顽疾。这一反季节治疗方法,即“冬病夏治”,因其疗效确实受到患者的欢迎。
适合人群:适合所有的人群。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多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该病在冬季发作,常用于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腰颈肩痛等疾病。
调理效果:
①温经通络,清肺润肠,健脾和胃,呼吸系统免疫能力增强。
②平喘,补肺、健脾、益肾。
【三九灸】“三九灸”是依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灸疗法。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调,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
三九灸是对三伏天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与之配合,能更好地发挥艾灸的作用,起到增强体质、保健强身的功效。前者是冬病冬防,后者是冬病夏治,均是扶阳补虚疗法。
适合人群:适合所有的人群。三九天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行艾灸法贴敷穴位,可以加强和巩固三伏天艾灸疗效。“三伏灸”与“三九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其疗效相得益彰。
调理效果:
①、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
②、祛风散寒,强筋健骨,化瘀止痛等比平时高出几倍的功效。
节气的来历! 人类根据太阳,月球及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顺应大自然与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则,从而形成了历法。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农历就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为变化特征。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冬至灸神阙!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也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为任脉、冲脉、带脉循行之地,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亦属长寿大穴。
在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防病强身大有益处。
常用保健穴! 逢节气时根据体质不同,辨证选取保健穴施灸,对防病强身、延年益寿有特殊意义。
神阙、气海、关元、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百会是临床常用的保健用穴,有“八大保健穴”之称。除此之外,具有强身防病、益寿延年作用的穴位还有很多,如膏肓、肾俞、风池、内关、天枢等等。
节气不同,主穴不同! 中医认为二十四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不同影响,节气不同,对应治疗和预防的疾病也不同,故选择相应腧穴辨证艾灸,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春季与肝相对应,如出现情志抑郁、指甲干、腰酸痛、腿抽筋或脾气急躁、头晕目赤等症者应调护肝脏,可灸太冲穴。
节气对人体的影响:节气是由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转规律产生而制定的,是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以及其他星体的空间位置总是在不规则地连续变化,同时造成宇宙能量的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在节气前后波动最大。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言:“二十四节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侯,气亦同,合有七十二侯,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也。”
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思想,“天”的变化自然影响人体,而节气对人体影响有两个方面:
1、由于节气前后气候变化比较大,一个人如果有旧患或宿疾,他的适应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就弱,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发病或病情加重。据医学统计,心脏病、中风、哮喘等疾病多发于节气前后和半夜。因为当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超过身体的应变能力时,人就会生病。这正是《黄帝内经》所讲的“邪之所腠,其气必虚”。
2、由于宇宙能量在节气前后变化较大,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干预,把宇宙能量转化为我所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节气灸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成功把宇宙能量转化为我所用的典范。通过做节气灸不但可以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力。这样,当外界环境及气候等因素发生变化时,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强调个体化,在运用节气灸时,应从个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综合分析,辨识不同的体质类型,选择不同的节气、俞穴和灸法进行个体化施灸,才能有效地调理体质的偏颇,将体质调整到最佳状态,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重病、慢性病患者可实行化脓灸,疗效最佳,但会遗留疤痕,操作难度大,须通过医生施行。
盛夏三伏天是人们进行艾灸疗法的旺季,但其实在一年中的其它时候,也是可以进行艾灸的,例如白露前后若坚持艾灸调理,就有宣肺理气、化痰定喘、疏散外邪之效,还能有效预防鼻咽炎、哮喘、支气管等疾病,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白露节气艾灸养生的注意和禁忌事项。
白露节气艾灸要注意什么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白露时值秋季,在进行艾灸时要小心着凉。艾灸过程中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记得开换气扇,及时通风,换取新鲜空气。
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白露艾灸有什么禁忌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患者等忌灸。
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xz/
大雪节气可以艾灸吗
可以。大雪节气时天气比较寒冷,这时候适当进行艾灸,可以帮助驱散人体寒气,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所以大雪节气是可以进行艾灸的。艾灸属于一种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可以很好的帮助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畅,具有一定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
大雪节气艾灸注意什么?
