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是由蚊虫叮咬感染疟邪(疟原虫)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四时皆可发生,且多发于夏季。
病因:以感染疟、邪所致,但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起居失常等亦是造成正虚邪人的内在因素。
症状:寒战、壮热、出汗。体作有时,或为1日1发,或为2日1发、3日1发。
疗法:
1、主穴:大椎、后溪,液门、间使,陶道、身柱,膏肓俞。配穴:高热加曲池,痉厥加内关;久疟加脾俞、足三里,胁肋疼痛加支沟、阳陵泉;脘闷纳呆、腹胀便清者,加公孙、内关。
灸法:用于发作前1—2小时施灸。
(1)用艾条温和灸,每次选2—4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
(2)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选3—5个穴位,每穴用小艾炷灸3—5壮。
(3)用天灸,取朝天椒1个或2个捣烂,于发作前2小时敷于大椎穴上。
(4)用艾条雀啄灸,凡久疟不愈,胁下形成痞块,发为疟母,则灸章门穴10—15分钟。
主治:疟疾。屡用有效。
2、主穴:
(1)大椎、身柱、膏育俞、脾俞、公孙。
(2)大椎、间使、内关、复溜。
(3)大椎、间使、液门、后溪。
(4)大椎、完骨、神厥、内关。
配穴:痰多加丰隆;高热加陶道、曲池;久疟加足三里;疟母加章门、痞根。
灸法:于疟发前1—2小时施灸效果好。
(1)用艾炷着肤灸(无瘢痕灸),每次选1组穴,用小艾炷各灸3—5壮,每日1次。
(2)用艾炷隔姜灸,每次选1组穴,各灸5—7壮,每日1次。
(3)用艾条温和灸,每次选1组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
(4)用温针灸,每次选1组穴,每穴灸3壮(或10—15分钟),每日1次。
主治:疟疾。
此法有疏导督脉,和解少阳、祛邪截疟之功。用治间日疟,不但能有效控制症状,而且能使疟原虫转阴,若能配合针刺及抗疟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