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子宫肌瘤必灸穴——五柱穴!

时间: 2023-06-06 22:18:46

子宫肌瘤必灸穴——五柱穴!

1、子宫疾病。

一位妇人,约五十岁,皮肤黄白色,身体向右倾斜,先生诊察时说:“你是由子宫疾病引起的左侧呼吸道疾病。”

灸后使她仰卧,再灸左阳池和中院,并说:“灸三焦后人身多余物质即消散。随便什么人经期中身体总是不适的,即是因为多余的物质停积在身体中所致。古时不明了三焦,故列为禁,阳池也被列为禁穴,我发现这虽然是禁穴,但却是最重要的穴,加以研究后,才有这个古今未曾有的大发现。以前对《十四经发挥》的用法不明了处也都明了了。”

“灸阳池,可正子宫位置,调和下腹。子宫连着肾脏,通卵巢、膀胱、小肠、大肠,所以子宫的位置不正,下腹当然不舒服。中脘是胰液向十二指肠注入之处,古时称胰脏为中焦府,中脘可以调节胰脏,并使乳糜管畅通。乳糜管的流通不畅,气体即会积滞,不向下泄,使血液循环不良,冬天手脚便会作冷。”

患者的穴是:身柱、天髎、肺俞、脾俞、肾俞、次髎、中脘、左阳池、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太溪。

2、子宫肌瘤。

一位患者患子宫肌瘤,请先生灸后,下血很多,她心中不安,又去请西医诊视,西医主张必须割治。她又来先生处商量,先生说:“下血不必害怕,是好的现象,体内有应排出的东西,所以发生肿胀,排出后自然会好的,何必割治呢?”

先生将患者的灸穴告诉我,是:身柱、脾俞、肾俞、次髎、中脘、左阳池、曲池、足三里、太溪等原则性的穴位,再加中极、曲骨、关元、归来(中极两旁同身寸约一寸五分处)、三阴交。

当时,子宫肌瘤患者很多,其中有被太阳灯照坏的,下腹部皮肤烂得发红,像水伤的疤似的。先生最恨太阳灯疗法。先生认为瘀血和硬块是由于体内停滞的废料所致,只要将这些废物排出,病就会好的,而太阳灯是照不掉的。

一妇人约四十岁,近来身体发痒。先生说:“不好的物质从皮肤中排出,所以发痒。能向下泻就好了,如果不下泻,只是在身体里流窜,就要发痒了。”使她伏卧后,见腰部完全像墨似的黑色,先生说:“颜色虽然黑得如墨,但有光泽,可以治好。”

后来病人问:“是什么病?”先生说:“看了颜色就可以知道。”黑是肾,所以知道是肾病。先生又说:“要完全根治好,不能不补,肾俞、上髎是根本,但志室、小肠俞及次髎应补。下腹的关元、中极、曲骨和归来等是补肾的,三阴交是排出体内余物的。你的病是子宫肌瘤。”

问经穴以外,要不要治奇穴,先生的回答是:“经穴以外的穴,差不多可以不用。穴太多了,倒是少一些的好,我不赞成用过多的穴。一般人往往喜用经穴以外的穴,却不用重要的五脏六府之俞穴,这是不对的。”

取穴:身柱、天髎、脾俞、肾俞、志室(泽田派)、气海俞、小肠俞、上髎、次髎、中脘、中极、曲骨、关元、归来、左阳池、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肾俞、志室、八髎的取法:泽田派志室比一般取穴的志室低一寸。八髎从骶骨孔向上,下部狭,上部阔。次髎在肠骨后上的内下方三分处,按压时下肢后侧会发响。次髁取定后,再取上中下。

一位妇女患子宫肌瘤,灸的时候出血,很痛苦。先生说:“子宫肌瘤实际是有血块。出血后,使血块消掉,向下排泄,是好的现象。为什么要怕出血呢?”一面说,一面为她补灸下腹部,又说:“灸此处后,血块即可降下去。”

灸穴是:中极、曲骨、关元、归来五穴(以中极为中心的五柱),是子宫肌肿的名灸穴。

五柱穴

总计这病人的灸点为:身柱、天髎、脾俞、肾俞、次髎、中脘、关元、中极、曲骨、归来、左阳池、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文中提及的部分穴位与现行的穴位位置有差异,可按照当今的取穴法来取穴)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