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艾灸关元穴的好处及讲究!

时间: 2023-06-06 22:23:16

艾灸关元穴的好处及讲究!

关元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这关元穴的位置好定,也就是肚脐正中的下面3寸即4指处。与足三里一样,关元穴也是自古的养生要穴。

《扁鹊心书》记载:“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什么叫“灼关元千柱”呢?它的意思是说,先把艾绒做成小的艾柱,把这艾柱放在关元穴位上点着做艾灸。一个艾柱烧完换另一个,再点上做艾灸。一个一个地换,做上一千个甚至更多,就是“灼关元千柱”了。

现在艾柱大了一点,古人做的艾柱常常很小的,只有小麦粒那样大小。艾灸关元穴能“令人长生不老”,当然有养生保健的功效啦。不过,这“长生不老”之说肯定是不可信的,有些养生保健的功效倒是确实的。

为什么艾灸关元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因为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募穴是什么样的穴位呢?它是脏腑之气积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小肠的气是什么样的气呢?大家都知道经过小肠的主要经络的名字叫做:手太阳小肠经。它是太阳经,这条经络里运行的是太阳寒水之气。关元既然是小肠的募穴,那么,在它所主管的区域里,也必然是太阳寒水之气的。

艾灸,是用火点着在穴位上熏。在关元穴上做艾灸,就是把艾条点着放在关元穴上熏。艾灸时的火气,会透过关元穴,进入关元穴所主管的充满太阳寒水之气的区域去,除去部分寒气。除寒,这就是艾灸关元穴能养生保健的原因。

为什么除寒就能养生保健,你大概要有这样的疑问了?这个道理,其实在《古代养生:艾灸足三里分析》一文里有类似的分析的。人过三十,就相当于自然界的秋天来了,也就是人体经络内的阳明燥金之气渐渐旺盛,而生命力却在渐减。所以,用艾灸足三里的方法,除去随年龄而来的阳明燥金之气,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秋天来了,冬天还远吗?人过三十,人生的秋天开始了;冬天的脚步一步步近了。所以,这个时候,不仅仅阳明经中的阳明燥金之气在增加,太阳经中的太阳寒水之气也在悄悄地开始增加的,为冬天的到来作准备。

在三十以后,“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除去一些关元穴这个人生命要穴中的太阳寒水的气息,可以延缓人的衰老,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人到三十,人生的秋天已经来临,可以常常艾灸足三里,“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人到三十,冬天还没有到来,所以,“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人到五十、六十,冬天已经来了,所以,“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

艾灸足三里除燥、关元穴除寒! 有这两种方法,好像真的可以把人生的秋天、冬天除去,真的可以做到“长生不老”了。只可惜,这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罢了。人的力量,又怎能敌得过自然界力量。就仿佛干旱,人无论如何提多少水去浇灌,都不如自然界的一场毛毛雨。在大自然的规律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所有养生保健的努力,也只能是减缓年老的来临罢了,想要“长生不老”,绝对没有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也只适用于三十岁以上的成人,其它人群,除非有很特殊的疾病,否则不宜。

其实,人在三十岁以前,就相当于植物的发芽、成长、壮大阶段,自身拥有强大的生命的力量,只要注意简单的养生常识,如吃足主食、不要熬夜、不要过于劳累等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采用艾灸足三里或关元等专业的保健方法。

还要注意的是:关元穴在脐下3寸,石门穴在脐下2寸。这两个穴位挨得很近。艾灸石门穴是中医自古的避孕方法,所以,想要生孩子的人,不要用艾灸关元穴的方法保健,以防止误灸石门穴,造成不孕。

关元穴能治诸虚百损,四肢厥冷,六脉微细,真阳欲脱而生发的许多疑难杂症。如大小便失禁、便秘、便溏、尿频、遗尿、癃闭、便血、尿血、遗精、阳痿、闭经、不孕、水肿腹痛、虚痨咳嗽……。

