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头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内地18岁—65岁人群中,单是原发性头痛的发病率就高达23.8%,也就是说近1/4中国人曾经或者正在遭受头痛困扰。而临床最常见的头痛,就是偏头痛!
哪些人容易得偏头痛? 偏头痛≠一侧脑袋疼,而是一种“搏动性”的头疼,也就是说会有像血管搏动样的规律性。其特点是间断性、无规律地反复发作,疼痛部位通常在头的一边,也常出现在前额、两侧、眼眶上部或者太阳穴附近,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
据统计,偏头痛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以下三种人最容易被它“盯上”:
1、压力大的人。
压力太大、精神焦虑都容易诱发偏头痛,很多人经常会在加班、忙碌、劳累或长时间用脑后出现偏头痛的症状。
2、经期女性。
经期头痛的发生,和女性月经期体内的激素变化有一定关系。而在中医看来,这种偏头痛还和肝郁、血瘀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的上下运动,肝气不畅血液运行则不畅,导致血瘀,引起偏头痛。
3、爱玩手机的人。
现代人离不开手机,但是如果经常看手机,电子屏幕的蓝光会使人兴奋,容易干扰大脑正常休息,大脑一直处在受刺激的情况下,就容易诱发偏头痛,以及失眠、多梦的问题。
如何改善偏头痛的问题? 偏头痛是一种很折磨人的疾病,发作时就像是有只无形的手在疯狂地扯着脑子里的血管、神经,痛得想用头撞墙,严重的话还会呕吐不止……每发作一次,感觉都要去掉半条命。更可怕的是此病缠绵不愈,很难根治,极大地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关于偏头痛,《素问·奇病论》里有记载:“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新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偏头痛属于“头风”“厥头痛”等范畴,是因诸邪上扰脑络导致经络不通,从而产生痛症,即所谓“不通则痛”。
看到这里,你应该想到了:疏通经络、提升阳气,使头部气血运行顺畅,是改善偏头痛的关键。
缓解偏头痛的穴位有哪些?要注意些什么? 艾灸取穴:百会穴、率谷穴、风池穴、外关穴。
1、百会穴位于头顶,大多数关于头痛、头晕的问题都可以找它,灸之能发挥通络止痛、疏散风寒、息风定眩的作用。
2、率谷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胆经的郁气无法顺利排出,就会通过三焦经上延到头部,引发头部疼痛。率谷穴被称为偏头痛的“止痛开关”,艾灸此穴可疏通胆经,帮助止痛。
3、风池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兼可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
4、最后再加上一个外关穴,可以把三焦经络上的阳气调动起来,使清阳生发直达头部,达到驱除风邪、清热止痛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偏头痛在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没有哪种药物可以将偏头痛“断根”,而艾灸的目的主要是减少头痛发作频率,降低头痛程度,预防头痛的再发作。
要记住,对于偏头痛而言,预防胜于治疗,在坚持艾灸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工作再忙,别忘了及时休息,良好的睡眠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得到放松。但也要注意不要一次性睡太久,睡太多可能会让头脑更加昏沉。
2、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尽量减少心理的负面情绪。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可以通过去户外散步、慢跑、画画,或者一个人在安静的环境里听听音乐、泡个舒服的温水浴等方法,给自己减减压。
3、女性经期前以及经期时,要尽可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要发怒,也不要生闷气,避免吃冷饮和洗冷水澡。
4、尽量减少看手机、电脑、电视的频率,保护好眼睛,避免眼睛过于疲劳。
5、注意饮食,尽量少吃兴奋类食物(如红酒、巧克力、咖啡、茶、碳酸饮料、烟酒等),研究表明,这些食物可能会让偏头痛发作。
偏头痛治疗
偏头痛(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头痛。分为偏头痛伴有先兆与偏头痛不伴有先兆。偏头痛作为一种不稳定性的三叉神经——血管反射,伴有疼痛控制通路的节段性缺陷,使得从三叉神经脊核来的过量放电以及对三叉丘脑束的过量传入神经冲动发生应答,最终引起脑干与颅内血管间发生相互作用。
教学视频指出,头痛可以采用针灸方法:
偏头痛(血管性头痛):太阳透率谷,同时针刺对侧合谷穴。效果很好,发作时进行针刺。
偏头痛同时兼有恶心、呕吐,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教学视频中有一个案例,偏头痛25年,针灸二次,痊愈。
注意:不满14周岁儿童,不留针。
偏头痛,眼睛赤红,头痛欲裂,可以采用头风摩散,外敷在头痛处。头风摩散,取一匙炮附子粉剂与一匙青海盐,两样等量混合在一起,用水和一和,直接涂在头痛的地方。没有青海盐,可以使用内陆盐,但是,不能使用海盐。
建议:病情分析:治疗偏头痛效果不错得穴位,这个穴位就是列缺。 指导意见:凡是颈项及头部疾病这个穴位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找这个穴位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双手虎口交叉相握,食指按在大拇指侧手臂上的位置就是列缺穴的位置。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