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伤人最无形!秋天没有夏天的热,也没有冬天的冷,这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是凉,但这凉爽最会伤人。所以即便是秋冻,也要盖着一层衣服冻,更不能哪里都冻,尤其是身上这3个部位一定不能轻易受寒,否则疾病说来就来!
“秋冻”不可冻的三个部位! 1、腿部。
中医认为“腿为人之根”。这些经络从腿上开始游走,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贯穿人体上下通路,维持着全身的血液循环。
凉意越来越重,脚作为距离心脏最遥远的地方,也是全身最怕冷的地方,脚部受寒,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都可能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损伤脏器功能。所以不论男女老少,到了这个季节,务必把腿保护起来,从现在起,不穿凉鞋,不穿短裙、短裤。特别是女性,腿一凉,很容易就出现经期延后、经量少、痛经等问题。
2、腹部。
腹部内有人体各大器官,还有许多重要经脉经过,如脾胃经、肝肾经。
尤其是腹部的肚脐这块,归属任脉,对女性而言,很多私密且重要的器官都归这里管,风寒入侵会诱发痛经等妇科疾病。加上周围许多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异常敏感,稍微受一点凉,人就会腹痛、腹泻,以及出现各种胃肠道疾病。
3、项上包括了头,还有脖子!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全身的阳气都汇聚在头部,这里是阳气最旺盛的地方,也是身体最不怕寒凉的地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头部可以受寒,头部如果受凉,相当于在我们阳气最旺的地方开了一个口子,人体内最温暖的能量会迅速流失。
阳气受损,寒邪入侵,向下容易受凉引起感冒,向上则会刺激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常见的感冒、头痛、鼻炎、颈椎病等,大都和头部受凉有关!另外脖子也是要重点保护的,肩颈区域,关节很多,经常受寒的话,寒性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容易造成关节病变,还会影响脑部的活动和供血。
防秋冻的两个妙招! 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适合秋季使用的小妙招:泡脚+艾灸!
1、泡脚。
觉得用去药店买中药太麻烦的朋友,到厨房里拿点葱姜啥的,照样可以搭出一个泡脚方。
泡脚的时候,把盐、姜、葱和花椒按下面的量放在泡脚水里。
葱白:两段。
姜片:五到八片。
花椒:十几粒。
食盐:一勺。
泡脚时间:每次最好在20—30分钟左右。
水温不要超过40°C。
注意:饭后1小时内,先别着急泡脚。
泡脚后,记得涂抹点护肤霜!
2、艾灸。
艾灸以下六个穴位,堵住寒气入口。
(1)大椎穴:点燃人体的太阳!
大椎穴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气海穴:一穴暖全身!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3)关元穴:关锁真元!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4)八髎穴:防子宫之寒!
八髎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的合称,左右四个,共八个。
(5)外关穴:防手部寒气!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6)涌泉穴:防腿部寒气!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提示:秋冬因为还要养阴,艾灸重在温阳,要收着点,灸量火力相对春夏要适当降低,每天的穴位不用太多,以身体感觉舒适为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