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艾灸调理疾病总结(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时间: 2023-06-06 22:14:53

艾灸调理疾病总结

艾炙原理

艾灸首先它是一种能量。天上有太阳,地上有小太阳,小太阳就是艾灸。艾灸为什么在中医中称为小太阳,因为艾条艾球点燃后它产生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这个能量用中医特别是道医、气功讲的能量是一样。气功、道家等发功能量是受限制的,你不能一直发功,而艾灸只要有艾草存在,随时随地地都可以用。

艾灸是有温补的作用。通够通过我们的经络穴位直达病灶。如某人生了气冒了火,我们就艾灸百会穴,如有人头顶不舒服要问下是否生了气。如果是可以灸百会和精索、肝俞胆俞、还要取穴位太冲穴。近取穴百会,远可取涌泉。头顶痛是肝受了损伤,肝气淤积。太冲是消气穴。

艾灸可以产生红外线,燃烧后可以产生10mm的红外线,可能直达病灶,胃不舒服可以灸中脘这个地方,特别是胃寒,胃就暖和和的,很舒服。女士的痛经,中医讲的宫寒,可以灸关元,就会暖宫。女士长期保持关元附近保养,一般不会出现妇科病。如果摸关元地方冷的,你就有问题。

艾灸能产生治愈的能力。中医讲的增强免疫力,补充你的肾气、元气,中医讲的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经常艾灸的人,正气足,不容易生病。今年的新冠肺炎,中医讲就是肺气弱了。艾灸就是激发人的自愈力,补充你的能量。

艾灸推荐拿着灸,其他的一些方法如用盒子以及其他的方法可以参考。因为拿着灸人有能量艾条也有能量。如果想吐艾内关,你的意念就要用在这上面,使其能量从心包经走到中冲,5-10分钟,只要精气走到心脏这个地方,人马上就感到不想吐了。心脏出问题首先是心包出问题,人想吐其实是心脏的问题而很少是胃的问题。有时感到胃不舒服,炙心包经。

拿着灸能量是温和的,不会一会热一会儿冷,直达病灶,它热量不会时断时继。人膝关节不舒服,一般人的就去找膝眼、足三里等,要找腰阳关,我们的腰阳关就是人下肢开关。灸了会直到膝关节。

中医对艾灸是“无烟不成艾,无火不成灸”,都是经验总结,其他的要谨慎。

艾灸在中医中的地位

中医行业“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药之不进,针之不透,必须灸之”。生病了,首先是吃药,吃药都不行就扎针,针也扎不好就要考虑灸,因为生病如果开始只在表皮上,吃药效果较好,如果疾病还在经络上针灸效果很好,如果疾病入了脏腑,就要考虑灸。艾灸灸一个穴位人全身都有反应,比如说灸神阙穴,很多人全身都有反应,如膝关节甚至妇科病、肝上的问题,他都感受得到。它走到哪哪里就通,它是循经找病,就可以治病。艾灸是灸感气感走到哪里治哪里的病。

艾灸要注意灸感,没有灸感也不是一定没有效果,但如果灸一个地方三次都没有感觉就可以放弃了。治不了就要放弃。

中医讲“一灸二针三用药”,中医三宝,内调外治都用完了,灸还是放在前面。针灸艾灸不分家的,一般结合来,要综合运用。

艾灸为什么能止痛

艾灸是热量,它可以以热引热,如我们哪不舒服我们用吹风吹一下就要好得多了。艾灸以热引热,把你体内的热引出来。如有的小孩感冒发烧它吃药也不行,用灸,灸大椎,大椎和典池退热的要穴。灸后如果小孩出汗了,他马上体温就可以下降,有的可能有些反复,再多喝水、洗个澡第二天就好得多。以热引热。

第二、艾灸可以消炎。消炎就可止痛,西医讲的炎症引起痛。

艾灸还可以促进人的新陈代谢。炎症物质可以通过艾灸排除出去。艾灸止痛特别好,如牙痛,上牙和下牙都痛,一碰到都痛。有女孩子年纪轻轻都不来月经了,许多是肝上的问题,如是否是肝炎,因为中医理论肝是管卵巢的,要从肝经上去考虑调理。

艾灸在哪些情况下才能发挥较大作用

人要有灸愿。人一定要相信,愿意使用愿意,一定要有病状,亚健康状态。

辨症施治。中医讲辨症施治和总体观念,要进行诊断,如人头不舒服,头顶和肝有关系,如果前额不舒服服务,近端取穴可以灸神庭,远端取穴可以灸中脘;如果后脑痛,你就要考虑膀胱经络问题;偏头痛你要考虑的是胆经的问题。肚子气鼓饱胀的,吃不下饭,首先要考虑肝的问题,肝是最在的消化器官,可以灸章门穴,屁放掉、打个嗝就可以消除。

艾条的质量要好。有的艾条打的10年或50:1等,并不是越久越好,三年陈艾就可以了。便绝不能新艾,烟太多,药力不够。

穴位一定要找准。这个不用说,针灸艾灸以前其他如排毒都是这样要求。

方法要当。动静结合,既要走灸也要定灸,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特别是美容方面,一个小时都在走。走灸热量始终是散的、不集中。要懂灸感。

时间要足够。5-10分钟,或灸红了,也不一定。一定要时间足够,时间不够就没有灸感,没有灸感就没有疗效。中医讲艾灸是气至才有效,气走到那个地方才有效果。

不能随便一个人都可以随便使用艾灸,什么情况下满足什么条件艾灸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艾灸疗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将其点燃后放置于腧穴或是病变的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烫,通过温热刺激以及药物作用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治疗的症状也比较多,像寒热虚实皆可用之,有灸治百病之说,艾灸疗法具体的作用功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与其作用部位的火所产生的温热刺激是有关的,这种温热刺激可以使局部的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像平滑肌痉挛这类问题,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血肿等病理产物的消散和吸收,还可以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的作用。
2、调节免疫功能:艾灸的许多治疗,其治疗作用是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来实现的,这种治疗具有双向调理的作用。
3、治疗某些疾病:艾灸对各种急症、急性疾病、危重疾病的治疗和抢救都是适用的,而且还可以用于像虚损、慢性疾病等的滋补与调理,包括我们大家说的内科、外科、妇科、皮肤、儿科以及骨伤等几百种疾病都可以采用艾灸疗法治疗,并且疗效也是十分明显的。
4、健脾益胃:如果在中脘穴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而常灸足三里穴能够促进消化,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濡养全身,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5、祛湿散寒、通络止痛:艾火的热力能够透过肌层向下行气,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对于像风湿、痛经、闭经、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病都有疗效。

艾灸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艾灸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最适合女性养生,是因为在中医文化里,男性属阳,女性属阴,女性多有寒证,以及气血不足、经络不畅等症状,如手脚冰凉、痛经、月经不调、胃痛,这些都是由于寒凉引起的亚健康问题。而艾草是纯阳植物,点燃艾草在人体特定的部位上施以灸治,是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

  1、温经通络,行气活血

  传统中医认为,气血通畅,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疗法可以使高温透彻身体肌骨经脉,使寒冷的气血温暖起来,流动更加畅快。

  2、驱寒逐湿,消淤散结

  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能够迅速打开气结,消散淤血。正阳气进入体内,能够清除湿浊之气,散寒回阳。推荐阅读:中医艾灸的作用 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

  3、温中补气,保健强身

  艾灸疗法历来就被医家公认为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更多的人体正气,能提高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补益强身的养生功效。

  4、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

  5、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

  6、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二、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推荐阅读:中医养生 中医艾灸有哪些好处?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