取穴注意艾灸补阳的顺序:
1、因为背部为阳气最汇聚的地方,所以先从背部的穴位大椎、至阳、心俞、肾俞、依次艾灸下来,
2、接着艾灸腹部的膻中,神阙,关元
3、最后艾灸涌泉穴。
为什么大雪节气后要重点艾灸这几个穴位呢,因为寒湿最容易入侵这几个重要穴位进入人体。
大雪节气艾灸好处:
温中散寒
艾灸主要材料是艾叶,而艾叶性温热,大雪节气进行,可以疏通经脉,同时为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身体因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 调理身体
大雪节气艾灸可以纠正身体脏腑阴阳不平衡的情况,疏通淤堵的经脉,有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作用。
疏通经脉
最后大雪节气适当进行艾灸,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疏通身体经络的作用,还能调和身体脾肺器官的机能、健脾和胃,具有不错的保健养生作用。
这四种人不适合艾灸:
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zhi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此外,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大家都会注重养生。有的人会选择用食疗的方式,或者艾灸的方式。那么大家了解中医的艾灸疗法吗?下面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10月23日是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此时已是深秋,外界天冷、阴气重,老年人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容易出现怕冷、腰背发凉等阳虚症状,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时最佳的外用进补手段就是艾灸,适当艾灸可平喘镇咳、温阳散寒,提升机体抵抗力。走出以下误区,可帮您更好地进行艾灸保健。
艾条不是越陈越好新艾气味辛烈。含挥发油多,燃烧快,火力强,烟大,容易伤及皮肤和血脉;陈艾含挥发油少,燃烧缓慢,火力温和,烟少,艾灰不易脱落,故临床上多采用陈艾而少用新艾。但是,艾条不是越陈越好,5年的陈艾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放的更久,艾草的味道和药效都会大打折扣。此外,由于成本的原因,厂家一般也不会生产大于5年的陈艾条,所以市场上宣称时间大于5年的,大都只是噱头,不可轻信。而且,艾条放置时间过久,功效也会减弱,一般老年人使用3~5年的艾条即可。
好艾条烟雾没有毒艾灸时会产生烟,而艾烟不同于香烟的烟雾,是一种药气。药理试验证明。艾烟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可抵御多种病毒,也可用于空气消毒。但如果用质量次的艾条,杂质多,这样的烟会对身体产生伤害。一般而言,只要选用合格的艾条,就不会因为艾条烟雾而产生伤害。为了减少气味刺激。艾灸时可以多通风。现在也有烟雾非常少的无烟艾条,但在制作过程中丧失了一些有效成分,因此有烟艾条功效优于无烟艾条。如果可接受艾烟,建议选择有烟艾条,无法接受的,选择无烟艾条即可。
艾灸不一定要选艾绒纯度高的,艾条的品质很大程度上是由艾绒纯度决定的。艾绒纯度是用多少公斤艾叶制成1公斤的艾绒这个比例数来表示的。常见的艾绒依级别可分为普通级(8:1以下)、高级(15:1以下)、特级(25:1以下)、极品(25:1以上)4种。但是不是说在所有情况下都需要纯度高的艾绒。总的来说,选择温灸筒做温灸或者隔物灸的时候,艾绒级别不用太高,艾条燃烧速度太快,反而不合适,选择普通级或高级即可。如果是直接在身上艾灸,选择特级或极品艾柱比较合适。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有关于霜降艾灸的内容。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大家呢?
小雪 是我国冬季当中第二个节气,在小雪节气的时候人们也是非常注意 养生 的问题,那么2020年小雪节气的时候艾灸的好处是什么呢?小雪人们养生应该怎么做呢?
2020年小雪节气的时候艾灸好处
中医学认为,艾灸可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可以调整人体的阳气,属于温补,在秋冬季节使用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在使用艾灸前,先到正规医院辩清体质是否适合以及听取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艾灸部位,而不是盲目在家里自己艾灸。艾灸保健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如同样是灸足三里,对于寒性的胃痛就有疗效,而对于热性的胃痛就需要用到针灸来治疗。体质虚寒一般表现为面色黄白、手脚发凉、大便稀软、怕风怕冷等。身体阴虚火旺、湿热重等人群就不适合使用艾灸,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要谨慎使用艾灸。
小雪节气人们养生应该怎么做
保暖防感冒
小雪节气后,强冷空气活动频繁,这时一定要注意御寒保暖,防感冒。外出要戴帽,对肩颈部、脚部等部位要加倍呵护。
阳光防抑郁
小雪节气,天气阴冷晦暗光照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这时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多晒太阳。常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还利于克服抑郁。
早睡早起多运动
此时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每天多睡一小时,有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每天晚上可用热水泡脚,并按摩足底涌泉穴。此外,还可通过各种运动来锻炼身体,但不宜太剧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