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狐臭——艾灸极泉穴

时间: 2023-06-06 22:50:32

狐臭——艾灸极泉穴

狐臭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

西医认为狐臭是大汗腺引起的,狐臭受内分泌的影响,一般在青春期开始活跃起来,到老年即可消失,因为细菌与大汗腺的分泌物发生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特殊臭味的形成。狐臭大多数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大多有家族史。

中医称腋臭又为“体气”、“狐气”,腋臭的形成因素主要分为先天和后天,先天腋臭多与先天禀赋有关,承袭父母腋下秽浊之气,熏蒸于外,从腋下而出;后天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致使湿热内蕴;或由天热衣厚,久不洗浴,使津液不能畅达,以致湿热秽浊外堕,熏蒸于体肤之外而引起。

狐臭的症状 1、气味难闻:跟汗臭不一样,有股特别难闻的刺鼻气味,闻着让人退避三舍。

2、有分泌物:有狐臭的人多半出现汗液分泌物,汗液黏腻,有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使内衣出现异味,发黄。

3、耳道表现:有狐臭的人耳道处潮湿或发粘,耳垢通常为黄色柔软稀薄或粘稠的油脂状物体,这主要是由于外耳道皮肤的大汗腺过度分泌造成的。

艾灸调理狐臭的方法 1、有狐臭的朋友可以按压极泉穴,一定有反应,不是酸胀就是痛,原则上来说反应越剧烈情况就越厉害。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腋窝最深处)。

手持艾条温和灸这个穴位,每侧以30分钟为度,开始可以连续灸三到五天,一般情况下一天就会见到效果,有好转后可以隔一两天灸一次,直至痊愈。

也可以进行麦粒灸——将艾绒搓成米粒大小,置放穴位处用线香点燃施灸(提醒:需要用专用艾绒,必须纯度很高,才不会烧伤肌肤)。可以每次每穴灸2—3壮即可,也是连灸三天最好,以后隔几日灸一次,直至痊愈。

2、方法:用剪刀或其它工具,将病变部腋毛除净,常规消毒,然后寻找较粗汗腺, 用棉签蘸雷弗诺尔液做好标记。将药用艾条点燃后, 隔蒜片灸(大蒜头干、鲜均可),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无灼痛为度。每次灸20—30分钟。然后敷冰硼散少许。酌情每日灸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灸后皮肤表面微红,粗大汗腺较原来缩小,一般2个疗程,病变区排汗和臭味会减少,3 个疗程后,基本可痊愈。

典型病例:廖 X X,男,33岁,患右腋狐臭10余年,冬轻夏重,于3年前做过1次腋下病区部分汗腺切除术,但每至夏天腋下仍有臭味。诊见: 腋下有手术痕迹,黑色汗腺可见,汗多且臭。按上述方法施灸5次后,患者腋下汗出较前更少,臭味亦减,继续施灸2个疗程后,患者腋下排汗正常,已无臭味。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狐臭的日常调理方法 1、饮食调理:大葱,大蒜、洋葱、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都可以加重狐臭,应该多食用应季蔬菜,搭配要全面,也就是说每天的饭菜基本是多素菜,少肉,不可以挑食。

2、生活习惯:每天勤沐浴换衣,可以清除身体排出体外的垃圾,同时也然自己感到全身清爽舒适,将对狐臭的发生率降低。其次,每天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千万别熬夜,熬夜一般都很容易分泌油脂汗液,一身粘哒哒的,对身体很不好!

3、外敷调理:现在这种偏方方法有好多,大家可以自己去多查找下,比如用洗净的生姜,切成片对患处进行外擦,每日2次,每次擦5分钟左右,若感觉到辣则需减少时间。

4、调整体质:有灸友反馈,自己原本是用艾灸治疗妇科疾病的,艾灸小腹的关元、中极和腰骶部的肾俞、八髎,还有腿上三阴交等穴,妇科病治好后发现狐臭也没了,这说明当你用艾灸调理好身体的整体状况后,其它的各种小毛病也都迎刃而解了。

夏天背后长了很多的“小米粒”,你知道真相是什么吗?

夏天就是一个露肉的季节,但是漂亮的后背要是长满了痘痘,那该怎么办呢?

不用着急,想要解决这些粉刺痘痘,就要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

后背上的粉刺痘痘怎么来的?

背上的颗粒跟脸上的痘痘粉刺一样,等到成熟了,用手指一抠,小颗粒的东西就被抠出来了,还会留下一个坑,跟脸上的2坑差不多。

长痘痘的原因很多,用中医的说法来说就是,因为身体油性变大,油的粘性阻挡了火气的排泄,从而导致体内热气堆积,进而诱发长痘痘。而油性大,则是我们所说的湿气重的原因。

饮食不规律,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破坏了荷尔蒙的平衡,也会让皮肤容易出油。

而油性皮肤油脂过多,容易堵塞毛孔,长时间排泄不出去的话就会在毛孔硬化,和外界氧化之后就会形成黑头。

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油脂,不然不仅是后背长痘,鼻子有黑头,脸上痘痘,严重起来还会湿疹。

生活中用硫磺肥皂洗澡、或者泡白醋效果不佳,或者用艾叶水洗澡,痘痘祛了又长?

