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是中医乃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将适应自然演化而形成的人类按五行进行了分类,从而形成了中医的五行体质理论。
1、木形体质。
肤色:偏青色。
体形:小头、面长瘦、肩背宽、小手足、身体高直瘦。
禀性:主仁、多才多艺、劳心、体力偏弱、多忧劳于事、有较强吸引力。
发病时节:春夏多康,秋冬易病。
易患疾病:肝胆类疾病。
养生保健重点:肝胆方面。
艾灸养生基础选穴:肝经原穴太冲穴和胆经原穴丘墟穴。注:原穴的作用是激发、振奋本经的经气,四季皆可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
2、火形体质。
肤色:偏红色体形:尖面、小头、小手足、面下大上尖、步急摇肩、肩背多肉、身体上瘦下肥、步履稳健。
禀性:主礼、性急、热情、轻财、分析问题透彻、聪明、有较强感染力、少信用、多虑、心机重。
发病时节:春夏多康,秋冬易病。
易患疾病:心脏、小肠类疾患。
养生保健重点:心、小肠方面。
艾灸养生基础选穴:心经原穴神门穴和小肠经原穴腕骨穴。
3、土形体质。
肤色:偏黄色体形:圆面、大头、大肩背、大腹丰满、小手足、大骨架、身上肉多、身体匀称丰满、步履稳健落地轻。
禀性:主信、忠厚、忍耐、包容、不喜权势、做事谨慎、乐于助人、有较强担当力、固执。
发病时节:秋冬多康,春夏易病。
易患疾病:脾胃类疾病。
养生保健重点:脾胃方面。
艾灸养生基础选穴:脾经原穴太白穴和胃经原穴冲阳穴。
4、金形体质。
肤色:偏白色体形:方面、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小骨架、身体坚硬沉稳、行动轻。快禀性:主义、为人清廉、严肃严谨、有较强的影响力、残暴发病时节:秋冬多康,春夏易病易患疾病:肺、大肠类疾病。
养生保健重点:肺、大肠方面。
艾灸养生基础选穴:肺经原穴太渊穴和大肠经原穴合谷穴。
5、水形体质。
肤色:偏黑色体形:大头、颊部较宽广、肩小、腹大、背长、手足好动、行走时身体摇晃。
禀性:主智、有智慧、做人圆滑、有较强的包容力、对人不敬重也不害怕。
发病时节:秋冬多康,春夏易病。
易患疾病:肾、膀胱类疾病。
养生保健重点:肾、膀胱方面。
艾灸养生基础选穴:肾经原穴太溪穴和膀胱经原穴京骨穴。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三伏”与“三九”相对应,前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后者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是一年中气候最为寒冷的时候,极易引起旧病复发或加重,因此古语有云“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养生极为重要。
一年最佳艾灸时节:三伏与三九! 我们都知道,一天中最适合艾灸的时候是阳气生发的上午。那么,一年中呢?答案就是阳气最旺的三伏和寒气最重的三九。这与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不无关系,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理过程中,若能顺应四季气候来平衡人体阴阳,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三伏灸”与“三九灸”都是顺应四季气候特点的内病外治疗法,其理论基础是“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
“三伏灸”是为了借外界阳气、祛体内病邪,目的在于“冬病夏治”;“三九灸”是为了补充阳气、抵御寒邪,目的在于“夏病冬防、冬病冬调”。二者均是扶阳补虚疗法。因此,一年中最适合艾灸的黄金时间以三伏和三九为最,错过就得等来年。
三九灸时间:
三九灸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在12月中旬左右可以开始首灸,之后每9天之后再完成一九灸、二九灸、三九灸和加强灸通常效果更佳。
“三九灸”原则:宜“三补”!理论上,所有冬季易犯的疾病都适合“三九灸”,其中以虚寒证、气虚证、阳虚证最为合适。
虚寒证:补血虚。虚寒证的病机是阳气虚衰,也就是阳气的推动和气化功能不足,致使身体不能维持恒温,气血运行速度变慢,出现血虚血瘀等症。很多女性一到冬天,就会出现手脚冰凉、腹痛喜温、月经紊乱等不适症状,其实就是身体血虚血瘀的表现。
气虚证:补气虚。气虚证的病机是元气不足,也就是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就会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
阳虚证:补阳虚。阳虚证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此外,久病、久居寒凉之处、贪食寒凉清苦之品、年高而命门火衰等原因,也会导致阳气亏虚。阳虚证尤其适合艾灸。
三九灸和三伏贴不需要同时贴。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方法,指的是顺应大自然阳热降伏收藏的力量,以药物阳热之力,补充储存人体阳气应对冬季的阴寒,是在夏季三伏天的时候贴的;
三九灸则是顺应大自然阳热萌动上升的力量,以药物的阳热之力,为春季人体阳气的充沛生发做准备,中医称之为“冬病冬防”,是在冬天三九天的时候进行治疗的。
冬至后,天地之阳气开始初生、阴气由此退藏,人与天地相应,人体的阳气也会在此时此刻开始初生,也就是说,冬至是一年养阳的起点。
三九灸都有益气温阳、散寒通络、行气活血、化痰逐瘀、强筋健骨的作用,双管齐下,可以进一步巩固治疗咳嗽、哮喘、反复感冒、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炎等冬季多发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得到缓解。
两个时间一个是在夏季,一个是在冬季,不需要同时贴。
导读:我们都会在特殊天气里养生,因为这些时间段特别适合养生,对身体也特别好,比如三伏天,三九天等特殊日子。如今三九天就要到了,不少人开始三九灸了,那么2021年-2022年三九天灸在什么时候?2022年三九灸时间表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2021年-2022年三九天灸在什么时候
三九灸是中医养生疗法,其主要作用是调理体质、养护身体,尤其是对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情况轻微的话,还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2021年-2022年三九天灸在2022年1月8日-2022年1月16日。
2022年三九灸时间表是什么
首灸:2021年12月12日-2021年12月20日。
一九灸:2021年12月21日-2021年12月29日。
二九灸: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7日。
三九灸:2022年1月8日-2022年1月16日。
加强灸:2022年1月17日-2022年1月至25日。
三九天灸适合哪些疾病
1、肺系疾病
慢性咳喘、慢性咽炎、虚人感冒、过敏性鼻炎。
2、疼痛症
肩痛、颈痛、网球肘、腰痛、膝痛。
3、脾胃系
胃肠炎、胃肠溃疡、消化不良等。
4、妇科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
老人贴天灸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老人若感到贴敷部位疼痛或是有烧灼感,难以忍受,可自行早些揭掉。若无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但睡前一定要揭掉。
二、老人贴天灸要注意保暖,因毛孔遇冷收缩会影响药物吸收;也别出太多汗,以免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
三、老人进行天灸贴敷当天忌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品。
四、贴“三九贴”后应尽量保持每晚睡眠7~8小时,以提高药物利用率。
此外,贴“三九贴”后皮肤一旦出现水泡,要注意保护好创面,千万不要抓挠。水泡干瘪后也尽量不揭皮、不包扎,同时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会康复。
俗语有“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三伏”与“三九”相对应,前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后者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三九艾灸时间表:
预灸:2022年12月13日-2022年12月21日
一九: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30日
二九:2022年12月31日-2023年01月08日
三九:2023年01月09日-2023年01月17日
加强:2023年01月18日-2023年01月26日
2022年三伏灸时间表
2022年伏前:7月06日-7月15日,共10天。
2022年初伏: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
2022年中伏: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2022年末伏: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2022年伏后:8月25日-9月04日,共10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