《扁鹊心书》云:“真阳元气虚则人病,真阳元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两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所说的“壮”是指塔状艾绒的量词,我们可不理会它。这里说的“脐下”当指关元穴,可见古代先贤是如何重视关元穴的。

关元穴的位置,我们的先祖们在养生中特别看重这个穴位,认为这就是练长生不老丹的最佳位置,将之称为丹田,这像种庄稼需要田地一样,这个位置就是种“丹”的田地。一说“丹”,朋友们一定会觉得挺神秘的,如果我们将“丹”理解成“元气”,理解成一种“能量”就容易明白了。那么关元穴就相当于是储存能量的能量库。

常灸关元穴可治许多疑难杂症,无病者可养生,让你正气常存,邪气不犯。对那些“针药所不及”的患者,只有灸法才能帮你找回健康。

人体十大养生穴位之关元穴

  穴位是中医学特有的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研究和沉淀,穴位养生离我们似乎有点远,但是有几个穴位平常我们自己可以按揉来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人体十大养生穴位之关元穴。

  关元穴:补肾固元穴

  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

  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取穴方法:

  仰卧位。关元穴位在人体哪里,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穴位解剖:

  关元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关元穴的作用:

  关元穴意义:任脉气血中的滞重水湿在此被关卡不得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大部分外走小肠经所处的天部层次,小部分循任脉上行。

  治疗功效: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强壮穴:作为保健强身长寿穴,用灸法。

  2、诊生死:用指头按穴,如果指下感到无力空空,离手时,穴凹无弹力,胸下坚硬如石头,大限已到,活不久。

  3、助孕:子宫虚寒不孕者,要常灸此穴。

  4、补肾虚:脐下肾间之气藏于此穴。肾虚而腰酸或阳痿者,用灸法。

  5、治痛经:冰品引发的痛经,热敷或灸此穴。

  6、治虚喘:喘哮发作面色苍白,用灸法,特效。

  7、治小肠病:因为小肠募穴,所以治小肠各种疾病。

  8、治糖尿病:强肾可缓解糖尿病并发症,需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穴。

  9、治排尿不顺:灸后尿排顺,也可以用拍法,五指并拢空拍,一次连续拍108下效果最好。

  10、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刺激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

  关元穴是人体保健要穴之一,艾灸关元穴坚持一段时间可以健康长寿、增强体质。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位有精宫、丹田等别名。

  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等等。

灸关元穴有什么好处 - 百度

你好,艾炙炙关元穴可冶疗阳痿,治疗方法 用艾条直接灸关元穴,每次100-200柱,每周1次,3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一般经治1-2个疗程阴茎便能正常勃起而愈。关元穴系小肠之募穴,为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之要穴。阳痿之病乃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艾灸关元穴可增强补肾助阳的作用,故对阳痿症收效显著。

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是统摄元气之所。灸关元能门真火充盛,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主诸虚百损。
  肾间动气禀受于先天,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而此原动力,在人出生后,需要由小肠不断地吸收营养来充养,才能继续发挥作用,这就是灸关元以后天补先天的道理。
  灸法直论说;当对关元穴施灸二三百壮后,会出现“通窜”的感觉,哪里有病,就“通窜”到哪里。比如:子宫有病,就会“通窜”到子宫;前列腺有病,就会“通窜”到前列腺;大肠有病,就自然“通窜”到大肠,直至病除为止。就好像电脑的“杀毒软件”一样,根本就不需要认为去操控,“杀毒软件”会从头到尾、从里到外的将“病毒”全部搜出并杀灭,全凭真阳元气的自然造化功能,绝对不用“越俎代庖”,其效果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只有持续灸关元,才能起到暖、壮元阳、补肾精、益骨髓的疗效。对于肾虚,结肠炎,便秘,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前列腺疾病胃炎,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哮喘、气管炎、肺结核、中风、脑梗,脑血栓,心脏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对于西医来说的不治之症,甚至癌症,通过重灸关元等,都可以治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