您就要注意身体里面的湿气了。

那么既然湿气重油脂多 ,应该如何减少体内的水湿,重现光滑美背呢?

如何处理身上的粉刺痘痘?

1、腋下

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应常常去按揉,以疏通这口井。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经常拍打按揉,能够缓解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等情况。

2、肘窝

当出现咽喉肿痛、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等情况的时候,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反应。每天一次,让这个穴位通畅,排出心肺毒素。

3、膝窝

膝窝又称腘窝,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微红显出,每天拍打一次。

4、阴陵泉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在这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

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这里,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可艾灸20分钟。

5、足三里

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位,初始当然少不了它

另外,脾是生痰之源,管湿气,如果时期多了不排出体外,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痰饮,就要健脾,每天坚持按揉和艾灸

夏天祛湿很重要,大家注意饮食与作息呀,不然不仅是后背长痘,鼻子有黑头,脸上痘痘,严重起来还会湿疹哦。

极泉穴:腋窝里的“强心穴”


极泉穴:腋窝里的“强心穴”

文/傅勤慧、陶琳;梁兆松


总是感到心脏不舒服的人,往往左臂、肩背部也有不适感,连带着腋下也会出现疼痛、酸胀的症状,按揉疼痛点后,心脏不适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这种现象和腋窝中的穴位有关,它就是人体的“强心穴”——极泉穴。


极泉穴擅治“心病”


“极泉,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中,手少阴脉气所发。”—《针灸甲乙经》


极泉穴位于腋窝的中央、腋动脉搏动处(用手轻按另一侧腋窝中心,指下感到有动脉跳动处即是极泉穴)。 穴名中的“极”为至高处的意思,“泉”则是水源之意。 作为手少阴心经的第一个穴位, 极泉穴是心经脉气所发之处 ,与心经的气血通畅与否息息相关,故可治心痛、心悸、胸闷气短、胁肋疼痛等心系疾病。


《针灸大成》记载极泉穴可治“臂肘厥寒,四肢不收,心痛干呕,烦渴目黄,胁满痛,悲愁不乐”,这基本概括了极泉穴的主要作用。


现临床上,极泉穴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同时,极泉穴也常能发挥其近治作用,可治疗发于腋窝附近的肋间神经痛、肩周炎等疾病。


弹拨极泉穴,以出现酥麻感为宜


对心脏病患者或平素有心脏不适症状的人,可以每天或隔天按揉极泉穴,每次持续3~5分钟,以防治心绞痛、胸闷不适、心慌等。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腋窝处不仅有动静脉血管,还有大量神经及淋巴组织分布。所以,按揉腋窝极泉穴触及神经时会出现酥麻感是正常现象。腋下淋巴组织具有传输血液、免疫防御的功能,按揉此处,可通过增强血液流动、刺激淋巴回流,以改善心肺功能,缓解心悸、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即时症状。


中医学认为,按揉极泉穴出现强烈酥麻感是得气的表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腧穴的根本在于激发经气、调整阴阳、补虚泻实,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而得气之于患者,就表现为自觉的酸、胀、麻、重等反应。


按摩法 :取正坐位,左臂抬起,屈肘,举掌向上,掌心对着自己的头部; 用右手的中指指尖按压左侧的腋窝正中凹陷处 ,有特别酸痛的感觉,揉按2~3分钟;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按压右侧的穴位;每日早晚各揉按1次。


弹拨法 : 把胳膊抬起来,用右手的食指摸到左侧极泉穴,稍微加力,有酸胀感觉时向旁边拨动,一般会有麻感顺着手臂向下传导直到手指,可连续弹拨十余次,弹拨后再用空拳沿着手臂的中线慢慢地捶至手腕 ;用同样的方法弹拨右侧的穴位。此法不仅能够解除胸闷、心悸,让呼吸顺畅,还能化解心中的郁结。

针刺极泉穴可治疗中风


临床上,极泉穴除了可以强心之外,还被广泛应用于中风肢体偏瘫的治疗。极泉穴具有醒脑开窍、通经活络、激发经气的功效,通过针刺,能使气至病所,有利于恢复偏瘫肢体正常运动功能,改善肢体痉挛或痿软无力。极泉穴下有腋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及皮神经分布,针刺可引起神经兴奋,激发运动功能的恢复。


极泉穴的常规针刺方法应避开腋动脉,直刺0.5~1寸。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首创的“醒脑开窍”针法中也选用了极泉穴,以神导气,以气通经,疏通经络,缓解中风后肢体痉挛。


针灸的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进针方法、行针手法、针刺深度等,且极泉穴位于腋动脉搏动处,操作不当会导致出血不止,故有相关疾患时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针灸医师进行针灸治疗。普通人极泉穴处的保健禁止自行针刺,仅限按摩或者艾灸,或多进行肩关节、上肢的运动,也可以通畅经气,改善气血循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