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
取穴:天枢(双)、上巨虚(双)。
配方:葱白90克,生盐30克,共捣烂。
取捣烂之葱盐置穴位上,厚约0.5—0.8厘米,点燃艾条两支,两穴同时灸治至穴位皮肤微红充血为度,每天1—2次,灸治次数,视病情而定。
注意事项:天枢穴系双侧同时灸治,因此病例选择应以切口不经天枢穴之部位为宜,对于经天枢穴部位之手术切口,如部分剖腹探查术,经脐旁的大切口之胃大部分切除术等则不宜应用本法。此外灸治时应注意火候,不宜过热,以免烫伤皮肤,增加感染机会。
疗效标准:
显效98例:灸治后6小时内排气畅快,腹壁平坦,肠呜音恢复良好。
有效25例:灸治后16小时有排气,病人自觉腹胀减轻,肠鸣音蠕动弱。
无效7例:术后腹胀,灸治后48小时仍不见排气,病人自觉腹胀不减,肠鸣音听不到。
腹部手术后每易产生腹胀,原因甚多。就中医观点而论,可能由于手术耗气失血和手术干扰肠管、经络破坏,经气受阻碍,使蠕动功能受影响,因而产生气体积滞于肠中而成腹胀。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机能及促进机能旺盛的作用。本病通过灸治后肠管气受“推而上之,引而下之”的作用,从而加速肠管蠕动功能的恢复。
对于寒凝气滞所致的腹胀腹痛,单用葱白炒热外熨脐腹已有效,加盐灸之系取盐味咸,咸能软坚,而且盐加热后保热性能好,这样既维持热,又对艾叶及葱白有促进作用。
总结:隔葱盐灸,文献虽无记述,但它是属于隔物灸之一种,它既不同前人所用之隔蒜灸、隔盐灸。而是葱盐同用,加上穴位的作用,故能取得满意效果。
天枢穴为大肠之募穴,作用散肠中郁结,调气消滞,主治腹胀、肠麻痹等有较好效果。上巨虚穴为大肠经“下合”穴,作用和胃宽肠,疏经调气,主治胃肠之病变。
从上所述,本法既有艾灸的热力刺激,又有艾叶葱盐的药理作用,还有经络穴位的作用,三者综合为一体,实为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较好的一件疗法。本法简便,材料来源易得,无痛苦,临床值得推广。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