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隔厚朴灸——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时间: 2023-06-06 22:07:56

【概念】隔厚朴灸,隔物灸法之一。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以由厚朴研为细末与生姜汁调和而成的厚木卜饼而施灸的一种灸法。

【灸前准备】大艾炷,厚朴适量(研为细末,加入生姜汁调和如膏状,制成圆饼,厚约0.3 cm),镣子,火柴,线香,灰盒等。

【施灸法】取厚朴适量研为细末,加入生姜汁调和成膏状。制成厚为0.3cm左右的圆饼,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厚朴饼放在相应穴位上(多选用背部和胸腹部臉穴),置大或者中等大小艾炷于其上,用线香火点燃施灸,待患者局部有灼热感时略微提起药饼,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可灸3~7 壮,以灸处出现汗湿红晕现象而不起泡,患者又有舒适感为度。

【适应证】厚朴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作用。本法在临床上适用于治疗胸腹胀满,肮腹疼痛、咳喘及咳痰不利等病证。

【注意事项】

1、饼的厚薄,宜根据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较为厚朴敏感的部位,厚朴饼可厚些; 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厚朴饼可切得薄一些。

2、施灸后局部皮肤仅有微红灼热现象的,很快就可以消失,无需处理。如因施灸壮数,皮肤出现小水泡,只须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全愈;如水泡较大,可用经过消毒的针刺破放出水液,然后用敷料保护灸疮,待其吸收愈合。

3、灸后宜暂避风吹,或以干毛巾覆之轻揉,使其汗孔闭合,以利恢复。

【按语】厚朴又名烈朴、赤朴、厚皮。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树皮或根皮。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现在有些地区已多栽培。味辛、苦,性温、无毒。归肺、脾经。

【功效】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现代药理研 究表明其主要成分含有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和朴酚、挥发油。因而具有行气、降逆、除满的作用,故本法用于治疗胸腹胀满,脱腹疼痛、咳喘及咳痰不利等病证。

提示:以上操作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施灸,谨防灼伤皮肤!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